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

ID:20548864

大小:1.37 MB

页数:214页

时间:2018-10-13

上传者:U-1388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_第1页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_第2页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_第3页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_第4页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2013版教学大纲二○一三年十月211 目录一、理论课程1.地理科学专业导论……………………………………………………………………………12.地球概论………………………………………………………………………………………43.地质学基础……………………………………………………………………………………94.测量与地图学…………………………………………………………………………………14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16.遥感概论………………………………………………………………………………………277.地理科技论文写作……………………………………………………………………………318.计量地理学……………………………………………………………………………………349.地貌学…………………………………………………………………………………………3910.气象学与气候学……………………………………………………………………………4511.水文学………………………………………………………………………………………5012.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5513.海洋地理学…………………………………………………………………………………6414.人文地理学…………………………………………………………………………………7115.经济地理学…………………………………………………………………………………7716.城市地理学…………………………………………………………………………………8217.旅游地理学…………………………………………………………………………………8918.中国地理……………………………………………………………………………………9519.世界地理……………………………………………………………………………………10320.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1021.环境教育学…………………………………………………………………………………11722.乡土地理研究………………………………………………………………………………12423.生态学………………………………………………………………………………………130211 24.灾害地理学…………………………………………………………………………………1362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4026.全球变化……………………………………………………………………………………14427.区域经济学…………………………………………………………………………………14928.城市规划概论………………………………………………………………………………15429.人口与社会地理学…………………………………………………………………………15930.政治地理学…………………………………………………………………………………16431.中学地理科技活动研究……………………………………………………………………169二、实验课程1.地质学基础实验………………………………………………………………………………173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1753.地貌学实验……………………………………………………………………………………1784.水文学实验……………………………………………………………………………………1805.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1826.遥感概论实验…………………………………………………………………………………1897.乡土地理研究实验……………………………………………………………………………192(三)集中专业实践课程1.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1942.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实习……………………………………………………………………1973.自然地理综合实习……………………………………………………………………………2014.人文地理与乡土文化认知实习………………………………………………………………2065.区域地理综合实习……………………………………………………………………………209211 《地理科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无总学时16总学分1(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理科学专业导论》是面向地理科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引导课,其目的是让新生全面认识本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地理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就业及上升通道,梳理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培养其专业兴趣,确立学习目标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好的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基础。(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对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的介绍应该重视最新的信息的注入。2.鉴于学生刚刚接触地理科学这一情况,教学中涉及到的地理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在表述上要力求准确、简洁、拓展面不能太宽。3.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系统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各方面则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调整。(三)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四)考核方式考查方式。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完成。(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化63地理学能力和技能的培养44职业规划25人生规划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2、地理学的研究内容211 3、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说明和要求:(1)重点讲授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地理学的科学体系。(2)重点让学生掌握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重点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地理学所能发挥的作用,树立科学的“人-地”观。(4)难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体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第二章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化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论3、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演化方向说明和要求:(1)重点讲授地理学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和思想流派。(2)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正确把握地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演化的方向性。第三章地理学能力和技能的培养1、地理学重视的能力2、地理学主要技能培养说明和要求:强调地理学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同时学会一些空间分析的工具使用,如GIS和SPSS等。第四章职业规划1、如何为做合格中学教师做准备2、其他职业选择说明和要求:主要让学生知道做合格的中学教师不仅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应该培养多种才能,让自身不断完善;同时认识到还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大学的四年要认真思考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第五章人生规划211 1、如何做好人生的规划2、如何计划好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说明和要求:结合主题与实际研讨。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白光润.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潘玉君.地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刘本培等.地球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王铮等.理论地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总学时32+16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天文学、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天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包含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四季五带、历法和时间),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关系(日月食和天文潮汐),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等内容。2、本课程以讲授地球天文学基础知识为主,在地球天文学中,要注重作为行星地球的一般整体规律,同时注意普通天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模型、动画等直观教具演示,观看视频等手段,把巨观的、宏观的、历史的天文与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表象,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3、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3学时,共48学时。其中实验16学时。(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四)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实验学时备注1地理坐标212天球坐标633恒星和星系61211 4太阳和太阳系625月球和地月系326地球的自转37地球的公转38四季和五带629历法3110时间3111日食和月食2112海洋天文潮汐11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14地球的结构115地理内部的物理性质21合计4816实习安排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学时实习内容1地理坐标的判读2地理坐标的判读2天球仪的使用2认识天球仪和天球坐标的判读3四季星空2认识秋季星空的恒星和星座4天文望远镜的使用2天文望远镜的操作、太阳黑子5行星观测2认识太阳系的大行星6月相观测2月相的观察7四季和五带成因2四季和五带成因演示8日食和月食的观测2日食和月食的观察合计16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一)地理坐标1.经线和纬线。2.经度和纬度。3.地理坐标。4.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二)天球坐标211 1.天球及其视运动。天球上的圆和点。2.天球上的方向和距离。3.球面坐标系的一般模式。地平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各种天球坐标的区别。4.恒星时。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是地球上和天球上的球面坐标,要求学生掌握球面上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了解点在球面上的运动及其运用。以地理坐标为学习天球坐标的基础,从球面坐标系的一般模式入手,了解四种天球坐标的用途、区别和联系。(2)教学重点是球面坐标的建立与判读。恒星时的概念。(3)教学难点是球面坐标的建立。恒星时的概念。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来解决教学难点。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恒星和星系1.恒星及其自行。2.恒星的发光和光谱。多普勒效应。3.恒星的亮度和光度。4.恒星的多样性。恒星的演化。5.星系。银河与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天文新发现。6.宇宙大爆炸学说。(二)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2.太阳的热能、温度和热源。3.太阳大气。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系。太阳系的发现。5.太阳系组成。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6.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三)月球和地月系1.月球。月球的距离和大小。2.月球表面及其物理状况。3.地月系。月球的同步自转。4.月相和朔望月。5.人类的探月活动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从恒星和星系到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采用由远及近的编排体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太阳、月球等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在本章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如星空观测,要熟悉主要星座和主要亮星,学会使用活动星图;初步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太阳黑子的观测;行星的辨认和观测;月球表面观测和月相观测。2.教学重点是恒星的一般特征。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行星运动定律。月相变化的基本原理。211 3.教学难点是视星等与绝对星等的关系;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月相变化的原因等。要通过加强直观教学来突破难点。第三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及其证明。傅科摆实验。2.地球自转的规律性。极移、进动及其影响。3.地球自转的周期。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4.地球自转的后果。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水平运动的偏转。(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及其证明。恒星周年视差。2.地球公转的规律性。地球公转轨道。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速度。3.地球公转的后果。恒星周年视差。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规律及其后果,本章内容是学习下一章四季、五带、时间、历法的重要基础。2.本章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较多的一章。要用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黄赤交角体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学习的关键。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四季和五带1.太阳回归运动。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太阳回归运动与地球公转。2.昼夜长短。半昼弧公式。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晨昏蒙影。 3.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4.地球上的四季。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和四季的递变。四季的划分。5.地球上的五带。五带划分。(二)历法1.历法分类。2.阴历。回历。3.阴阳历。中国旧历。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4.阳历。公历。(三)时间1.时间。时间单位。2.钟表时刻与量时天体。恒星时与太阳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及时差。3.钟表时刻与地方经度。地方时与世界时。标准时。日界线。4.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说明和要求: 1.本章包含地球运动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四季和五带――太阳能在地表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二是历法和时间――利用天体运动周期进行时间度量。本章内容是前一章的直接延伸,不能把昼夜归因于单纯的地球自转;也不能把四季归因于单纯的地球公转。2.教学重点是四季和五带。历法一节重点在于说明天文周期(朔望月和回归年)和历法周期(历月和历年)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回归年在历法中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季节变化的周期。时间一节重点是时刻问题,即时角问题,它有两个侧面:天体和时刻,经度和时刻。在教学中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211   3.本节教学难点较多,包括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历法中置闰的安排,区时的换算,要注意基本原理的阐释。第五章地球和月球(一)日食和月食1.日月食现象。日月食和天体影锥。日月食的种类。日月食的过程。 2.日月食的规律性。日月食的条件。食限和食季。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沙罗周期。(二)海洋天文潮汐 1.潮汐现象。地球的潮汐变形。差别吸引。 2.引潮力。 3.海洋潮汐的周期性。4.潮汐作用及其地理意义。说明和要求:1.本章侧重于月地关系,月地关系强调两个侧面:日食和月食侧重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海洋天文潮汐侧重日月地三者的相互吸引。日月食可以看作空间现象或天文现象,但其本质是空间现象。2.教学重点是日月食的成因和形成条件,潮汐成因、潮汐作用及其地理意义。3.教学难点是黄白交角对日月食形成的影响,食限和食季,引潮力。第六章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2.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扁球体。3.地球大小的主要参数。(二)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圈层结构。2.地球的表面结构。海陆分布。(三)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1.地球的磁性。地磁和地磁要素。地球磁层和辐射带。2.地球的质量和密度。3.地球的重力和压力。4.地球内部的温度和热源。说明和要求:  1.本章属于地球物理学概论部分。与地质学相重复的内容本课程不再重复讲授。  2.本章的重点是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它的内容只作一般性了解。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 金祖孟主编 地球概论 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2. 余明主编 地球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修订人:黄远志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无总学时64总学分3.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先行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学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地球的特征、矿物与岩石、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地壳演化史、地质学在资源与环境中的作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典型案例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元素、矿物、岩石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变动的类型、地壳构造与演化的理论与过程;懂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读图、识图和绘图能力,认识地质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后续课程和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2.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肉眼识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认识典型的构造变动等地质现象的认知能力,能熟练绘制简单的地质素描图,了解构造运动和地貌演变的机制和过程,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理解构造运动的特征、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等提供基础资料和感性认识。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地质学以矿物与岩石、构造运动及其发展历史为核心内容,增添了地质学基本原理及其建立过程、地质学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等内容,突出了基础性和应用性,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等基本知识和野外识别能力是应用地质学的基础。2.该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必修课程,要着重加强基础理论的阐述和应用研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室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3.理论教学中,要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4.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布置适量习题和思考题,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钻研、掌握知识,提高能力。5.211 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既要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又要有所侧重,地质学基础教材中以小号字处理的内容为选学内容,灵活掌握。因教学课时限制,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和教材中比较浅显的介绍性内容易采取少讲或者略讲的方式带过,以便将有限的讲授时间集中在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辅以讨论法、实验观察法、实地考察法和自学法等。(四)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地球的基本特征83矿物与岩石104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165地壳演化简史106地质学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概述2.地质学发展简史说明和要求:本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地质科学,因此应当重点讲述地质学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特点、方法这两部分内容。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1.地球概况2.地球的圈层结构3.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说明和要求:(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物理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能够熟练掌握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划分示意图。211 (2)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能量来源。第三章矿物与岩石1.矿物和岩石2.矿物的基本特性3.火成岩4.沉积岩5.变质岩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比较复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能够理解元素、矿物、岩石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上的物质总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新陈代谢之中。(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元素组成(组合)、常见矿物的鉴定方法,识别一些常见矿物;掌握现代火山分布规律;掌握三大类岩石的主要鉴别特征;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学会根据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判断沉积环境;识别各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代表性岩石。(3)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鲍文反应系列反映的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关规律;三大类岩石的鉴别;变质作用的类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1.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证据2.构造运动的特征与表现3.褶皱构造的两种类型:背斜和向斜的特征和识别4.断裂构造的分类和组合类型5.新构造运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地震的成因类型和描述地震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6.大地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繁多,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多而且比较抽象,需要着重讲解和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够认识因为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产生了构造运动,形成了构造变形,理解和认识构造变形的表象和形成机制。(2)211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证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其形成过程;岩层的产状的测定;野外背斜和向斜的识别;节理和断层的区别和联系、断层的组合类型;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发展过程,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地层之间的三种接触关系形成过程;岩层的产状要素的测定;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对全球构造发生、发展和分布格局的解释。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1.地质年代简表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3.地壳构造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对世界古地理环境的影响。4.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中国海陆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矿产分布5.第四纪环境演化的主要特征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非常翔实丰富,但大多属于识记性内容,因课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尤其是整个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只能选择几个时代重点剖析。可选择元古代、中生代和第四纪的环境演化讲解。(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熟记地质年代表,包括对应的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距今年龄、构造运动和生物阶段;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3)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各地质年代的海陆格局的演化特征、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及其与主要矿产分布之间的联系。第六章地质学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1.矿产资源矿石与矿床的关系;矿床的成因类型2.地下水资源的类型与储水构造3.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4.地质灾害与地球化学环境说明和要求:(1)本章重点掌握矿石与矿床、地下水资源的类型与储水构造的关系。(2)了解矿产资源的概念,掌握内生、外生、变质矿床成矿机理、基本特征;了解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分布,开采地下水资源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工程建设出现的地质问题以及常见的地质灾害。211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宋春青,邱维理,张振青等.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3.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合编.地质学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4.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编.岩石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貌学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均较强的应用性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掌握测制地图与编绘地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根据制图资料提供的信息编制所需的专题图件;掌握测量的原理与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地图阅读、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熟练选择、阅读、分析各类地图以获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并能初步运用地图解译区域自然、经济、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时空变化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还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同时具备一定的野外调查和用图能力。(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因时间关系,课堂上只做重点讲解,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预习和总结复习,部分实验内容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故要求教师预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保证教学质量。实践内容应围绕与专题地图编绘、地形图测绘、地图分析、地图使用相关的各环节进行精心的选取。围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每次实验前,教师必须进行周密的组织和筹划并在实习中进行细致的指导及监督,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所提出的实习要求,必要时应在实习中对学生进行单项考核。(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软件演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部分内容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地图制图软件讲述的,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须结合我院具备的专业软件进行讲解,对于地形图及专题地图结合实际地图资料进行实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测量仪器的讲解结合图像资料及录像资料辅助教学。另外,制图与测绘部分内容应结合操作实验进行讲解。(四)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中应注意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适当增加平时考核的次数,尽可能在平时教学中考察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课程考核成绩分配: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占70%-80%。平时成绩涵盖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单元测试、专项测试、课内外实验、小组课题研究等成绩。期末成绩为集中考试成绩,其形式可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综合性项目实施,项目设计,课程设计。211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测绘与地图、地图学22测量与地图学基础知识63地图的数学基础64地图符号4课间实习1个5地图概括4课间实习1个6水准测量与角度测量6课间实习2个7数字地形测图6课间实习1个8普通地图6课间实习1个9专题地图6课间实习1个10现代地图制图技术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测绘与地图、地图学1.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类2.地图与地图学3.测绘成果与地图产品4.测绘科学发展概况5.测绘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6.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说明和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任务,了解测绘科学的发展史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掌握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内涵及学科分支体系,明确测量学与地图学的紧密关系。 (3)了解各类地图产品。(4)本章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内涵及学科分支体系,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关系。 第二章测量与地图学基础知识 211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测量工作概述5.地图的特性与构成要素 6.地图的分类与功能 7.地图成图方法   8.误差与精度的基本知识 说明和要求:(1)理解地球椭球的概念,掌握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小区域平面代替曲面的大小,测量工作的内容和程序。(2)掌握地图的特性与构成,地图的分类与成图方法。(3)本章教学重点是地图的构成、地面点位置的表达和地图成图方法;教学难点是地面点位置的表达和地图成图方法。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球椭球体与大地控制 2.地图比例尺 3.地图投影概述 4.常用地图投影 5.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 6.地图投影的自动生成和转换 说明和要求:(1)掌握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GPS、比例尺、地图投影的概念。认识地图投影的方法、过程、地图投影变形和地图投影选择。了解主要的地图投影类型、变形分布规律及其用途。了解地图投影的判别及利用GIS软件绘制经纬线的过程。 (2)本章教学重点是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地图投影的自动生成和转换;教学难点是大地控制,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地图投影的自动生成和转换。第四章  地图符号211 1.地图符号概念、特征、分类与量表 2.地图符号视觉变量及其视觉感受效果 3.地图符号的设计 4.地图色彩 5.地图注记 说明和要求:(1)掌握地图符号的概念、特征、分类、量表、视觉变量及其视觉感受效果;认识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学会点、线、面状符号的设计方法;了解色彩三要素、色彩的表示与象征,能够进行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了解地图注记的功能、构成元素和图面配置方式。 (2)本章教学重点是地图符号的实质及意义,量表与视觉变量、地图符号的感受效果分析,地图表示法;教学难点是量表与视觉变量、地图表示法。第五章 地图概括 1.地图概括的实质、影响因素、原则和方法 2.地图概括原理3.地图概括自动化说明和要求:(1)掌握地图概括的实质;地图概括的原则;地图概括的方法和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计算机制图概括的原理;认识地图概括的基本过程;了解地图概括的数学模式、地图概括自动化趋势;一般了解计算机制图概括发展轨迹。(2)本章教学重点是地图概括的实质,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是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地图概括方法分析。第六章 水准测量与角度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仪的结构及其使用 3.水准测量的外业与内业 4.角度测量原理5.经纬仪的结构及其使用 6.水平角与竖直角测量 211 7.新型仪器介绍 说明和要求:(1)要求掌握水准仪及经纬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水准仪、经纬仪测量原理与方法。 (2)本章教学重点是水准测量原理及水准仪的使用,角度测量原理与经纬仪的使用,数字水平角、竖直角测量;教学难点是水准测量与角度测量。第七章 数字地形测图   1.数字测图原理及其优点 2.数字测图作业模式 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介 4.数字测图系统及其配置 5.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基本作业过程 6.碎部点坐标测算 7.野外数据采集 8.数字测图内业简介说明和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测图的原理及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特点;了解数字测图作业模式;掌握全站仪的使用;了解数字测图系统及其作业过程;掌握基本的现代测量新技术。 (2)本章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数字测图。第八章 普通地图 1.普通地图概述 2.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3.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4.普通地图的分析与应用 5.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说明和要求:211 (1)掌握普通地图的定义、类型、内容、特征、查询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学会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上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方法;认识编制普通地图的重要信息源及普通地图对于GIS、数字地球的重要性;了解普通地图的用途。(2)掌握普通地图阅读、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熟练选择、阅读、分析、应用各类地图以获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能初步运用地图解译区域自然、经济、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时空变化特点。(3)本章教学重点是普通地图的内容、特征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普通地图的要素表示及地形图的分析应用;教学难点是普通地图的要素表示和野外应用。第九章 专题地图 1.专题地图的类型、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 2.专题要素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3.专题地图的阅读和使用4.地图集 说明和要求:(1)掌握专题地图、地图集、电子地图集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深入了解并学会专题要素的11种表示方法,能够进行专题地图的基本设计;认识专题要素的基本特征,理解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和其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特征的关系;了解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和地图符号视觉变量间的关系。(2)本章教学重点是专题地图的编制与设计,专题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教学难点是专题地图的编制与设计。第十章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 1.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原理、特点与过程 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硬件、软件与数据库 3.计算机地图制图中的编辑和制作 4.遥感制图 5.地理信息系统制图 6.电子地图系统   说明和要求:(1)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GIS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认识地图数据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库系统;了解遥感和GIS的一般知识;了解GIS的常用软件。211 (2)本章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编辑的制作,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制图。