煤化工热的冷思考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

ID:2054927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_第1页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_第2页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_第3页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_第4页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化工热的冷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煤化工热的冷思考国际油价走高,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再考虑到我国多煤少油的自然禀赋条件,而煤炭又是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等。  一、系列利好因素,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跌宕起伏,时涨时落,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显著,国际原油价格长期走强格局的预测已成各界共识。  国际油价走高,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再考虑到我国多煤少油的自然禀赋条件,而煤炭又是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据统计,目前已经明确投资煤化工项目的上市公司高达34家,投资总额高

2、达4000亿元,而其他直接间接参股煤化工的公司数量更为庞大。日前,中国能源X执行总裁韩晓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醒到,浩浩荡荡的煤化工淘金热已经积累了巨大的风险。  二、万亿资金砸向煤化工  据悉,目前在资本市场就有34家公司涉足煤化工,数百亿的大手笔项目屡见不鲜,“这是一只庞大的队伍”。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4家上市公司全部涉足煤化工。其中,伊泰16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就建在大路煤化工基地,将于今年9月份投产;远兴能源的煤制甲醇项目不断推进,鄂尔多斯的煤制化肥也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资料显示,34家上市公司投入煤化工的资金高达4000亿元,这一数字,与2007年重

3、庆的GDP值不相上下。有业内人士称,还有很多非上市公司也纷纷上马煤化工项目,整个煤化工产业未来数年投资将超过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煤基二甲醚的产能在200万吨/年左右,但是在建的项目却超过千万吨,而且新建的二甲醚项目大多配套了煤基甲醇装置,甲醇的产能是相应二甲醚产能的1.4倍。但新建的甲醇装置多数为年产10万~20万吨左右,没有足够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8~12倍增值的诱惑  为什么众多公司一拥而上,耗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投资煤化工项目?原因就在于市场对煤化工项目寄予厚望,对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前景深信不疑,才会一掷千

4、金。  根据国家发改委《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预测,2010年全国甲醇的需求量为1620万吨、烯烃为4300万吨、成品油为22000万吨。其中,甲醇是生产烯烃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随着市场对醋酸、甲醛、二甲醚等下游产品需求量的迅速扩大,甲醇需求将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在增加石化生产成本的同时,给煤化工产品提供了竞争空间。据有关专家测算,当石油价格高于40美元/桶时,在缺油、少气、富煤的地区,使用煤化工途径生产甲醇、烯烃、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比石化路线低5%~1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继双环科技、太工天

5、成、泸天化等化工上市公司先后宣布购入煤炭公司股权后,兰太实业、柳化股份、湖北宜化等企业日前也正式宣布进军煤炭开采业,种种迹象显示,目前化工企业向上游能源产业拓展的态势非常明确。  与此同时,国际化工巨头也对中国煤化工市场表现出深厚的兴趣。面对火爆的投资热情,有人认为,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煤化工更具成本优势。也有人指出,新型煤化技术相对并不成熟,还有一定的风险。同时,国家鼓励煤化工形成规模化发展,煤化工投入大,发展周期比较长,企业也要承受投入与产出的风险。  四、水、环境、成本,煤化工的三道坎  虽然煤化工项目前景诱人,但众多公司一拥而上是否都能获得成功呢?答案

6、是否定的。  “因为煤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受资源、技术、政策和环境的因素影响。”韩晓平表示,我国目前的煤化工产业热潮已经蕴含了较高的风险,而且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煤化工的成本优势将受到挑战。  其中,水和生态环境无疑是最大的考验。有专家算了一笔账:煤炭间接液化合成1吨油,要消耗10~12吨水,而其他煤化工项目耗水量还要大,按传统工艺生产一吨甲醇要消耗15吨水。“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据悉,目前在建的煤化工装置均靠近煤

7、矿,我国产煤地除了西南地区外,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在此条件下,装置能否长期稳定运行让人忧虑。同时,煤化工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上述地区由于长期开采煤矿,环境与生态结构已经很脆弱,能否承载这些煤化工装置,还是一个问号。  此外,成本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原证券行业研究员王向升此前曾向媒体表示,我国多数已上马的煤化工项目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往往以当时坑口煤市场价为准,导致对实际成本的低估。因为我国煤炭运输成本较高,终端价格往往会比坑口价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