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毛赞猷.新编地图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卞正富.测量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张正禄.工程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孔祥元.控制测量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梁盛智等.测量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顾孝烈等.测量学(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修订人:张云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测量学、地图学总学时64(32+32)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数据结构,GIS数据输入、存储、编辑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懂得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主要介绍GIS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和形象化语言和多媒体,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着重讲清GIS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注意培养学生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3.安排一定学时的实习实践课。使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掌握GIS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适当的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机实践,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四)考核方式做作业(至少3次),作业、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占50%;上机实验成绩占5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32空间信息基础23空间数据结构64空间数据库35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46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77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28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标准化39GIS新技术与数字地球2211 注:以上教学内容仅列出理论教学部分,具体实验教学内容请参见实验大纲。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4.国内外GIS发展概况说明和要求:(1)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如数据、信息、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2)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了解国内外GIS的发展概况。第二章空间信息基础1.地理空间的基本概念2.空间数据的类型和关系3.元数据说明和要求:(1)了解空间数据表达的数学基础,如地球表面几何模型,地图投影等。(2)掌握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掌握空间数据的关系。(3)掌握空间元数据的概念,了解空间元数据的内容、标准等。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1.矢量数据结构2.栅格数据结构3.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与转换说明和要求:(1)掌握矢量数据结构的实体式、索引式、双重独立式的编码方式,了解复合要素表达的方式(TIN)。211 (2)掌握栅格数据结构的直接编码方式和压缩编码方式,如游程长度编码、四叉树编码、块码等,了解Morton码的基本知识。(3)了解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结构的优缺点,掌握由矢量向栅格、栅格向矢量转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四章空间数据库1.空间数据库系统2.传统数据模型及其比较3.面向对象数据模型4.时态数据模型说明和要求:(1)掌握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传统数据模型基本概念、优缺点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能够分析传统数据模型在管理地理空间数据时存在的局限性。(3)了解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时态数据模型、Geodatabase的基本概念。第五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空间数据源种类2.空间数据采集3.空间数据处理4.空间数据插值说明和要求:(1)了解常见的空间数据源类型。(2)了解栅格的输入,掌握矢量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与编辑,了解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设备(跟踪数字化、自动矢量化等的概念)。(3)熟悉空间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如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投影变换,矢量数据的压缩,图形数据的检查、编辑与处理,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等。(4)掌握空间数据插值的概念、基本步骤,了解常用的空间数据插值方法。第六章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1.空间分析的概念211 2.空间查询3.空间叠合分析4.空间缓冲区分析5.地形分析6.网络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空间分析的概念,了解空间分析的一般分类方法。(2)掌握数字地面模型分析,包括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分类,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地表形态的自动分类以及地学剖面分析等。(3)掌握空间叠合分析的概念、分类,能够进行点与多边形叠合、线与多边形叠合、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合以及栅格叠合分析。(4)掌握空间缓冲区分析的概念,会进行点、线、面的缓冲区分析与应用。(5)了解泰森多边形的基本概念,了解空间网络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6)掌握SQL空间数据查询,了解空间关系查询的方法。(7)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深刻领会建立GIS的目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初步形成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1.空间信息输出系统2.产品输出形式3.图形输出系统设计说明和要求:(1)了解常见的空间信息输出系统。(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表现形式。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标准化1.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3.地理信息的标准化211 4.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说明和要求:(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知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第九章GIS新技术与数字地球1.3S集成的概念2.WebGIS概述3.ComGIS概述4.数字地球简介5.GIS与地理科学说明和要求:(1)掌握3S的基本概念,了解RS、GPS和GIS的作用。(2)了解WebGIS、ComGIS的基本概念。(3)结合专业特点,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技术基础和应用。实验目录1.Mapinfo入门与简介2.Mapinfo地图配准、屏幕数字化3.Mapinfo点、线、面图形编辑及属性数据录入4.Mapinfo空间、属性双向查询5.Mapinfo缓冲区分析6.Mapinfo统计图与专题地图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汤国安等.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刘南、刘仁义.地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1 3.黄杏元等.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郭达志等.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6.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修订人:王月香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遥感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人文地理学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遥感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遥感作为采集地理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以及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系统介绍了遥感的基本理论、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以及遥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物理基础、成像机理和影像解译原理,了解遥感图像专题信息提取方法和处理技术,掌握对航空、航天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的方法,典型地物的光谱特性和判读特点,能够对了地质、水体、植被、土壤等地物进行初步判读。(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为适应遥感技术的新发展,本课程内容的选取注重反映现代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并结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实际,突出遥感目视解译、遥感应用知识和方法的讲授。本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进行讲授与演示,并以相应的实验作为辅助加深理论的掌握。(四)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占考核成绩的30%,期末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占考核成绩的7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43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44遥感图像处理85遥感目视解译86遥感应用6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211 1.遥感的基本概念2.遥感系统3.遥感的类型4.遥感的特点5.遥感发展简史说明和要求:(1)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特点和分类。(2)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以及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说明和要求:(1)掌握电磁波谱、地物光谱特性、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其影响。(2)理解地物反射对遥感数据产生的影响和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物特征的原理,理解大气窗口形成原因及遥感数据校正的必要性。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2.传感器类型3.微波遥感图像说明和要求:(1)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及衡量其性能的分辨率。(2)了解遥感不同的传感器类型。(3)理解摄影遥感中的像点位移的原因。(4)掌握微波遥感的特点。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211 1.遥感光学基础2.数字图像3.数字图像的校正4.数字图像增强说明和要求:(1)掌握遥感光学原理、光学处理。(2)掌握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了解数字图像增强的基本方法。第五章遥感目视解译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标志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步骤4.典型地物要素的遥感信息说明和要求:(1)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与标志。(2)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步骤。(3)能够完成对遥感图像中的典型地物要素的判读。第六章遥感应用1.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评价中的应用2.城市遥感应用3.遥感技术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4.遥感技术在环境、考古、军事等方面的应用5.3S集成说明和要求:(1)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2)掌握“3S”技术及三个“S”在集成中的作用。211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遥感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周成虎,骆剑承,杨晓梅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宁津生,陈军,晁定波等.数字地球与测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赵振远.遥感.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6.童庆禧,杨超武.从空间看地球—遥感.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7.韦玉春,汤国安,杨昕等.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闫利.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党安荣,贾海峰,陈晓峰等.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修订人:王细元审核人:蔡安宁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理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部门课程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本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以文献信息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进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应在了解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文献的编排特点和规律后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检索的一般过程。了解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各大常用中英文数据库以及几种主要英文文献检索工具。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利文献的电子检索,包括几种主要检索引擎的使用、因特网检索方法。利用在学校图书馆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大学图书馆资料检索的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的正确格式。并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查阅50篇相关中英文文献,以正确的格式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应注重各种检索工具的灵活运用以及各种信息的处理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2.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如,让学生通过对学校图书馆的实体书刊进行检索利用,找到所需资料原文;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校外资源,获取数字信息;课业结束时按照科技论文的规范写出一篇有一定见地的专业性文章等等。3.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在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所侧重,灵活掌握。(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同时通过播放操作实践录像、网上浏览计算机教学课件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四)考核方式考查,结合平时作业、实践操作、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网络信息检索工具22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及其检索43常用的外文数据库及其检索44学术论文写作6211 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网络信息检索工具1.网络信息资源2.目录型检索工具3.搜索引擎4.多元搜索引擎5.专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说明和要求:熟练掌握百度和google的使用方法第二章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及其检索1.全国期刊联合目录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4.CALIS数据库5.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说明和要求:(1)掌握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2)了解中国专利的查询系统和检索方法第三章常用的外文数据库及其检索1.常用西文综合性参考数据库2.常用西文电子期刊数据库3.世界著名三大检索工具说明和要求:(1)掌握EI、SCI、ISTP数据库的检索方法(2)了解期刊的评价与评价工具211 (3)了解核心期刊的内涵及国内、国际核心期刊外延(4)掌握荷兰Elsevier公司、荷兰Kluwer学术出版社、德国Springer公司等电子期刊的检索方法第四章学术论文写作1.信息查询与论文资料的收集2.学位论文的写作3.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说明和要求:(1)掌握科技论文资料的查询与收集方法(2)掌握学位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撰写方法(3)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过程及投稿、修改等方法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乔好勤,冯建福,张材鸿.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夏淑萍,邓珞华.计算机文献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符绍宏,雷菊霞,邓瑞丰,等.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高祀亮,顾海明,李德成,等.科技信息检索.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修订人:徐洪文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计量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大学数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总学时48总学分3(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计量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讨论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及应用问题,如何定量分析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本课程通过对计量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环节,达到如下目的:1.让学生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建立起定量概念和地理学方法论的基础,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培养学生用定量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地理(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变化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看懂相关科技文献中所应用的一些常用计量方法,理解计量地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3.使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学问题,正确处理资料,根据实际的地理研究对象,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的结果给予专业上的解释,把数理逻辑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4.通过做练习、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与时俱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养,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服务。(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在教授学生有关计量地理学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的同时,注重传授该学科反映现代计量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具体包括如下教学内容:1.数学方法及其应用。介绍学科发展历史、主要数学方法的应用方向与范围等问题。2.地理数据的来源、加工处理基本技术与技巧。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份分析、趋势面分析、马尔可夫预测等常用分析方法。4.分类划区方法。包括系统分类法和模糊聚类分析。5.规划方法。包括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6.投入产出分析。7.决策分析方法。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同时,根据计量地理学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本课程还专门配合运用目前流行软件(如EXCEL、SPSS和MATLAB)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实习等内容。(三)教学方法211 本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计量地理学涉及的数学方法多,理论性较强等特点,所以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为主,多媒体演示、练习巩固为辅的授课方式。练习方式为每章安排2-3道作业题(教材作业题和老师出作业题),教师期终集中讲评。(四)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按平时作业(占60%)、实验占30%)和考勤(10%)结合的方式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3学时2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9学时含实验3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21学时含实验4空间统计分析初步6学时含实验5线性规划方法3学时6投入产出分析方法3学时7AHP决策分析方法3学时8地理网络分析3学时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3.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4.计量地理学的应用说明和要求:(1)本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了解计量地理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掌握计量地理学一般的研究方法,明确计量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征。(2)本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1.地理数据的类型2.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211 3.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5.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与均衡度指数说明和要求:(1)本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数据的一般类型、特征,了解地理数据的主要来源与处理目的,掌握地理数据统计处理的一般方法,掌握表征地理数据分布的常用的集中化与均衡度指数。(2)本章是重点章节,其中涉及大量的概念需要详细讲解,较为抽象的概念要结合实例分析。(3)本章重点是常用统计处理方法,罗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计算。第三章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1.相关分析2.回归分析3.时间序列分析4.系统聚类分析5.主成分分析6.趋势面分析方法7.马尔可夫预测方法说明和要求:(1)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是地理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一类传统方法。本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经典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本章重点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方法。讲解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力求讲深讲透。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1.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2.地统计分析方法说明和要求:211 (1)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是现代计量地理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它们在地理研究中的一般应用。(2)本章重点是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变异函数和克拉克插值。第五章线性规划方法1.线性规划及其单纯形求解方法2.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3.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表上作业法说明和要求:(1)线性规划作为传统的计量地理学方法之一,是解决有关规划、决策和系统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的原理和一般方法,了解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了解线性规划方法在地理研究中应用。(2)本章重点是单纯形法求解。第六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1.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2.区域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模型3.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说明和要求: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相互作用等方面。本章结合有关实例,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模型建立,主要让学生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应用方法。第七章AHP决策分析方法1.AHP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2.AHP决策分析方法应用实例说明和要求:AHP决策分析法是解决复杂的非结构化的地理决策问题的重要方法,是计量地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章结合有关实际问题,介绍和讨论AHP决策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计算方法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第八章地理网络分析1.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211 2.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3.最大流与最小费用流说明和要求:网络分析是运用图论方法研究各类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很多现实的地理问题,如城镇体系、城市地域结构、交通问题、商业网点布局、物流、管道运输、供电与通讯线路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章讲结合有关实例,重点介绍和讨论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最短路径、网络图上的区位选址、最大流与最小费用流的计算等问题。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一)教材:徐建华.计量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二)参考教材:1.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徐建华.现代地理的数学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阳含熙,卢泽愚.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林炳耀.计量地理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中国地理学会数量地理专业组.数量地理学在生产布局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6.杨永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7.刘昌明,岳天祥,周成虎.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岳天祥.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修制人:曹蕾审核人:张云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貌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导论、地质学基础总学时48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貌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地貌学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影响地貌发育的三要素、各种成因的地貌类型如构造地貌、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与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等的形成、分布和发展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典型案例的介绍,使学生懂得地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人类活动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认识到地貌学在流域规划、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冰雪资源的利用、滩涂建设和港湾建设等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生产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地貌类型的利弊,如何采取切实有效地合理措施,趋利避害。2.通过室内教学模型和野外实习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区域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和研究方法,分析地貌与其他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能熟练绘制简单的地貌图,能够正确判读简单的地貌图件。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地理事物地理规律的情趣,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地貌学以各种成因的地貌类型的形成、分布和演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由于各种地貌类型分布的区域性很强,涉及的地理范围很广,学生的感性认识可能不足,而地貌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2.理论教学中,要精讲基本内容,注意运用比较法、讨论引导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要求学生读懂教材中每幅插图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3.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布置适量习题和思考题,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钻研、掌握知识,提高能力。4.第九章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的学习应该结合区域野外调查进行。(三)教学方法211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辅以比较法、讨论引导法、实验观察法、实地考察法和自学法等。(四)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构造地貌43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44流水地貌45喀斯特地貌46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47冰川与冰缘地貌48海岸地貌49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地貌发育的三个影响因素3.戴维斯和彭克的地貌学理论说明和要求:本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地貌学科学,重点讲述地貌发育的三要素,戴维斯和彭克的地貌学理论的对比,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二章构造地貌1.普拉特与艾里地壳均衡模式2.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及原因3.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特征说明和要求:(1)掌握构造地貌的概念,了解构造地貌的等级系统。(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普拉特与艾里地壳均衡模式、全球构造地貌和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特征,教学难点是断层崖的发育过程及褶皱构造上的水系示意图的判读,读懂地貌图是地貌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211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1.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关系2.崩塌的特征、类型形成的地貌、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3.滑坡的特征、形成、条件原因、类型及其防治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关系、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崩塌与滑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崩塌与滑坡是山区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要注意研究二者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加强案例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地貌学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第四章流水地貌1.坡面径流特征及形成的地貌2.沟谷的三个发育阶段3.洪积扇、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地貌4.河流的侵蚀类型、环流特征5.河谷的基本形态、河床地貌6.河漫滩的二元相沉积结构、类型7.阶地的形态、成因、类型8.河口及其分段三角洲河口湾9.分水岭的移动和河流袭夺10.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繁多,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基本理论多而且比较抽象,需要着重讲解和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够认识流水地貌的普遍性,流水地貌的发育与演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的影响。(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坡面径流特征及形成的地貌类型;洪积扇、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地貌;河流的侵蚀类型、环流特征;河漫滩的二元相沉积结构;河口及其分段、三角洲和河口湾的形成与演化;分水岭的移动和河流袭夺;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3)本章教学难点是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袭夺以及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211 第五章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和基本条件2.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特征3.喀斯特地貌发育阶段地带性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和形成喀斯特地貌基本条件;各种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演化;喀斯特地貌发育阶段地带性。(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的演化过程(3)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是一种不可多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地下洞穴中的古生物化石和石笋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但是喀斯特地区经常出现地基破裂、水库漏水和地表缺水现象等弊端,需加以防范。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1.风蚀地貌2.风积地貌3.沙丘的移动4.荒漠的类型5.黄土的分布与特征6.黄土的成因7.黄土地貌的类型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较多,基本知识和理论覆盖面较广,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在我国的分布面广量大,利用与保护的研究课题很多,就黄土的成因而言,存在着多种观点的争论。(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类型、分布和形成过程;沙丘的移动规律及其防治;黄土的分布与特征、黄土的成因、黄土地貌的类型、黄土区的水土保持等。(3)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形成过程;黄土的成因观点的比较、黄土地貌的类型及其组合。第七章冰川与冰缘地貌1.雪线、冰川运动类型和演化211 2.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3.冰川搬运与堆积冰川地貌4.冰期划分5.冻土和冰缘地貌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影响雪线位置的主要因素;各种冰蚀地貌、冻土和冰缘地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2)本章教学难点是影响雪线位置的主要因素;冰川进退的影响机理和演化。第八章海岸地貌1.海岸的动力作用:波浪、潮汐、潮流和近岸流2.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动3.海面波动与海岸发育4.海蚀地貌以及岩性构造对海岸的影响5.堆积海岸类型:堡岛和泻湖6.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海岸的动力作用:波浪、潮汐、潮流和近岸流对地貌的塑造;海平面升降引起的海岸线平衡剖面的改变;海蚀地貌以及岩性构造对海岸的影响;堆积海岸类型:堡岛和泻湖;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不同潮差引起的海岸地貌组合;海平面升降引起的海岸线平衡剖面的改变;达尔文关于环礁与岛屿堡礁的成因假说。第九章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1.区域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2.观察线路和观察点的布置3.野外地貌观察记录的内容4.地貌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5.地貌区划图说明和要求:211 本章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区域地貌野外实习进行。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严钦尚.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潘凤英.普通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吴正.地貌学导论.广州: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4.高抒,等.现代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与地貌学总学时64(48+16)总学分3(2.5+0.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大气中的热量的变化规律性,掌握大气运动的热力动力因子,熟悉气候系统。认识有关大气变化的各种物理性状和空气状态方程;掌握气候形成与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规律性,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掌握主要天气系统,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对人类的损害。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可分为气象学、天气学基本原理及气候学理论三大板块,以气候系统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气象学的重点是大气圈的热学属性、力学属性、水分的转换及气压场的配置。天气学基本原理的重点是气团、锋及中高低纬度天气系统的状况,尤其是气旋的发生发展及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气候学理论的重点是关于气候系统思想的精确阐述、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过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对气象气候学产生浓厚兴趣,为成为合格地理教师打下坚实基础。(四)考核方式考试:平时作业、考核占20%,期末笔试占8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引论22大气热能和温度63大气中的水分64大气的运动85天气系统86气候形成87气候带和气候型6211 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4说明:本大纲仅给出课堂教学课时,实验课时见实验大纲部分。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引论1.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发展简史2.气候系统概述3.有关大气的物理现状说明和要求(1)气候系统,大气的组成,大气结构,主要气象要素以及空气状态方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特别加以说明。(2)要学生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1.太阳辐射2.地面和大气辐射3.大气的增温和冷却4.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5.大气温度的空间变化说明与要求(1)本章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以及地面有效辐射。海陆增温和冷却差异,判定大气稳定度。(2)要重点掌握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第三章大气的水分1.蒸发和凝结2.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3.降水211 说明与要求(1)各种云的形成和降水,人工影响云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人工影响云雨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的典型佐证。(2)教学过程中多联系实际介绍基本原理和事件,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第四章大气运动1.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2.气压场3.大气中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4.大气环流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气压场和气压场的表示方法,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运动,摩擦层中空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以及大气环流的状况。(2)等压线和等压面是学生学习困难所在,要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的空间想像和空间思维能力。第五章天气系统1.气团和锋2.中高纬天气系统3.低纬天气系统4.对流层天气系统说明与要求(1)本章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中高纬天气系统,温带气旋和反气旋以及副热带高压。(2)要重点熟悉副热带高压活动规律性以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第六章气候的形成1.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2.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3.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211 4.地形和地面特征与气候5冰雪覆盖与气候说明与要求(1)本章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全球能量平衡模式,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海陆间热量输送,环流变异与气候以及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2)教学过程中,结合气候变异对人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气候形成的规律性,更好的为人类造福。第七章气候带与气候型1.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2.低纬度气候3.中纬度气候4.高纬度气候5.高山气候说明与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柯本气候分类法,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气候分类法评议,副热带高山气候,地中海气候。(2)教学中对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高山气候,温带高山气候,山地气候中的“暖带”和“冷带”,可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对山地气候的利用。第八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气候变化的史实2.气候变化的因素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说明与要求(1)本章重点和难点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与气候变化的史实,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教学中特别要求学生,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国际公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211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卜永芳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1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水文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导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水文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与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学、植物地理学等课程的关系密切。其目的和要求如下: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水文科学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演化、运动、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水资源严重欠缺的今天,掌握水文科学的基本规律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般知识,并为后续课程和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2.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相关实验、实习的基本知识和实验观测技能,调查和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水的性质、分布、运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提供基础资料。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为基本线索,力图体现地理水文学的方向,注意突出水与其他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较大篇幅阐述水体运动转化及其效应,也十分重视人为因素的作用,增加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内容。2.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着重加强基础理论的阐述和应用研究,联系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删减一些次要的和重复的内容,突出学科重点。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观念,并充分认识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水资源严重欠缺的今天,要注意节水,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4.理论教学中,要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5.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布置适量习题和思考题,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钻研、掌握知识,提高能力。6.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既要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又要有所侧重,灵活掌握。(三)教学方法211 本课程主要采取讲授法,讲授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当地水文现象和素材并介绍水文学科学术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相关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四)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组成。(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43地球上的水循环64陆地地表水的组成与运动85海洋的结构与海水运动66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47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水文学的研究对象2.水文学发展简介3.水文学的体系4.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5.水文学的主要特点6.水文学的研究方法7.水文学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要求说明和要求:(1)了解水文学的概念、水文科学的发展简史及水文学地理研究方向。(2)掌握水文学研究对象和水文现象特点、水文学研究方法。第二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1.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2.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3.地球上水的分布与水资源211 说明和要求:(1)掌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水资源含义、特性及其水资源的分布。(3)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循环1.水循环概述2.水量平衡3.蒸发4.水汽扩散与传递5.降水6.下渗7.径流说明和要求:(1)掌握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2)掌握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物理运动机制。(3)了解水循环要素分析计算方法。(4)了解水量平衡原理在水资源估算中的应用,以及水循环的作用、效应等。第四章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1.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2.流域产流与汇流3.河流的水情4.河水的运动5.冰川的运动与补给6.湖水的运动与调蓄7.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211 说明和要求:(1)了解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2)掌握流域产、汇流原理。(3)掌握河流的水情要素及河水运动,了解冰川运动与补给;(4)掌握湖水的运动和调蓄;(5)掌握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第五章海洋的结构与海水的运动1.海洋的组成与结构2.波浪3.潮汐4.洋流5.海洋效应说明和要求:(1)了海洋组成与海洋运动的结构;(2掌握波浪的形成、分类及变形机制;(3)了解潮汐类型、成因及变化;(4)掌握洋流类型、成因及洋流系统;了解海洋效应。第六章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1.地下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地下水类型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4.地下水运动5.地下水的动态平衡说明和要求:(1)了解地下贮水空间、地下水系统的垂向结构;211 (2)掌握地下水类型及特点;(3)掌握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4)理解地下水的运动以及地下水动态与平衡。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1.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2.人类活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说明和要求:以人地关系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旨,介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水文效应,人类活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要求学生运用人地关系理论来解释人类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2.卜永芳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11版).北京教育出版社,1989.3.黄锡荃.水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邓绶林.普通水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5.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等.水文学与水资源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导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总学时64总学分3.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土壤、生物在地理环境要素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掌握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规律,揭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学好地理科学其它课程打好基础。2.通过实验、实习,让学生掌握实验、实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强化技能训练,加深对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学会土壤与生物资源的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知道如何采取切实有效地合理措施,促进土壤与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土壤剖析、土壤发生与分类、土壤类型及分布、生物种群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为重点。让学生理解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物种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地理环境诸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2.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联系本地的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根据课程各部分特点,要一定量的习题和思考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本课程包含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两门教材的内容,其中还有许多实验内容,课时紧,任务重,因此对教材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分清重点和难点,在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所侧重,灵活掌握。(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辅以比较法、讨论引导法、实验观察法、实地考察法和自学法等。(四)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11 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第一篇土壤地理学341绪论22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23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44土壤形成因素学说65土壤形成过程36土壤分类37主要土纲特征68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49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210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2第二篇生物地理学301绪论生物与环境62生物群落43陆地生物群74水域生物群45岛屿生物的分布46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37人与生物共生2二、大纲内容第一篇  土壤地理学第一章绪论1.土壤的基本概念、形态特征2.土壤圈与全球变化3.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4.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11 5.土壤地理学发展简史说明和要求: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土壤的概念与形态特征,了解土壤圈与地球表层系统相互作用和土壤圈的生态环境功能,了解土壤地理学及其主要学派和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1.土壤矿物类型、风化特征2.土壤有机质转化与土壤圈物质循环特征3.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土壤固相物质组成及其诊断特性,了解土壤矿物类型及其风化特征,认识土壤矿物空间分异规律,了解土壤生物群落组成对土壤的影响,掌握土壤有机质转化与土壤圈物质循环特征。(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土壤矿物空间分异规律和土壤有机质转化与土壤圈物质循环特征。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1.土壤空气及其运动2.土壤热量状况不同性质土壤的热容量的差异及其土壤利用3.土壤水分及其特性土壤有效水的概念4.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5.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功能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土壤流体物质组成及其主要诊断特性,了解土壤空气及其运动;掌握土壤热量状况,认识不同性质土壤的热容量的差异及其土壤利用;认识土壤水类型、土水势及土壤水分状况,掌握土壤有效水的概念;理解土壤分散系及其中物质转化过程,掌握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土壤水类型、土水势及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缓冲作用及其形成原因和意义。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1.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2.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211 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4.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因素5.土壤形成的岩石圈(地形)因素6.土壤形成的水圈因素7.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作用8.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土壤地理发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生物、气候、母质、地质、水文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认识时间与土壤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水文、时间与土壤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1.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2.基本土壤形成过程3.土壤剖面形态特征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规律,掌握土壤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标志;熟悉基本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及其发生条件,了解主要成土过程的空间分异规律,掌握典型土壤剖面的基本构型。(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规律;基本土壤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生的环境条件。第六章土壤分类1.土壤分类概述2.中国土壤分类3.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说明和要求:211 (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土壤分类的原理.依据和方法,掌握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体系和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分类原则和依据及其特点,熟悉国际主要土壤分类体系.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体系和土壤系统分类的对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对比。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1.森林土纲系列2.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3.水成型土纲系列4.过渡土纲系列5.岩成型土纲系列6.人为土纲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纲的形成条件、主导成土过程、诊断层及诊断特性,掌握14个土纲之间的发生联系、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联系。(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14个土纲之间的发生联系、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联系;14个土纲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联合国FAO土壤制图单元的相互参比关系。第八章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1.土壤分布规律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2.土被结构3.土壤区划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全球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揭示区域土壤类型、形态特征、面积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等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组合的发展和演变规律。(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空间分异和分布规律。第九章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1.土壤资源及其特征土壤资源的产出功能和生态功能。2.土壤质量评价原理211 3.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土壤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尤其其是生态功能;了解世界与中国土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掌握土壤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掌握土壤退化机制及其防治对策。(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土壤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以及土壤退化机制。第十章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1.土壤地理调查2.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3.土壤-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4.土壤数据库简介5.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自动检索系统说明和要求:掌握土壤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熟悉遥感技术在土壤地理调查中的应用,了解土壤-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了解国际主要土壤数据库的结构及其应用。第二篇  生物地理学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1.环境与生态因子2.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3.生物与气候气候因子对生物的主要作用。4.生物与地形5.生物与土壤6.生物与水7.生物之间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各生态因子的生态意义,重点掌握光、温度、水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动物食性的类型和食性特化的意义;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类型。(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动物食性的类型和食性特化的意义;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11 第二章生物群落1.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2.生物群落的构成3.生物群落的生态4.生物群落的动态5.生物群落的分类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组成特征、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了解群落动态变化的三种形式及其区别。(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生物群落内部环境的主要方面和各自特点;群落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第三章陆地生物群1.热带生物群2.亚热带生物群3.温带生物群4.寒带生物群5.非地带性生物群6.世界陆地生物群分布规律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各陆地生态群落的特征,重点掌握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等生态群落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能够运用该规律分析某地区的生物水平分布特征。(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世界和中国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第四章水域生物群1.水域生物的生态类群2.海域生物的分布3.内陆水域生物的分布说明和要求:211 (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淡水生物群落的类型、特征及分布;掌握海洋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大陆架、上涌水带、红树林沼泽、珊瑚礁、河口湾出现较高生产力的原因;理解静水水域生物群的垂直分异及其与流水生物群的差异。(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大陆架、上涌水带、红树林沼泽、珊瑚礁、河口湾出现较高生产力的原因;静水水域生物群的垂直分异及其与流水生物群的差异比较。第五章岛屿生物的分布1.岛屿生物的来源岛屿与大陆生境的差异2.岛屿生物的组成3.岛屿生物分布模式4.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5.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应用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岛屿与大陆生境的差异;掌握岛屿生物的来源、种类组成与地理分布的特征、模式,理解岛屿生物灭绝速度比大陆快的原因、岛屿生物组成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重点掌握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及其应用,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依据;理解生境片断化对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岛屿与大陆生境的差异;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及其应用;生境片断化对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1.生物分布区间断分布2.生物区系3.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区4.世界海洋生物区系区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生物分布区和区系的概念;理解影响分布区形状和边界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布区的类型、连续和间断分布区的差异;理解间断分布的原因;了解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和海洋生物区系的特点。(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连续和间断分布区的差异;间断分布的原因;澳大利亚区高度特有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七章人与生物共生211 1.人与生物的关系2.生物多样性3.保护生物多样性说明和要求: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涵和价值,了解全球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特点,理解特种濒危等级的概念,知道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树立人与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李天杰,赵烨,张科利,郑应顺,王云.土壤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朱鹤健,何宜庚.土壤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殷秀琴,侯威岭,李贞.生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陈炳涛.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陈传康.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刘胤汉.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修订人:卢妍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海洋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地球概论、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海洋地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海洋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地理学与海洋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地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既有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循环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海洋所具有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人为因素影响的多样型、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使海洋科学发展形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体系。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使学生初步掌握海洋地理学及相邻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了解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些最新成果,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门课程的教学力求从地球科学系统整体性角度对待海洋科学体系,而对海洋科学本身,则以其体系为主线,系统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成果,同时又注意介绍各分支学科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交叉和渗透。(三)教学方法主要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授课,辅以课堂讨论,并通过辅导答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23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44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35海洋环流46海洋中的波动现象27潮汐28大气与海洋59海洋生物210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211卫星海洋遥感212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2211 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地球科学2.海洋科学的发展史3.中国的海洋科学说明和要求:掌握海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海洋地理学的地位和发展简史。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1.地球的基础知识2.海与洋3.海底的地貌形态4.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5.海洋沉积6.海底矿物资源7.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说明和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海与洋的划分、海底的地貌形态、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海底矿物资源、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研究。(2)了解海底沉积与海底矿产形成的关系。(3)掌握板块划分、重要海岸类型及形成机制。第三章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1.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2.海冰3.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4.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说明和要求:211 (1)重点掌握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世界大洋温度、盐度、之间的关系和水团的分布。(2)难点是海冰冰点高于最大密度温度的重要物理意义。第四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1.海水的化学组成2.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3.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4.海水中的营养元素5.海洋的化学资源说明和要求:(1)掌握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pH值的分布与变化。(2)了解海气界面的交换、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3)掌握海水中溶解氧、营养盐的分布与变化。(4)了解海水中的营养元素。第五章海洋环流1.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2.海流运动方程3.地转流4.风海流5.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说明和要求:(1)重点掌握地转流和风海流的基本特征、分类,世界大洋环流。(2)了解世界大洋的水团分布。第六章海洋中的波动现象1.概述2.小振幅重力波211 3.有限振幅波动4.海洋内波5.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6.风浪和涌浪说明和要求:(1)了解有限振幅波动、海洋内波、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2)理解区分海洋中不同类型的波动现象、区别风浪和涌浪。(3)掌握小振幅重力波理论。第七章潮汐1.潮汐现象2.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3.引潮力4.平衡潮5.潮汐动力理论6.风暴潮说明和要求:(1)了解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2)掌握潮汐要素和重要的时间概念、潮汐类型和引潮力构成。第八章大气与海洋1.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2.海洋上的天气系统3.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说明和要求:重点掌握海洋上空锋面、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副高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分布和结构。难点是海气耦合关系。第九章海洋生物211 1.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2.海洋生物多样性3.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4.海洋生态系统5.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问题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明和要求:(1)了解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3)掌握主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理解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第十章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1.海洋声学概说2.声波的基本理论3.海洋的声学特性4.浅海中声传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5.海洋的环境噪声6.海洋声学方法遥感和反演海洋参数7.海洋的光学性质8.海洋中的辐射传递理论9.水中能见度10.海洋激光雷达及其应用11.水下电视说明和要求:(1)重点掌握海水的声学特性.浅海中的声传播理论.海水的光学特性。(2)了解海洋激光雷达.水下电视等先进探测手段。第十一章卫星海洋遥感211 1.引言2.卫星海表温度遥感3.海色卫星遥感4.微波高度计5.微波散射计6.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说明和要求:(1)主要介绍几种目前最先进的卫星海洋遥感手段。(2)了解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第十二章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1.自然环境概况2.海洋水文状况3.水团和海洋锋4.海洋环流5.潮汐.潮流和海浪6.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与变化7.生物特征与海洋资源8.海洋环境保护说明和要求:(1)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其中重点掌握中国近海的特有水文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2)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作适当拓宽。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冯士笮等.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1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国大百科权术出版社,1987.3.海洋图集编委会.渤海、黄海、东海海洋图集(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出版社,1990.4.李学伦.海洋地质学.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理科学导论总学时64总学分3.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人文地理学》是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满足中等学校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需要,了解从事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学以及其他分支学科奠定专业基础,为从事中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部分,含第一、二、三共三章,重点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史、理论基础以及方法论;第二部分含第四至第十二章,重点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含第十三章,重点介绍人文地理学与当今的全球问题及其应用。2、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以文化为主线,以人地关系思考为核心内容。故而所有知识点介绍中应找到最终人地关系落脚点。3、关注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现状和热点问题的人文地理学方法分析。4、人文地理学短途实习应该与教学内容配合。(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外实地调研。紧密联系国内外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文地理学的现状和热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四)考核方式考试课。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第1章绪论4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4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2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4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5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5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5第8章语言类型和语言景观2211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3第10章旅游地理4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3第12章人类行为和行为空间3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4实践人文地理学课程短途实习16集中在第6、7周二、大纲内容第一章 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及研究任务,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2、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TeryG.,乔丹提出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理解五大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充分认识人文地理学理论多元性的基础上,明确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的图示以及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说明和要求:21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个哲学流派: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哲学流派;了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计量方法等;了解研究技术和手段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人口与发展2、人口分布和迁移3、人种4、民族5、民俗和流行文化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掌握人口转变的主要理论及不同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分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了解适度人口的概念,分析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影响的机制;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机制;了解人种的划分办法,分析人种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民族的形成和特征,掌握世界民族分布、迁移与极具规律与民族的变化和整合的特征;了解民俗与环境、流行音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农业的起源2、农业的发展与类型3、世界农业生产布局4、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起源的理论:人口压力说,宴享说;农业起源的地点:C.O.索尔的推论,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世界动植物的驯化;掌握农业的形成,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了解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掌握农业区位理论的内涵。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工业的出现和发展2、产业类型及其分布3、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说明和要求:21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掌握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产业类型,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北美工业区,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等;熟悉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掌握工业分布的新条件;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1、聚落的起源与发展2、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3、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4、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聚落的起源和发展、城市景观与感知;理解城镇标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集镇与农村;掌握聚落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进程、类型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1、语言的起源与发展2、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3、语言的传播与影响4、语言景观说明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景观;理解语言的本质特性和社会功能;掌握语言的概念、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语言的扩散与影响。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1、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2、宗教的传播与分布3、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4、宗教景观说明和要求:211 掌握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民族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宗教组织,主要宗教的分布区;了解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宗教景观。第十章旅游地理1、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2、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3、旅游地的文化特征4、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说明和要求:了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的区域特征,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类型:田中喜一分类法,麦金托什分类法;掌握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了解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政治与政治地理2、国家政治地理特征3、国家权力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说明和要求:掌握政治地理的定义与政治地理要素、国家政治地理特征、国家权力要素;理解国家实力分析、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1、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2、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3、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说明和要求:211 了解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掌握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行为区位选择模型。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1、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2、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3、全球化与本土化说明和要求:了解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的背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了解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理解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掌握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了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导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2.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第三版.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陈才,陈慧琳.人文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保继刚.旅游地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5.吴传均主编.人文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6.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2.7.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8.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赵荣王恩勇张小林刘继生周尚意李贵才韩茂莉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PaulL.KnoxandSallieA.Marston:HumanGeography:PlacesandRegionsinGlobalContext,PearsonPrenticeHall,2010.修订人:徐海英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了解和学习人类经济活动知识提供必要的地理空间模型,并为运用地理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建设实际问题奠定初步基础。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实践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得到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并加深对经济地理概念的理解。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在保证经济地理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以经济活动区位和经济活动区域分析为重点,并适当结合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实践,注意经济地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介绍。2.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地理中已初步接触过,应在中学地理的基础上深化和提高,力求避免不必要的重复。3.本课程的教学应以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方法。4.在理论讲授中,应着重阐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5.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安排一定专业考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各方面,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7.带“*”部分为选讲内容。(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讲授,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入学术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相关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四)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绪论31经济活动区位24211 2经济活动区域分析183经济活动全球化3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3、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4、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和要求: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研究对象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明确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初步了解经济地理学新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3、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4、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5、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说明和要求:(1)理解和掌握区位因子的构成,区位因子中市场条件、区域环境条件和交通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介绍要素投入,了解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杜能农业区位论2、韦伯工业区位论3、其它工业区位理论4、行为区位理论211 说明和要求:(1)掌握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研究及意义;掌握行为区位理论中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理论。(2)了解各种区位理论的特点和区位论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中心地理论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2、中心地理论的发展3、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说明和要求:(1)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基本体系,明确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意义与不足。(2)介绍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使学生了解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中心地的等级性、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和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等理论发展。(3)着重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分析中心地理论在集市研究、国土规划与整治和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中心地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第五章多部门(公司)区位1、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2、企业空间演变模式3、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说明和要求:(1)掌握企业中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空间扩张规律和特殊环境下的空间扩张模式。(2)了解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理解其结构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1、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2、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3、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和要求:211 (1)掌握跨国公司投资的宏观和微观区位选择,理解并掌握跨国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R&D)机构和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明确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2)从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关系观点出发,分析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影响,了解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1、区域经济结构2、区域空间结构3、城市与区域的关系4、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5、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产业分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和演变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明确城市和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理解相关产业概念,了解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理解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3)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和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地域综合体3、经济区与经济区划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掌握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和特点,明确经济区的概念和经济区的特征,掌握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2)讲清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明确区域经济增长机制。(3)了解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空间结构,了解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管理和有效评价。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1、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2、区际联系211 3、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说明和要求:(1)理解区域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的影响和机制,掌握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2)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原则和合作类型。(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了解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明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1、发展历史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3、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4、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说明和要求:(1)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理解经济活动全球化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明确经济活动的时空扩散模式。(3)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杨万钟等.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曹廷藩等.经济地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1.4.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胡兆量.经济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6.修订人:尚正永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城市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是学生从事地理学科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主,以人类活动和城市空间分析为重点,并适当结合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实践,注意城市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2.在理论讲授中,应充分利用实例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适当安排一定的专业调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等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四)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32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4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34城市化原理65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6城市职能分类3211 7城市规模分布38城市空间分布体系69区域城镇体系规划310城市土地利用211城市内部地域结构312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613城市问题3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2.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4.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2)掌握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动态关系、国内外城市地理研究进展。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城市概念及标准2.城市地域3.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2)了解中国城市地域和城市统计口径的复杂性。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3.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4.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11 5.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说明和要求:(1)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具体内涵。(2)掌握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动态影响,了解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动因。(3)熟悉信息技术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城市化原理1.城市化定义2.城市化的机制3.城市化的类型与测度4.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5.新型城镇化说明和要求:(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掌握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演化规律,城市化与经济的关系,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演变模型。(2)掌握城市化的机制和城市化测度方法。(3)掌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实现的途径。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世界城市化进程2.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4.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基本特征说明和要求:(1)掌握当代世界和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明确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和我国乡村城市化及城市体系开始显现的基本特征。(2)学会从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211 2.城市职能及其分类3.中国城市职能分类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特征,正确理解并掌握其概念。(2)掌握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和划分方法,并指出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和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了解几种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的代表性体系及近期动态。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1.城市规模分布理论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3.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4.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首位度、城市金字塔和位序—规模法则概念,明确其基本特征。(2)介绍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指明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3)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地理学界对城市规模理论的认识及我国城市发展应采取的政策。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2.中心地理论3.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4.从生长极到核心与边缘理论5.中国城市空间分布说明和要求:(1)掌握空间相互作用类型和城市吸引边界区的确定方法,理解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和相互作用模式。(2)掌握空间分散的类型及其案例。211 (3)根据经济地理学对中心地理论的讲解,进一步巩固掌握中心地理论体系。包括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和廖士景观及其进展。(4)掌握增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观点,并利用其尝试分析我国的城市空间分布和城市经济区的划分。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2.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3.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2)了解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1.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2.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3.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土地的概念、特征;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熟悉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与地基承载力、城市地形、气候、植被的关系(3)了解我国的土地制度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2.城市中心商务区3.城市开发区4.城中村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及其发展、中心商务区的特征和结构。(2)熟悉中国城市开发区形成历程和区位特征。211 (3)熟悉中国城中村的地域特征及改造措施。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1.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2.城市社会空间3.城市感应空间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理解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和赫夫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2)掌握社区的概念,了解影响城市意象图的因素。(3)从我国大都市区的角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分析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第十三章城市问题1.城市的主要问题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环境和交通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形式,明确国外对不同空间结构城市环境和交通问题的发展战略。(2)理解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内涵,了解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途径。(3)介绍城市中存在的住宅和社会问题,从城市是人居环境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城市的住宅和社会问题。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城市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3.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5.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211 6.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陈鹏.中国土地制度下的城市空间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修订人:毛广雄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可持续发展概论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习旅游知识提供必要的地理空间模型,并为应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基础。2.使学生了解旅游的特点和本质,明确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为中心的客源地及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互作用理论;并能运用旅游资源开发和评价理论,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为中心,进行区域旅游分析;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该理论能进行小区域的基本规划。(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主,以旅游活动和地理区域分析为重点,应适当结合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实践,注意旅游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地理学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3.在理论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4.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课程体系、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各方面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数据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教学。通过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形象设计、旅游发展规划等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四)考核方式考试。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闭卷考试(百分制)考核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70-80%;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占20-3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 论3211 2旅游者行为33旅游需求预测44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65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66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67旅游环境容量68旅游交通39旅游区划2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611旅游规划3合计48课时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旅游2、旅游学3、旅游地理学说明和要求:(1)了解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理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旅游者行为1、旅游者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4、旅游者的空间行为5、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211 说明和要求:(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2)掌握国外、国内的旅游地理学的起源及发展的原因;(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旅游发展对区域影响的重要性。第三章旅游需求预测1、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2、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3、旅游需求预测模型说明和要求:(1)了解国际和国内对旅游者的定义;(2)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和旅游活动层次;(3)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者的定义以及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决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第四章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1、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2、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3、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4、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5、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估说明和要求:(1)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旅游地的概念;(2)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分类;(3)了解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的标准。第五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3、旅游地空间竞争211 说明和要求:(1)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了解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2)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六章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1、城市旅游概述2、城市游憩商业区(RBD)3、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和特点4、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说明和要求:(1)了解城市旅游发展的过程,掌握城市旅游的类型(特别是RBD)及研究体系;(2)了解主题公园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发展过程、,掌握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主要因素;(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展城市旅游和主题公园建设的问题。第七章旅游环境容量1、研究进展概述2、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3、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4、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说明和要求:(1)了解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内容;(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八章旅游交通1、旅游交通概述2、旅游交通运输类型3、索道建设问题211 说明和要求:(1)了解交通与旅游的关系;(2)使学生认识到交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九章旅游区划1、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2、中国旅游资源区划3、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5、中国旅游文化区划说明和要求:(1)了解旅游区的概念及特性;(2)掌握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作用;(3)使学生了解在区域合作过程中,旅游区划的重要性。第十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文化影响说明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对区域的文化影响;(2)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对区域的经济影响;(3)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对区域的环境影响;(4)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对区域的社会影响。第十一章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概述2、旅游发展规划3、旅游地规划211 4、旅游线路设计5、旅游宾馆(酒店)选址说明和要求:(1)掌握旅游地、旅游线路和旅游宾馆的规划及设计方法;(2)了解旅游规划研究的趋势,讲清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层次和内容;(3)理解并掌握其基本特征,为以后进行旅游地、旅游线路和宾馆规划与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刘振礼.旅游地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4、雷明德.旅游地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5、田里.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修订人:庄秀琴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总学时96总学分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中国地理》是一门区域性综合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在专业基础课基础上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地理既研究自然现象,也研究人文现象,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包括经济)的综合体(中国地理综合体)。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为从事中学中国地理的教学打下必要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发生发展和区域分异的规律;掌握中国自然、人文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区域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中国产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2.掌握运用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分布与成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分析能力。3.以资源、环境、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4.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在讲透各章节重点的基础上,要注意分析组成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教育。2.加强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的教学和练习,运用综合法对各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经济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便正确认识其特征、成因和规律。3.加强实践活动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可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安排参观、实习,还要结合本专业的集中野外实习和乡土地理实习进行。4.本课程资料性较强,应多参阅有关地理书籍和文章等,充分利用有关的地图、统计表格、景观图片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四)考核方式考试:平时作业、考核占20%,期末笔试占80%。211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区位和疆界52自然结构103海岸及海域74人口与经济发展10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36灾害与环境77景观与区划78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79东北区510华北区511晋陕内蒙古区512长江中下游区713东南区514西北区515西南区516青藏区3二、大纲内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中国在世界的地位2、区位与疆界3、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我国的面积和疆域。(2)重点掌握中国的区位、在世界的地位。(3)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内外营力对地形发育的影响及其区域分异。第二章自然结构1、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2、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3、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211 4、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5、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说明和要求:(1)要求掌握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2)了解寒潮、梅雨、台风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3)掌握我国季风的形成、冬夏季风的转换以及对我国的影响。(4)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5)了解我国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的概况和问题,以及开发与保护的途径。(6)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掌握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的分布规律。(7)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8)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9)重点掌握对各种资源的开发评价。第三章海岸及海域1、海域环境2、海洋资源及其评价3、海岸4、海岛说明和要求:(1)掌握五大海区的划分和基本特征,了解中国近海的形成概况和大陆架的特点。(2)掌握我国海岸的类型、分布、成因、主要特征和利用价值;了解我国岛屿的类型、分布和成因。(3)掌握我国近海海流系统的特点和影响,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的分布特征,了解潮汐概况。(4)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和前景。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发展1、人口及其问题211 2、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3、水利及其开发建设4、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5、工业建设与布局6、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7、旅游业8、城乡建设说明和要求:(1)了解我国人口地理特征,掌握人口分布、迁移和构成特点及民族的构成与分布特点,重点学会分析人口问题。(2)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农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特点,掌握主要农业部门的布局和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了解我国水利的现状,掌握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了解其开发利用和治理的概况。(4)掌握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能源工业布局。(5)了解我国工业发展概况与布局,掌握主要工业部门的布局特点、主要生产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6)了解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与作用,掌握我国主要交通运输干线和各种运输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及不同地区运输网的特点。(7)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各旅游区的特点。(8)了解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目标。第五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1、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2、民族与宗教3、区域文化说明和要求:(1)了解我国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2)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性。第六章灾害与环境211 1、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2、环境保护和建设3、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说明和要求:(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我国的减灾建设和对策。(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3)掌握我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第七章景观与区划1、研究简史2、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3、行政区划4、自然区划5、经济区划6、综合区划说明和要求:(1)了解国内外景观研究的简史及有关概念。(2)了解我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我国主要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和特点。(3)了解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掌握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4)认识三大自然区域分异,了解影响较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5)了解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地域差异及其发展方向。第八章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1、国土整治2、区域发展战略说明和要求:(1)了解国土整治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国土整治的重点。(2)掌握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总体发展战略。211 第二篇区域分析第九章东北区1、环境与资源特征2、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3、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说明和要求:自然地理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的经济,地区发展优势。第十章华北区1、地理概况2、首都经济圈3、水资源问题4、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说明和要求:主要的地形区,以暖温带为主的季风气候区,区域发展的历史基础,主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基地,地区发展优势。第十一章晋陕内蒙古区1、地理概况2、能源重化工基地3、草原畜牧业基地4、土地退化问题5、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说明和要求:以高原为主的地形,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主要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区,民族的分布以及主要工业城市。第十二章长江中下游区1、自然条件分析2、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211 3、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说明和要求: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农业,主要工业基地,繁忙的运输网,对外开放,地区发展优势。第十三章东南区1、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2、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3、香港与澳门4、台湾说明与要求:切割破碎的地表结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农业发展特点,经济特区的发展。第十四章西北区1、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2、干旱半干旱气候3、三大洋水系与内流水系4、植被土壤与景观垂直带5、绿洲农业与畜牧业6、工业与交通说明与要求:位置及地形特点,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工业发展和重要城市发展。第十五章西南区1、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2、气候与水文3、植被与土壤4、农业5、工业211 6、交通运输说明与要求:复杂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多样,多民族分布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地域差异,主要工业基地和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第十六章青藏区1、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2、高寒干旱气候3、河流与湖泊4、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5、畜牧业与种植业6、工业与交通说明与要求:青藏高原隆起引起自然界的巨大变化,独特的高原气候和高原景观,民族分布特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线的建设和主要城市。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李振泉等.中国经济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世界地理》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质学、水文学、地球概论、气象学、经济地理、土壤地理学、地貌学、生物地理、海洋地理、人文地理学等总学时96总学分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世界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讲述世界各大洲、大洋和各国家、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以及其他人文现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本课程以世界的区域为对象,力求运用综合的观点,即自然综合、经济综合、自然和经济综合的观点,从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社会生产力分布等方面,认识各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为应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基础。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实践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得到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并加深对世界地理概念的理解。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为主,在保证世界地理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以区域自然环境演化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分析为重点,并适当结合国际时事、热点问题,教会学生应用地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大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资料(包括文学、数字、图表、光盘等),对各个区域的地理诸要素和各个部分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它们的各自特点,以及在该区域特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讲解适当的例题或安排一定的习题课、讨论课,促使学生深入钻研世界地理理论,牢固掌握知识。4、在应用本大纲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系统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各方面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四)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组成。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言3211 2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83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64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85世界产业地理8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77亚洲158欧洲149非洲610美洲1311大洋洲612南极洲2二、大纲内容绪论说明和要求:(1)了解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研究方法;(2)掌握我国在世界地理教学方面取得的进展及世界地理教学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地球表面形态2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3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3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说明和要求:(1)了解地球海陆分布大势、陆地与海底地貌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211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其分界线、有关地表形态演化的三大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3)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作业]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示意图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说明和要求:(1)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掌握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地理环境结构的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概念、成因及表现;(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1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2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3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说明和要求:(1)了解海洋的划分与地理分布特征,海洋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及其化学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开发;(2)掌握洋流的分类与成因、全球大洋环流模式;(3)掌握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大陆架与海岸带的开发与管理。[作业]:画出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并说出洋流分布规律。第四章世界产业地理1世界第一产业地理2世界第二产业地理3世界第三产业地理211 说明和要求:(1)掌握第一产业中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第二产业中的世界能源地理、世界钢铁工业地理,第三产业中的世界交通运输地理;(2)理解钢铁工业布局演变的原因及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2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3人类生产发展的纬向空间差异4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说明和要求:(1)掌握种族、民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及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作业]种族、民族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亚洲1亚洲地理概述2亚洲的工业化与代表性工业化国家3南亚4西亚说明和要求:(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水文、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特征;(2)掌握亚洲气候的特征及形成成因;(3)掌握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4)掌握石油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西亚主要石油生产国和石油输出路线。[作业]1、填写亚洲空白图211 2、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3、从地理角度分析中东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第七章欧洲1欧洲自然地理概论2欧洲人文地理概论3  欧洲主要国家说明和要求:(1)了解欧洲的地理位置、水文、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特征,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地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理解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地形的“雕塑”作用,掌握欧洲破碎的大陆轮廓对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分析欧洲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英国、德国、俄罗斯国家地理及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布局条件。[作业] 1、填写欧洲空白图 2、简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俄罗斯产业布局的影响第八章非洲1非洲地理概论2非洲地理分区要求和说明:(1)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水文、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特征,非洲单一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影响,非洲南北两大地域的概况;(2)掌握非洲地理位置重要性,非洲大陆的高原、干燥、缺水和矿产资源丰富等自然地理总体特征及矿产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3)分析非洲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特点及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掌握非洲第一产业地理及南非国家地理概况。[作业]1、非洲六大矿区的位置及对应的矿种。2、分析非洲气候的分布规律。211 第九章美洲1北美洲概述2美国3南美洲4巴西要求和说明:(1)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水文、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特征;中美地峡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情况;南美洲各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问题、主要产业及其布局;(2)掌握第四纪冰川对北美洲的影响、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3)深刻理解地形纵列分布对于北美洲大陆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4)掌握美国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方面的重要特征,掌握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其重大意义;掌握巴西自然条件的特点、主要产业及其布局。[作业]1、填写北美洲空白图。2、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第十章大洋洲1大洋洲地理概述2澳大利亚3新西兰要求和说明:(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水文、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特征,历史上大洋洲的“地理发现”和大洋洲的现在政治地图,了解新西兰自然和人文地理简况;(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特别是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大自流盆地的形成原因、开发利用现状、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农牧业、采矿业、加工工业现状、特点;(3)理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的原因。[作业]211 画图说明澳大利亚自流井的成因第十一章南极洲1南极洲的自然条件2南极洲的自然资源3南极洲的生态系统4南极洲的发现与保护说明和要求:(1)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南极洲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南极洲科学考察和探索的历史进程;(2)理解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意义;(3)掌握南极洲的地形特征、矿产资源分布和特有的生物资源,南极洲保护的相关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4)熟知中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活动的实施状况。[作业]南极洲气候特点及成因。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陈才、李文华.世界经济地理(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刘德生等.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朱颜明.地理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李旭旦.世界自然地理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修订人:庄秀琴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总学时48总学分2.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区域规划知识提供必要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并为应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基础。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实践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得到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并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理论、方法的理解。3.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知识为主,适当地介绍一些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在保证区域分析与规划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以人类活动和地理区域分析为重点,适当结合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实践,注意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分析与规划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中的意义和作用。3.在理论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演示实例,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防止抽象的纯推理的倾向。4.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要安排一定的训练项目,促使学生钻研区域分析与规划理论,牢固掌握知识。5.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课程体系、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讲授,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入学术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相关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四)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43区域经济分析44区域发展分析45区域经济增长分析4211 6区域规划及其发展47区域发展战略28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69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610区域产业规划布局411区域基础设施规划412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2、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3、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4、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科学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区域的概念和划分。(2)明确区域科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掌握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了解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1、自然资源2、人口与劳动力3、技术条件说明和要求:(1)掌握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2)了解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清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能用其方法研究现实问题。(3)介绍人口——人口数量、素质和迁移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讲解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使学生理解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4)介绍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清区域技术条件分析,了解技术进步的量度,理解技术选择与引进是一切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211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1、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分析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3、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转移和扩散、增长极效应和空间成本分析。(2)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度——国民生产总值、综合性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学会分析现实问题。(3)介绍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的划分和空间结构的概念,理解三类产业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1、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2、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3、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概念、类型和评判标准,主导产业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方法。(2)介绍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理解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3)讲清主导产业的概念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明确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学观点1、总增长模型2、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3、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4、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说明和要求:211 (1)掌握经济总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学派增长模型、新剑桥增长模型和输出导向增长模型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介绍凯恩斯经济理论,使学生对经济总增长模型有全面的理解并能指出其不同之处。(3)讲清二元经济理论,指出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与刘易斯和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异同点,理解二元理论对发展中地区的重要性。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1、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2、区域规划类型3、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4、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并掌握区域规划的概念,掌握区域规划的内容,明确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2)介绍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了解区域规划的由来和我国与国外区域规划的异同以及我国区域规划近年来的新特点。(3)讲清区域规划的类型,指出不同类型区域的规划要求和特点。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1、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2、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3、战略抉择4、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说明和要求:(1)掌握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2)介绍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了解战略研究的特征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3)讲清区域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理解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了解目标体系的类别。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211 1、增长极理论2、核心-边缘理论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4、圈层结构理论说明和要求:(1)掌握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特征或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和评价。(2)了解各种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开发时,更应分清情况来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1、土地和土地利用2、土地的需求与供给3、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4、优势区规划5、土地保护说明和要求:(1)掌握土地和土地利用的概念,正确理解并掌握土地类型、土地的深度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2)介绍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的需求与供给,了解土地供需间的矛盾,进而使学生明白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等综合性行为的重要性。(3)结合优势区域,分析优势区的规划和利用。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1、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2、第一产业规划布局3、第二产业规划布局4、第三产业规划布局说明和要求:211 (1)掌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规划布局及其影响条件,正确理解并掌握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新趋向,明确三类产业的各自特征。(2)介绍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了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特性。(3)结合实例,运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学会分析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2、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3、区域交通运输规划4、区域给水、排水规划5、区域电力规划6、区域电信规划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区域给排水规划的基本特征,掌握区域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港和综合运输网规划和区域给排水、电力及电信规划的内容,明确各种交通方式规划的要求和给排水、电力及电信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2)介绍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理解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3)讲清基础设施发展和建设的理论,了解基础设施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并结合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比较其优缺点。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2、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3、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4、城镇体系结构规划5、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并掌握城镇体系的概念,明确城镇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空间结构形成过程及类型,掌握影响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区域条件,明确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内容。211 (2)介绍城镇体系理论发展过程和城镇体系研究的发展,理解城镇体系的概念,了解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任务,讲清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水平预测和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明确影响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因素。(3)应着重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区域主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大城市圈、城镇密集区(带)、城镇一级发展轴线、潜在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热点地区等规划。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2.王铮,丁金宏.区域科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4.3.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4.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6.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出版社.1988.修订人:尚正永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环境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环境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地理教育模块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使他们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现实状况和发展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三个取向:即环境文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取向、环境管理和实践价值取向。(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联系本地的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根据课程各部分特点,要设置一定量的讨论题和思考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课程涵盖内容广,还设有课堂讨论,课时紧,任务重,因此对教材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分清重点和难点,在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所侧重,灵活掌握。(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辅以比较法、讨论引导法和自学法等。(四)考核方式考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2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现状与趋势43生态学基础知识教育14环境问题与环境形势教育15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26环境伦理道德教育2211 7环境与健康教育28环境法制教育29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210关于循环经济的教育211环境教育途径与实用方法412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教育方法413绿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214环境教育评价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环境教育学定义2.几个环境教育学观点3.环境教育的发展历史4.环境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说明和要求: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环境教育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了解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学校环境教育三个取向的理念和目标;掌握环境教育的三大任务、五个层次的目标;掌握环境教育应坚持的原则。第二章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现状与趋势1.国际环境教育政策法规2.环境教育师资培训3.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与实践4.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历史5.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环境教育的情况6.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说明和要求:211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美国、日本、中国环境教育政策法规的异同点;能从课程与教学两个视角归纳整理美国、日本、中国环境教育的实施对策;了解国内外在环境教育培训方面的做法有何不同;了解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特征与价值观;知道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几个阶段;了解我国高等环境教育的两大方面,各自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知识教育1.生态学及其在环境教育中的意义2.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分3.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层次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生态系统的功能6.生态平衡7.生物多样性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了解逻辑斯蒂方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掌握种群衰落的原因;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主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了解影响生态平衡的各种因素;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多样性丧失的原因。(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逻辑斯蒂方程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第四章环境问题与环境形势教育1.主要的环境问题2.国际环境形势;3.我国环境形势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性;了解当前世界环境形势了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形势。(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性。第五章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1.人与自然的关系211 2.自然价值3.自然权利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人与自然的物质关联和精神关联;掌握自然的多重价值;了解什么是环境的权利。(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人与自然的因果关系分析。第六章环境伦理道德教育1.环境伦理学产生的背景2.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3.环境道德原则与环境国内道德规范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环境伦理学的定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掌握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主要思想;了解泰勒的4条环境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和雷毅的3条环境道德原则;掌握环境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泰勒的环境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和雷毅的环境道德原则。第七章环境与健康教育1.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3.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环境改变对人群健康的总体影响;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与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掌握构成健康住宅的8个基本元素;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八章环境法制教育1.环境法制教育的概念2.开展环境法制教育的意义211 3.开展环境法制教育的途径4.环境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开展环境法制教育是实施可持续的环境战略的必然要求;掌握开展环境法制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了解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所包含的参与;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掌握国际环境法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掌握一些重要的名词:环境法制教育、环境权、公民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等。(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环境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九章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确立2.可持续发展概述3.可持续资源观4.可持续消费观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铸成可持续发展思想里程碑的四个理论成果;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掌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包含的内容;了解可持续发展资源观的含义;了解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注重精神的消费的含义。(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十章关于循环经济的教育1.循环经济的概念2.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因3.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循环经济概念的不同观点;掌握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生态经济等概念;了解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掌握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掌握生态经济伦理公平的概念;了解循环经济进程中政府的干预作用;掌握能源循环与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应包含的内容。(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生态经济等的关系。211 第十一章 环境教育途径与实用方法1.环境教育途径2.环境教育方法概述3.自然教育方法4.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教育方法5.小组合作互动式环境教育方法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4种不同环境教育途径的优缺点;了解日本核心主题型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了解环境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掌握自然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掌握可视化教学方法的原则;掌握小组合作互动式环境教育方法的原则(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教育方法。第十二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教育方法1.开发智力潜能的一般方法2.开发智力潜能的思维导图方法3.开发智力潜能的快速学习法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教育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灵感思维的特点和开发途径;了解专注力、潜能的概念;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了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思维导图的应用。第十三章绿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1.绿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2.绿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欧洲、日本和我国绿色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了解国内外绿色大学发展的主要历程。(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绿色大学实践。211 第十四章环境教育评价1.环境教育评价的概念、理论依据、功能与原则2.不同评价者的环境教育评价3.不同评价对象的环境教育评价4.不同途径的环境教育评价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环境教育评价的定义与基本分类;掌握环境教育评价的理论依据;掌握环境教育评价每一基本功能的作用;掌握环境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了解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意识到学生参与环境教育评价的必要性;了解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有哪些;解释预评价、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说明各自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教育评价的不同途径。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马桂新.环境教育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范恩源.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4.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制定人:卢妍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乡土地理研究》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地质学基础、土壤与生物、水文学、人文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灾害地理学总学时32(16+16)总学分1.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江苏地理》作为乡土地理教育课程,是江苏省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江苏省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及其区域特征的总体情况。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区域性问题的方法。3.使学生基本掌握进行乡土地理考察、调查、研究的方法4.培养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中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能力(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作为区域地理课程,应尽可能将人—地因素融为一体,强调人—地关系对区域开发、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作为对中国地理的补充和细化,江苏地理教学应尽可能运用区域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针对江苏省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水平。3.作为乡土地理教育课程,应着重分析江苏在全国的地位、优势和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献身家乡建设的志向。4.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野外考查、调研等实践教学。(三)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四)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成绩组成。期末考查采取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占课程总成绩的4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江苏的位置、面积和行政区划12江苏的地质基础和地貌发育13江苏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4江苏的气候和气候资源15江苏的陆地水和水资源1211 6江苏的生物土壤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7江苏的沿海地带及其开发18江苏的环境问题19江苏的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210江苏生产力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211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地区布局212江苏的现代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二、大纲内容第一章江苏的位置、面积和行政区划1.地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2.面积及其构成3.历史沿革4.现行行政区划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省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构成、历史沿革及现行行政区划。(2)了解江苏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概况和解放后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当前的行政区划。(3)掌握江苏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地理意义。(4)掌握江苏的面积和面积组合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章江苏的地质基础和地貌发育1.地质构造及地层系统2.地貌的基本特征3.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省的地质构造单元、地貌特征及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了解江苏省的主要代表性地层。(2)理解地质基础对江苏省地貌发育的影响。(3)掌握江苏地质构造的主要单元和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第三章江苏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11 1.矿产资源的特点2.优势矿种3.能源矿产与能源问题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省矿产资源的特点、主要的优势矿种及能源问题。(2)了解江苏主要优势矿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3)掌握江苏能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第四章江苏的气候和气候资源1.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主要气候灾害说明和要求:(1)掌握江苏省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了解江苏省气候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和途径。(3)了解江苏省主要的气象灾害及防治方法。第五章江苏的陆地水和水资源1.主要水系2.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省主要的水系分布,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由于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途径。(2)掌握江苏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第六章江苏的生物土壤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其特点2.主要耕作土壤及其特点3.生物资源211 4.土壤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主要的植被—土壤类型的形成、特点及分布规律。(2)掌握江苏土壤生物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第七章江苏的沿海地带及其开发1.沿海地理概况2.沿海资源3.沿海地带的开发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沿海地理概况、主要资源及其开发,理解沿海开发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掌握江苏主要海岸类型和丰富的海洋资源。(3)掌握“海上苏东工程”的规划意义及其开发措施、途径。第八章江苏的环境问题1.江苏严重的环境问题2.近期江苏的环境治理3.实现江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2)掌握实现江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思路与对策。第九章江苏的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1.人口概况2.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3.人口的构成4.城镇化建设5.人力资源的开发211 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人口的基本概况、地理分布、迁移、流动及其构成。(2)理解江苏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3)掌握江苏人力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第十章江苏生产力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1.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框架和现状2.经济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开发规划3.加快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说明和要求:(1)理解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2)掌握江苏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框架及苏南、苏中、苏北和苏东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限制因素和开发建设的方向与重点。(3)掌握推动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途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第十一章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地区布局1.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2.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3.制造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布局4.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地区布局5.旅游产业的发展及调整战略6.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地区布局说明和要求:了解江苏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掌握江苏主要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地区布局。第十二章江苏二十一世纪议程1.江苏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优势2.江苏现代化发展的指标体系211 3.江苏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4.江苏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说明和要求:(1)了解江苏现代化的基础和指标体系。(2)理解江苏实现现代化的优势和制约因素。(3)掌握江苏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王庭槐,等.江苏地理.江苏教育出版社,1978.2.王霞林,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丛书·极目江苏.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3.储东涛.江苏经济发展战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4.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5.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十年改革在江苏.改革出版社,1988.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部门课程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生态学是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模块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推介、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建立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目标:1.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2.了解生态学知识前沿,领会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提出的任务;3.逐步形成生态观,提高生态学专业素养。动态发展、适应进化、系统协调、多态稳定、时空尺度和层次等级的界定原则是生态观的中心内容。生态学的专业素养就是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4.把握生态学知识进入并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分析生态学基本信息和理论方法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避免发展中的破坏问题,是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基础,将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框架教给学生,为学生打下生态学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良好的生态学功底。2.要在生态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教给学生有关生态学的知识轮廓。理解生态学的轮廓就是生态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目的之一。有清晰的生态学的轮廓,学生可以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拓宽自己的生态学知识范围和深度。3.学生在学习生态学课程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上好每一堂课,要做到生态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广泛阅读参考书目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积极把握生态学发展最前沿的知识。4.教学应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1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的课堂教学。选择针对性强的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双向互动逐步深入,得出结论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生态学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观察和实践的方法。生态学是一门随着人类环境问题出现和变化,以及适应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事业需要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教学上尽可能因地制宜地通过观察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该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由于课时、教学资源有限等因素,同时也由于学生对主要环境问题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采用间接观察——通过文字(课本、课外读物、报刊)、图表、仪器、模型、电影、录相、幻灯等进行阅读或观看,了解环境、资源问题出现的特点、变化的动态,剖析其中存在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四)考核方式考查。考查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作业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20-30%;课程论文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占70-8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2第一章2个体生态学6第二章3种群生态学8第三、四、五章4群落生态学6第六、七、八章5生态系统生态学4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6景观生态学4第十四章7应用生态学2第十五、十六章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地球上的生命2、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生物种的概念2、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3、生态因子作用分析4、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说明和要求:使学生重点理解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的主要规律、光、土壤和水的生态学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的意义等问题。211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的概念2、种群的动态3、种群的空间结构4、种群调节说明和要求:让学生重点理解生命表在分析种群动态中的意义、种群指数生长模型和逻辑斯缔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的应用价值、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等。第四章种群生活史1、生活史概述2、繁殖成效3、繁殖格局4、繁殖策略5、性选择说明和要求: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一般都呈“S”型曲线、繁殖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生态学意义,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2、种内竞争说明和要求:重点理解种间关系的概念及类型、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特征、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的概念及生物的领域性。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2、群落的种类组成3、群落的结构4、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说明和要求:使学生理解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211 1、群落变化类型2、群落演替类型3、演替顶级学说4、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5、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6、两种不同的演替观第八章生物群落的分类与3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1、生物群落的分类2、3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食物链与食物网4、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5、生态效率6、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说明和要求: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关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的几个定义以及负反馈调节在对维护生态平衡中的指导意义。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2、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5、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6、生态系统能流模型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211 说明和要求: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中的能量产生和流动,概括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一般模式,能够归纳出一个普适生态系统能流模型。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2、水循环3、气体型循环4、沉积型循环5、有毒有害物质循环6、放射性核素循环7、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第十二章陆地生态系统1、概述2、森林生态系统3、草地生态系统4、荒漠生态系统说明和要求: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纬向地带性更替规律、经向地带性更替规律和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第十三章水域生态系统1、概述2、淡水湿地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第十四章景观生态学系统1、景观和景观生态学2、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4、景观生态学的应用211 说明和要求:让学生理解景观的概念、结构、功能和动态及连接度的重要意义,掌握缀块-廊道-基地模式。第十五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全球变化2、生物多样性保护3、土地荒漠化4、可持续发展说明和要求:让学生理解研究全球变化的意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第十六章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规划1、生态风险评估2、生态规划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杨持等.生态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8.2.孙儒泳,李博,诸葛阳.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AulayMackenzie,AndyS.Ball&SoniaR.Virdee.Ecology(SecondEdition),北京:科学出版社(影印本),2003.5.Krebs,CJ.Ecology.HarperCollins,NewYork.1994.修订人:徐洪文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灾害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环境科学总学时32总学分1.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灾害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灾害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本门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灾害地理学的概念、原理、基本特征和时空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灾害地理学的概念、分类介绍、中国灾害地理概况以及防灾减灾对策分析。旨在让学生熟悉并基本掌握灾害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灾害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灾害现象、过程、演变与防治,并能解决实际灾害问题。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灾害现象和过程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灾害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产生和演化的机理,初步掌握灾害地理学的基本工作方法。(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主要讲授与灾害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在具体教学过程应当注意与先修学科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中相关内容的联系,并同时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性讲授。教学中,在阐述灾害地理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应着重阐述不同灾害类型的成灾机制,灾害类型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并重点讲述中国灾害地理的基本状况,使学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并能对防灾减灾对策有所掌握。同时,应当结合近年来全球巨灾频繁的特征对地表巨灾特征、成因、及其防灾减灾对策的分析,并对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及海平面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进行论述,保证灾害科学内容与地理学的有机联系分析。(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授课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并通过辅导答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四)考核方式考查:平时考核、期末小论文结合的方式。(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2地质灾害43气象灾害84水文灾害85生物灾害46全球变化与灾害47灾害地理学研究2211 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灾害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3.灾害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4.灾害地理学的发展和现状说明和要求:掌握灾害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灾害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自然灾害的地理特征;理解灾害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了解灾害地理学的研究现状。重点为: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自然灾害的地理特征。难点是: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灾害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第二章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概述2.地震灾害3.火山灾害4.环境地质灾害说明和要求: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的类型,理解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及分布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本章重点: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环境地质灾害特点。教学难点:各类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第三章气象灾害1.气象灾害概述2.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灾害3.旱灾4.沙尘暴5.气象灾害预警预与防御说明和要求:掌握气象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理解各类气象灾害发生机制及分布规律。211 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本章重点:台风灾害的分布与特点;沙尘暴;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教学难点:台风机制与灾害特点。第四章水文灾害1.水文灾害概述2.洪灾3.水污染4.水文灾害防治措施说明和要求:掌握水文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理解各类水文灾害发生机制及分布规律。了解各种水文灾害的监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本章重点:洪水分布与灾害特点;水污染灾害特点;水污染治理。难点:洪水灾害分布与特点;洪水预警。第五章生物灾害1.生物灾害概述2.森林火灾3.生物入侵说明和要求:了解生物灾害的主要类型;理解生物灾害的基本特点,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和发生条件,掌握生物入侵的特点及维护。本章重点: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条件、区域分布特点与对策,生物入侵的基本特征与防治对策。第六章全球变化与灾害1.海平面变化与灾害2.厄尔尼诺与灾害3.气候变暖说明和要求:了解全球变化下的自然灾害特点;理解海平面变化的自然灾害效应;理解应对海平面变化的防灾对策;了解并掌握厄尔尼诺概念,理解厄尔尼诺与海气相互作用,理解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了解厄尔尼诺的研究现状。本章重点:海平面变化下的自然灾害特点;厄尔尼诺成因及灾害特点,气候变暖效应分析与危害。第七章灾害地理学研究211 1.自然灾害的研究方法2.自然灾害评估3.自然灾害区划4.3S技术与灾害研究说明和要求:了解自然灾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理解自然灾害评估方法,理解并掌握自然灾害区划原理。本章重点:自然灾害评估;自然灾害区划。教学难点:自然灾害区划实例。难点:3S技术与灾害研究。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延军平.灾害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杨达源.自然灾害学.测绘出版社,1990.3.史培军等.灾害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韩渊丰.中国灾害地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质学、水文学、地球概论、气象学、经济地理、土壤地理学、地貌学、生物地理、海洋地理、人文地理学等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旨在介绍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应用、环境学科的内涵充实与外延拓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知识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了解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教学目标包括:1.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环境伦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帮助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帮助学生较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保护环境和参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1.选取全球和我国的热点环境问题,当前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2.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实施进展;3.选取基本的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4.了解环境跟各个专业的交叉,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了解环境管理与文化方面的内容5.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尽可能采取行动(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采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案例教学2.实践教学。安排1—2次现场参观实习,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感性认识。布置学生对周围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四)考核方式考试。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闭卷考试(百分制)考核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70-80%;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占20-3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11 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环境与环境问题22可持续发展23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保护24大气污染防治技术35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36物理性污染防治——噪声27物理性污染防治——光污染、电磁辐射及其它28生态系统与受污染生态修复29能源与环境310交通与环境311建筑与环境312食品安全与环境21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214环境管理与文化1合计32二、大纲内容第Ⅰ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环境学科发展第二章环境问题第三章可持续发展说明和要求:(1)主要了解环境的由来,环境学科各个部分的分类等基础知识以及环境学科的历史沿革。(2)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环境问题,了解身边环境问题;(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定义及内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Ⅱ篇,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第四章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第六章生态系统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说明和要求:211 (1)熟悉当前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及方法,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2)了解每个方面最基本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分类,主要污染物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排放、运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第Ⅲ篇,人工环境的保护技术与方法第七章能源与环境第八章交通与环境第九章建筑与环境第十章工业设计与环境第十一章食品安全与环境第十二章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说明和要求:(1)学生了解环境跟各个专业的交叉,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领域。(2)熟悉具体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形成机制、表现程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第Ⅳ篇,环境管理与文化第十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十四章环境人文观说明和要求:(1)掌握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与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大致的范围,它们互相之间的交叉、影响等相关关系(2)了解环境评价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在当前的环境问题的情况下,环境与人文的关系,人对环境问题的刺激反应,因此形成的干预、调节和道德伦理观。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冯开禹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马光等编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11 (4)田京诚、缪娟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周国强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6)郎铁柱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7)ThomasG.Spiro,WilliamM.StiglianiChemistryofEnvironment(Second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修订人:庄秀琴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全球变化》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导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灾害地理学等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全球变化》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的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全球变化意味着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势必对人类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全球变化是目前全人类对地球知识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新的地球观。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介绍全球变化的概念、主要过程与驱动力,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以及全球变化的研究方法;按照过去、近现代和未来的时间顺序,介绍各个时间尺度上全球变化的特征,特别强调地球系统各部分在全球变化中的相互联系,全球变化与人类的相互作用;最后重点介绍影响我国现代环境特征的重大历史环境演变事件,长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环境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等。这三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偏废。2.该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选修课程,要着重加强基础理论的阐述和应用研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地表自然环境在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受到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的自然演化过程;理解全球环境的控制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冰川等)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认识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等重大科学问题。3.本着厚今薄古的原则,着重研究从第四纪人类出现以来各时间尺度上全球变化变化的主要过程、成因机制以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和适应等。(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授法教学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自学法等。(四)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成绩由平时课堂成绩与作业成绩组成。平时课堂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课程论文,占课程总成绩的6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211 1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22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与驱动力43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24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途径35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3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全球变化47全新世及近2000年的全球变化48近现代全球变化39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410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响应3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1.地球系统地球系统的组成和变化过程的时空尺度2.全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3.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要注意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地球系统的组成;掌握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意义;了解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第二章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与驱动力1.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气候变化、海陆分布与地貌形态的变化、生物地带的变化、人类生态系统的变化等。2.全球变化的驱动力三种类型:外因、内因和地球系统自身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反馈。3.全球变化的概念模式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了解全球变化的三种类型驱动力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的概念模式。211 (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全球变化的三种类型驱动力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的概念模式。第三章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1.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2.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全球变化影响的三个途径和影响的四个层次;了解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取决于人类对全球变化影响的认识和评估水平以及采取的措施妥当与否。(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人类对全球变化影响的认识和评估。第四章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途径1.过去全球变化的重建意义、方法和主要步骤2.全球变化的动态监测3.全球变化的模拟说明和要求:本章教学重点是掌握过去全球变化的重建意义、研究方法和重建过去全球变化的主要步骤,了解全球变化的动态监测内容和技术方法及其全球变化的模拟内容和方法。第五章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1.主要圈层的演化地壳、大气和海洋的演化、生命的进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全球自然环境的演化五个发展阶段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主要圈层如地壳、大气和海洋的演化、生命的进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全球自然环境演化五个发展阶段的特征。(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全球自然环境演化五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第六章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全球变化1.新生代衰落概念及其特征。2.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变化环境转换的基本特征。3.冰期-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机制4.最后冰期最盛期的环境211 5.人类的演化与环境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新生代衰落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变化环境转换的四个基本特征;理解冰期-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机制及其解释;掌握最后冰期最盛期的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变化环境转换的四个基本特征;冰期-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解释。第七章全新世及近2000年的全球变化1.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响应新的间冰期环境相对稳定,但仍存在显著的变化:气候、海洋、冰川、湖泊、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变化。2.全新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对环境演变的适应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2000年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全新世是一个崭新的间冰期,环境相对稳定但又存在显著的变化,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演变的适应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000年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为重点研究内容,因为这一时间段与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预测未来环境的演变趋势以及人类如何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人类对环境演变的适应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八章近现代全球变化1.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与地质历史时期相比,环境演变的数据记录更加精确2.生态系统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全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以及生态问题的严重危机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近现代环境演变的表现及其原因、形成机制;理解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全球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近现代环境演变的表现及其原因、形成机制;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态环境问题。第九章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依据及其模型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农业、淡水资源的影响211 3.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可能影响4.未来全球变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依据及其模型;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农业、淡水资源的可能影响;掌握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理解未来全球变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依据及其模型;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第十章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响应1.板块运动与巨地形格局的形成对环境演变的影响2.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表现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板块运动与巨地形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环境演变的深刻影响,第四纪时期中国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农业用地类型、规模、土地利用率、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等;掌握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其人类可能的应对措施。(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板块运动与巨地形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环境演变的深刻影响,第四纪时期中国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编著.全球变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朱城,谢志仁,申洪源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温刚,严中伟,叶笃正.全球环境变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区域经济学》是地理科学(师范)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技术性的综合性学科。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本内容和方法:(1)掌握区域经济学对区域问题认识思路和解决方法。“区域”既不同于个人、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又不同于国家这个宏观经济活动主体,有其独特性。这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既要激发和保持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率,又要保证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效率。(2)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大推动理论、新古典理论等)、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区理论、梯度理论等)、区位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主导产业选择等)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等等。(3)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区域差异、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聚集与分散、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聚集经济、马太效应、地区封锁、条块分割、飞地经济、区位、城市化、经济区划、区域分工等区域经济学特有的或基本的一些概念。(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在经济学领域内,涌现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本课程努力站在新的高度,介绍区域经济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讲授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传统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现代区域经济学知识的衔接。(三)教学方法教学中建议以启发式和研讨式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协作精神。(四)考核方式考查,平时作业成绩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区域与区域经济系统62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63区域经济增长74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7211 5区域产业布局36区域经济政策3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区域和区域划分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3.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4.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研究对象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区域划分和经济区域的概念。(2)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历程和理论的演变过程。(3)掌握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关系。(4)初步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5)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区域差异2.区域优势3.聚集与分散4.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5.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6.公平与效率7.其它一些基本概念说明和要求:要求掌握区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1)区域差异及测度的指标体系,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2)区域优势的概念;211 (3)分散与聚集及成因;(4)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5)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6)经济区划的概念与方法;(7)区域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8)马太效应、飞地经济和产业空心化等概念。有的概念,例如规模经济,本身是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来,区域经济学加以利用,并且被赋予了区域经济学的特色。有的概念,例如公平与效率,本身是经济学与社会学共轭的一个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也将其借用过来。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区域经济开发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说明和要求:(1)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影响因素和机制(2)要分清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区域经济增长均衡理论,其中主要是大推动理论与纳克斯提出的平衡发展理论。(3)掌握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理论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四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3.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4.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5.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211 (2)掌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包括: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理解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关系。(3)掌握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分类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4)掌握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规律。(5)理解主导产业的内涵,掌握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建设途径。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2.产业布局的指向3.地域合理规模4.产业集群5.新产业区布局说明和要求:(1)了解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掌握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2)掌握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类型及其新变化。(3)理解地域合理规模的内涵;掌握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和评判标准。(4)理解产业集群的内涵;掌握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理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六章区域经济政策1.区域经济政策概述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3.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4.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基本类型;(2)掌握国家实行区域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3)掌握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4)掌握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职能;211 (5)理解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朱国传.区域经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7.2.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3.丁四保等.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朱传耿等.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修订人:朱国传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总学时32总学分1.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城市规划概论》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模块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并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认识城市规划在现代城市开发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和方法、规划管理的内容和程序,了解地理科学理论性学科与城市规划应用型学科之间的关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以讲授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充分结合中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各类城市实践。2.在理论讲授中,应充分利用实例剖析基本内容,严格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充分利用讨论等形式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教学效果。3.适当安排一定的课程调研、考察和参观,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等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讨论与参观规划展览为辅(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城市规划概述22城市规划思想发展43城市用地24城市总体布局65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66城市详细规划27城市居住区规划6211 8城乡规划管理4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1.城市规划概念、任务与特点2.城市规划类型及编制3.城乡规划法说明和要求:(1)结合具体案例了解城市规划概念、任务与特点。(2)掌握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内容与程序;熟悉城市规划资料收集内容和方法。(3)熟悉城乡规划法主要规定。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理解和掌握每一种规划思想和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明确其间的关系。(2)比较中外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出其二者的异同点;了解古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状况以及对后来的影响。(3)理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第三章城市用地1.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2.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标准3.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规划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用地概念,理解不同自然因素对城市用地的影响,掌握城市用地评定要求和用地选择方法与原则。211 (2)掌握2012版城市用地分类国家标准,掌握其中各类用地内涵、用地指标与具体标准。(3)理解并掌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等主要用地要求及其在城市中的布置方式选择。第四章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总体布局内容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3.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5.典型城市总体布局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理解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2)理解和掌握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城市局布地区与整体布局,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的协调发展。(3)熟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优化的流程。(4)结合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理解各类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和基本形式。第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2.城市道路系统与用地布局3.对外交通与用地布局4.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说明和要求:(1)了解城市交通类型与发展趋势,掌握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2)掌握内部道路系统的特征、布置基本要求、道路横断面的确定和停车场的布局;(3)掌握城市外部交通规划的原则,各种交通方式及港口、车站等在城市中的布置。(4)结合实例,讲清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了解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原则和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对外交通综合规划及交通综合组织。第六章城市详细规划211 1.概述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和要求:(1)熟悉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原则和编制层次;(2)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及控制指标;(3)了解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成果要求。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1.居住区概述2.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3.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4.居住区公共设施规划布置5.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6.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市居住区概念及规模等级划分;(2)熟悉居住建筑、道路、公建、绿地等规划布局的主要做法与要求;(3)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方案评价的内容与优化措施。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1.城乡规划管理概述2.规划管理法规体系3.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4.规划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说明和要求:(1)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法规体系构成;(2)掌握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与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规定和流程;211 (3)熟悉城市规划监督检查内容与法律责任。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程道平.现代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2010.2.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修订人:刘传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人口与社会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总学时32总学分1.5(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人口与社会地理学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人口与社会地理学是地理学人文地理专业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人口与社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该学科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特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特征,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变化特点和趋势。同时学习并掌握GIS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理论讲授中,应着重阐明基本概念和理论,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2、联系本省的实际情况,在每章节中尽可能增添具体实例或相关适时资料,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各方面,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多种方式。(四)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和课程论文进行考核。(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绪论12人口的发展13人种、民族和宗教24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15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16人口素质17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38人口的地域分布29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210人口的迁移和流动211人口与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技术方法4211 12课程论文实践6机房13中学地理教学实验6微格教室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2.人口地理学发展概况说明和要求:了解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2)了解学科的变化特征第二章人口的发展1.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发展简史2.人口和可持续发展说明和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各大洲人口的变迁;了解中国的人口发展历;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人种、民族和宗教1.人种类型及其分布2.民族和语言3.世界宗教说明和要求:掌握人种划分办法;了解现代人种类型结构和分布;了解世界民族的结构和民族语言;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结构和少数民族人口状况第四章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1.人口再生产的概述2.死亡人口分析3.出生人口分析4.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211 说明和要求:(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掌握人口出生分析和死亡分析的主要的指标;掌握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掌握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水平高变动特点及其地区差异;掌握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掌握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了解稳定人口或现代静止人口的实现的意义。(2)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学会分析人口出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难点是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第五章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1.人口的性别结构2.人口的年龄结构说明和要求:掌握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掌握世界人口的性别结构和中国人口的性别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第六章人口的素质1.概述2.人口的身体素质3.人口的文化素质说明和要求:掌握人口素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的指标;了解人口身体素质的地区差异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了解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和中国人口文化素现状第七章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1.概述、统计口径和一般特征2.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3.三大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的分析4.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结构说明和要求:(1)掌握经济活动人口概念以及世界和中国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的一般特征;(2)掌握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特征;211 (3)了解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人口特性和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特征。第八章人口的地域分布1.人口地域分布的概念与度量2.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趋向性3.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分布大势4.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2)掌握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趋向性;(3)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大势。第九章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1.城乡人口的差异及其统计口径2.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城镇化3.城乡人口的变动、分布和结构特征说明和要求:(1)掌握城乡人口的统计的口径;(2)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城镇化;(3)掌握城乡人口的变动和结构特征。第十章人口迁移和流动1.导论2.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和移民特征3.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4.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说明和要求:(1)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与模式;掌握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掌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迁移关系;了解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空间特征和社会问题。211 (2)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特征,并思考如何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第十一章研究的技术方法1.人口预测2.人口地图3.人口遥感估算4.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说明和要求:掌握GIS手段空间表现和分析;掌握统计分析的方法第十三章人口与社会地理学研究1.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2.课程研究报告说明和要求:掌握相关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情况,学习选题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一般流程;完成课程研究报告。第十四章中学地理教学实践1.中学地理教材相关内容分析2.教学方法分析说明和要求:熟悉中学地理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教案设计;分小组开展教学实验和互评。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美)诺克斯平奇柴彦威等.商务印书馆.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2005.3.《新课标中学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制定人:徐海英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政治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人文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总学时32总学分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政治地理学是以地理空间结合有关学科来说明国家间与国家内的空间政治格局及其与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联系世界形势理解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政治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历史发展,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民族和民族主义,国家的空间特征,了解国家政治体制、区划、政党和选举地理,综合国力,国家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学的各家学说的主要观点,学会从发展的、综合的角度分析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未来前景。(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包括国家级的政治地理与国际级的政治地理两部分。并对国际级政治地理部分的份量适当加强。 2.除注意传统政治地理学中的国家级的国家空间特征内容,加强国家起源与民族、综合国力等内容的分析讲解。 3.考虑到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历史背景知识的薄弱,本课程通过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前景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了解地缘政治学的理论,使理论与实际能紧密结合,并从中能基本掌握用地缘政治学理论去认识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些变化。(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式。(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形式以书面作业、课程论文为主,结合出勤进行考核。(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历史及范围22国家与民族43国家的空间特征44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与选举地理45综合国力46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27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2211 8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49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410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前景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政治地理学的历史发展3.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意义与方法说明和要求:(1)治地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2)本章重点、难点:政治地理学在西方的发展、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方法。第二章国家与民族1.国家的内涵和职能2.国家的起源与发展3.民族说明和要求:(1)国家在政治地理学中成为重要研究对象,本章分别从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空间特征,国家体制、行政区划、政党和选举地理,国家力量(综合国力),以及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方面进行阐释国家这个政治单位的特点。(2)本章重点、难点:国家与民族的基本特征、时间上的发展、空间上的分布。第三章国家的空间特征1.领土2.首都和核心区3.边疆与边界说明和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区域,它有许多特征,但从空间角度来看,国家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必须拥有固定的领土,位于地图上(或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的位置。211 (2)本章重点、难点:国家的空间特征、领土。第四章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与选举地理1.国家的政治制度2.行政区划3.政党与选举地理说明和要求:(1)政治地理学研究虽然主要重点放在国家级,但是,国家内部的地方级也应当予以适当注意,因为,它也是政治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之一,而且一个国家的政治行为很多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在政治制度方面,可以说各国是大同小异,特别是其差异性方面,不少与地理条件有关。(2)本章重点、难点:选举地理。第五章综合国力1.综合国力的概念2.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3.综合国力分析说明和要求:(1)由于国力是国家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而国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国力问题也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本章重点、难点:正确认识、分析综合国力。第六章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1.拉采尔的贡献2.哈特向的“国家职能说”3.房地产租赁3.琼斯的“统一场论”说明和要求:(1)国家是政治地理研究的重要对象。虽然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国际问题引起了更多学者关注。同时,区域化、集团化现象也日益突出,几乎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国家仍然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重点。(2)本章重点、难点:当代国家的解体和新国家的出现。211 第七章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1.西方扩展的背景与条件2.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统治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地缘政治条件说明和要求:(1)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达到印度的卡利卡特,麦哲伦航行世界一周,使人类开始真正认识地球与世界,并使人类在世界各地可以相互交往,接着把世界纳入全球的政治地理范围,开始形成全球的政治地理联系与全球的政治空间体系。这也是政治地理学的划时代的开始。(2)本章重点、难点:帝国主义列强与殖民地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地理条件。第八章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1.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复兴2.“国家有机体”论与海权论3.心脏地带与边缘地区学说4.战后分裂的世界时期的地缘政治学5.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进展6.地缘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说明和要求:(1)由于国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实力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空间的格局亦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有时,由于角度与侧重点的不同,同一时期,有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另外,地缘政治学虽然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理论概括,但是由于人的思想现点、哲学思维、阶级立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不同,地缘政治学的论说亦受其影响。因此,各家论说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甚至,有的走上邪路,滑到为本国的侵略扩张服务的道路上去。(2)本章重点、难点: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第九章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二次世界大战211 3.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说明和要求:(1)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地域扩大、分割发生变化,控制和掠夺方式有所不同,而且帝国主义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它不仅涉及到参与殖民活动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彼此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在不断变化。正是后者的这种变化才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它们集中于欧洲,所以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也集中于欧洲。其发展终于在欧洲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其影响十分深远。(2)本章重点、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政治格局的影响。第十章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前景1.两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两极体系的分化与瓦解3.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兴起4.国际组织与地缘问题5.当前国际格局变化与发展前景说明和要求:(1)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或两大集团、两个体系的形成、发展、分化与瓦解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发展的长期存在的殖民体系彻底垮台,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国家,走向世界政治舞台。(2)本章重点、难点:当前国际格局变化与发展前景。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王恩涌.政治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张耀光.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制定人:周晓钟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中学地理科技活动研究》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等总学时16总学分1(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中学地理科技活动研究》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中学科教学研究与拓展选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1.使学生们掌握地学科技活动的基本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地学科技活动的主要方法,熟悉进行地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研究的一般的操作规程,为地理师范毕业生将来同时胜任课堂教学和辅导科技活动的双重任务创造条件,也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通过生动有趣的地学科技活动,普及地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掌握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使之不但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而且是出色的地理科技辅导员,成为合格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中学地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主要应根据中学地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和确定,从中学开展活动的要求出发,教材应尽可能地满足活动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培养未来的地学科技辅导员这个总的框架下加以设计,教材在注意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的同时,又要避免造成与先行课程内容的重复,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需要与可能加以取舍,余下的内容可供师范生从教后开展地学活动时参考。2.科技活动要求向学生们传输最新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活动的内容。3.中学地学科技活动与学科教学和教学法课程的关系甚为密切,学习这一课程应吸收和借鉴这些课程的经验,尤其应加强实践环节,力争把对科技活动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总结师范生的科技活动实践结合起来,和辅导中学生的活动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智能结构。(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讲述、讲解教学法为主,辅以观测法、实验法、实地考察法和制作参观法等。(四)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实习报告和论文、模型制作等。(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211 1绪论12地学科技活动教育基本理论23模型制作活动24观测活动25野外考察活动26环境监测活动27农村环境调查38城市环境调查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应用教育学范畴2.地理科技活动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说明和要求:本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科技活动的性质与任务,明白地理科技活动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第二章地理科技活动教育基本理论1.杜威“从做中学”思想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活动教学观3.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活动”的概念及规定性5.活动教学的特征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活动教学观以及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和观点,掌握“活动”的概念和活动教学的特征。(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活动教学观以及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和观点及其比较。第三章模型制作活动1.天文、地形模型制作说明和要求:211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天文、地形模型的类型;掌握制作天文、地形模型的一般步骤;掌握地理景观模型,各种地学原理的演示、实验模型,以及仿生物、仿古地学仪器等各种模型的分类和制作。第四章观测活动1.天文观测2.气象观测和物候观测3.河流水文观测和地震前兆观测说明和要求:(1)本章内容繁多,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要求学生掌握天文观测、气象观测、物候观测、河流水文观测和地震观测等5个方面的记录内容、统计、计算分析方法和要求。(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进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物候观测、河流水文观测和地震观测时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数据的正确测量和记录,并对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便从中引出必要的科学结论。第五章野外考察活动1.地质、地貌考察2.河流、水文考察3.旅游、文化考察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理解地学野外考察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地学野外考察的三个阶段及其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掌握地质、地貌、河流、水文、旅游、文化考察的路线选择和考察的内容和基本方法。(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设计区域地学科技活动考察方案,如设计一份淮安水文、宗教、文化景观设计考察方案。第六章环境监测活动1.大气环境调查2.水环境监测3.噪声监测说明和要求:(1)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开展环境科技活动重大意义;掌握大气环境调查、水环境监测、噪声监测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评价方法和治理对策。(2)本章的教学难点从本地实际出发设计一次(或一项)有关环境科技活动方案并作出相应的分析评价。第七章农村环境调查211 1.居民点和乡镇企业调查2.农业资源调查3.道路交通调查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了解农村环境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居民点和乡镇企业调查、农业资源调查、道路交通调查的步骤、方法和内容;掌握农村环境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总结归纳,并得出具体的调研结论,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编制相应的发展规划图。(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编写一份乡镇文物古迹调查工作计划并设计一张文物古迹调查用表或设计一张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图(包括有农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等)。第八章城市环境调查1.交通流量调查2.城市人口及居住调查3.热岛效应及其观测4.公园绿地布局研究说明和要求:(1)本章教学重点是了解城市环境调查的目的、意义,掌握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掌握城市交通流量、城市人口及居住、热岛效应、公园绿地布局调查的步骤、内容和方法,并对调查结果写出相应的分析总结报告或科技小论文。(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编制一份城市热岛效应观测计划的或公园绿地布局调查计划。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2.肖荣寰,吕金福主编.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周靖馨.对于目前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几点意见.地理知识.1959(6),279~281.4.罗成德.地学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质.见: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探讨.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3。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地质学基础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及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要求:通过室内教学模型和实物标本观察结合野外教学实习,能够运用肉眼和显微镜进行常见矿物岩石和化石的鉴定;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并学会野外测量地层产状及典型构造变形类型及其识别,并能够识读并绘制简单的地形图和地质图。(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考虑实验课时的限制,本课程选取的实验是地质罗盘仪使用、矿物的观察鉴定、岩石的观察鉴定、标准化石的观察鉴定四个内容,而地质构造的观察主要是靠野外实习或放录像、幻灯片。(三)考核方式与要求矿物学、岩石学实验要求肉眼识别主要矿物、岩石和化石的鉴定特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地质罗盘,考核随机抽取矿物岩石和化石让学生观察鉴定,提交课堂作业或者在课堂采取随机口试方式。(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矿物的肉眼观察鉴定4必开2岩石的肉眼观察鉴定8必开3地质罗盘的使用2必开4标准化石的肉眼观察鉴定2必开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矿物的肉眼观察鉴定说明和要求:通过对矿物单体和集合体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如光学特征和力学特征等几方面进行肉眼识别和鉴定常见矿物。实验二:岩石的肉眼观察鉴定211 说明和要求:根据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构造,能够肉眼鉴定三大类岩石,分析矿物成分,认识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与结构上的区别。重点掌握野外工作常用岩石鉴别简易方法。实验三:地质罗盘的使用说明和要求:掌握地质罗盘的校正方法,学会目标方位的测定和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与记录,包括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测定以及岩层产状要素记录方法。实验四:标准化石的肉眼观察鉴定说明和要求:通过观察,识别不同时代地层中的标准化石和常见化石,理解生物层序律和古生物演化的序列。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杨士弘主编.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宋春青等.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32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地理信息系统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实习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技能。(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GIS上机实践是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又让他们了解GIS的基本知识、原理、应用和发展,并通过实习课巩固和拓展课堂讲授的内容。地理信息系统是覆盖领域十分广泛的高新技术,它包括空间数据输入子系统、空间数据存储和检索子系统、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子系统、数据和图形输出子系统,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掌握该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试验内容的选取既要验证GIS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深入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又要设计部分综合性的试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三)考核方式与要求通过GIS的应用实例操作,考察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学生的上机操作态度、速度和实验最终结果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成绩,总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50%。(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Mapinfo入门与简介2必开2Mapinfo地图配准、屏幕数字化4必开3Mapinfo点、线、面图形编辑及属性数据录入12必开4Mapinfo空间、属性双向查询4必开5Mapinfo缓冲区分析5必开6Mapinfo统计图与专题地图5必开二、实验内容实验一Mapinfo入门与简介211 1.Mapinfo的安装2.Mapinfo的基本概念、功能简介说明和要求:(1)掌握Mapinfo软件的安装。(2)了解Mapinfo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和功能,了解表的基本概念,掌握Mapinfo的地图操作功能。实验二Mapinfo地图配准、屏幕数字化1.Mapinfo打开栅格图像2.Mapinfo地图配准3.Mapinfo屏幕数字化(装饰图层的使用)说明和要求:(1)掌握Mapinfo中栅格图像的打开、显示与配准。(2)了解Mapinfo软件数据的存储结构实验三Mapinfo点、线、面图形编辑及属性数据录入1.Mapinfo绘图操作2.Mapinfo对象整形3.Mapinfo对象的高级操作4.Mapinfo表的创建、删除、保存等操作说明和要求:(1)掌握Mapinfo表的创建,属性数据录入。(2)掌握Mapinfo点、线、面、文本的绘制以及样式的修改,掌握Mapinfo对象整形功能以及捕捉的使用。(3)熟悉Mapinfo对象的高级操作,如对象的合并、分解、分割、擦除、清除、检查、平滑等操作。实验四Mapinfo空间、属性双向查询1.空间信息查询的类别2.查询表达式211 3.SQL查询说明和要求:(1)了解空间信息查询的类别。(2)掌握MapinfoSQL查询,能根据需求创建比较复杂的查询表达式完成指定的查询功能。实验五Mapinfo缓冲区分析1.缓冲区的生成2.缓冲区分析应用实例说明和要求:(1)了解点、线、面缓冲区生成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能够根据某一实际应用问题,提取利用Mapinfo缓冲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流程。实验六Mapinfo统计图与专题地图1.统计图的创建与设置2.专题地图的创建与修改3.地图的布局排版与打印输出说明和要求:(1)掌握Mapinfo统计图、专题地图的创建与设置修改。(2)熟悉Mapinfo地图出图,会利用Mapinfo布局窗口进行地图的排版、设计与导出等。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杜巧玲等编著.Mapinfo7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张剑平等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与MapInfo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吴秀琳等编著.MapInfo9.5中文版标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郑贵洲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Mapinfo公司网站资源.修订人:王月香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貌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地貌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及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在人为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各种地貌形态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演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动手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要求:通过室内地貌教学模型、地形图、航片等的观察并结合野外教学实习,能够判读典型的地貌形态,识别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推断地貌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考虑实验课时的限制,本课程选取的实验是常见的、与本地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形图、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海岸地貌五个实验观察内容。其中河流地貌的观察需要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调查。(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查。室内地貌教学模型以及地貌类型的观察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地貌的成因类型及其组合特点,通过地形图、航片的观察,能够判读出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在河流地貌的观察中,要能够联系实际,回答师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地形图(航片)的判读2必开2河流地貌的观察8必开3喀斯特地貌的观察2必开4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的观察2必开5海岸地貌的观察2必开二、实验内容实验一:地形图(航片、卫片)的判读说明和要求:211 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图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河流流向、地表形态特征,理解最佳野外实习路线的选取理由。实验二:河流地貌的观察说明和要求:实地认识流水作用塑造的河床、阶地、深槽、浅滩、沉积平原等各种地表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初步掌握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解译航片判读河流地貌类型和特征的基本方法。实验三:喀斯特地貌的观察说明和要求:认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理解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因素及其演化规律,初步掌握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解译航片判读喀斯特地貌类型和特征的基本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打下基础。实验四: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的观察说明和要求:认识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解译航片判读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类型和特征的基本方法,理解人类对黄土地貌的开发利用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实验五:海岸地貌的观察认识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解译航片判读海岸地貌类型和特征的基本方法,人类对海岸地貌的合理开发利用。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杨士弘主编.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高抒,等.现代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制定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水文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水文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及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要求:通过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河流含沙量测验、湖泊水物理性质测定的实习,加深学生对水文事业及基本水文工作的感性认识;完成必要的基本水文要素的观测、测验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考虑实验课时的限制,本课程仅仅选取的实验是常见的、与本地联系较为密切的河流、湖泊物理性质的观测或测验,其他的如海洋水、地下水等水体理化性质、运动规律等的观察没有涉及。(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查。本实验大纲涉及的河流、湖泊物理性质的观测或测验,要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读数并记录和简单的计算,加强小组合作团结协作,根据水文测验数据,分析水文特征,撰写水文实验报告。(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水位观测4必开2流量测验4必开3河流含沙量测验4必开4湖泊水物理性质测定4必开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水位观测说明和要求:掌握基本的水位观测方法,学会应用水位推求流量,以便简化测流工作。根据实测水位资料计算水位特征值、绘制水位过程线。实验二:流量测验说明和要求:211 通过流量测验实习,掌握测验流量的最基本方法,学会根据流速和过水断面面积计算流量,分析测流河段流量特征。实验三:河流含沙量测验说明和要求:通过实习初步掌握河流悬移质含沙量测验的基本方法,学会根据流量资料计算河流泥沙含量和输沙率。实验四:湖泊水物理性质测定说明和要求:通过实习掌握湖泊水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了解湖泊水有关物理性质的分布变化规律,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杨士弘主编.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黄锡荃.水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制定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教学是《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本实验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必要的气象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巩固气象和气候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初步应用气象和气候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气象科学技术和信息的能力。实验要求是通过实验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常用气象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会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基本气象要素的测定;熟悉气象资料处理方法以及主要气象指标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和方法。(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实验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实施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为:1.注重多种实验形式的选择,如演示性、综合性、验证性等实验类型的组合。2.实验目的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取得有关气象资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气象要素的理解,了解仪器结构及操作规范要求等为目标。3.实验内容的选取应该主要包括:市气象台的参观、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温度的测定、空气湿度的测定、云图与云的判别、气候要素的变率和保证率的统计以及野外独立观测等。4.根据实验性质与要求,注重分组实验的科学性,加强实验效率。(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查。考核主要是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进行,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操作技能和方法,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原始数据记录进行评分。(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4演示性、综合性2温度的观测2演示性、综合性3空气湿度的观测2演示性、综合性4云图及云的观测2演示性、综合性5气象要素的变率和保证率的统计2演示性、综合性211 6参观市气象局2演示性、验证性7野外气候观测2综合性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测定气压、风、降水、蒸发的常用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气压、风、降水、蒸发的观测方法,并能独立进行观测。2、实验内容或原理实验内容主要有气压的测定,风向和风速的测定,降水量的测定和蒸发量的测定等。3、实验仪器空合气压表、动槽式水银气压表、雨量筒、盛水瓶、雨量杯、虹吸式自计雨量计、小型蒸发皿、E-601型蒸发器、电接风向风速计、三杯风向风速计、热球式微风速计等。4、实验步骤熟悉各种仪器,了解其结构和原理;参观观测场的仪器,检查其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按地面观测规范进行气压、风、降水、蒸发的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对虹吸式自计雨量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换下来的自计纸进行降水量的计算。用三杯风向风速计测定室外的风向和风速。用热球式微风速计测定室内的风速。5、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习或观看专题录相片,教师作指导性讲解,课堂熟悉仪器操作与观测场现场观测、室内室外测定相结合,学生独立完成实验。6、考核要求能检查出仪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正确进行室内外气压、风、降水、蒸发观测读数,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能虹吸式自计雨量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换下来的自计纸进行降水量的计算。7、实验报告要求211 报告规范,条理清楚,对观测数据整理后应列表或绘图予以说明。说明和要求:实验二:温度的观测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玻璃液体温度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识别常用的各种温度表;掌握气温和地温的测定方法,并能独立进行观测。2、实验内容或原理测温原理主要是利用物体的体积、外形随温度变化的数量关系进行测温。3、实验仪器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温度表支架、百叶箱;地面温度表,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棒状温度表,温度计,多点数字温度计和其他测温仪器。4、实验步骤熟悉各种仪器,了解其结构和原理;参观观测场的测温仪器,检查其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按地面观测规范进行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的读数和订正,进行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和地中温度的读数和订正;观测最高、最低温度表的性能,说明其原理;对最高、最低温度表进行调整;对温度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换下来的自记纸读取各时的温度,并对读数和时间进行订正。5、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习或观看专题录相片,教师作指导性讲解,课堂熟悉仪器操作与观测场现场观测相结合,学生独立完成实验。6、考核要求能检查出仪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正确进行气温和地温的观测读数和订正,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能正确区别各种温度表;能正确进行最高、最低温度表的调整;能对温度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自记纸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订正。7、实验报告要求报告规范,条理清楚,对观测数据整理后应列表或绘图予以说明。211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观测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测定空气湿度的常用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的观测方法,并能独立进行观测。2、实验内容或原理测定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的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的观测方法和计算;空气湿度的测湿原理主要是利用干湿差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和毛发长度与空气湿度的关系。3、实验仪器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自计毛发湿度计、毛发湿度表等。4、实验步骤熟悉各种仪器,了解其结构和原理;参观观测场的测湿仪器,检查其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按地面观测规范进行百叶箱干湿表读数和进行湿度的计算。用通风干湿表在室外进行离地面0.5m和1.5m两个高度的湿度测定和进行湿度计算;用遥测通风干湿表测定实验室窗外的湿度并进行湿度计算;读取毛发湿度表的数据;对自计毛发湿度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换下来的自计纸上每小时进行相对湿度读数,然后进行读数和时间订正。5、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习或观看专题录相片,教师作指导性讲解,课堂熟悉仪器操作与观测场现场观测、室内室外测定相结合,学生独立完成实验。6、考核要求能检查出仪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正确进行通风干湿表的安装;能正确进行湿度的测定和计算;能对自计毛发湿度计进行换纸操作,并对换下来的自计纸上每小时进行相对湿度读数,然后进行读数和时间订正。7、实验报告要求报告规范,条理清楚,对观测数据整理后应列表或绘图予以说明。实验四:云图及云的观测211 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认知云图的基本类型,并能够掌握云量的判定、云图的识别。2、实验内容或原理云图的演示、认知云图、测定云量、野外识别云图。3、实验仪器云图样本。4、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习或观看专题录相片,教师作指导性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6、考核要求能正确识别云图、室外认知云图,能够熟悉不同云图的成因。7、实验报告要求报告规范,条理清楚,采用照片或素描形式提交室外云图辨别。实验五:气象要素的变率和保证率的统计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气象要素的变率和保证率的统计方法。2、实验内容或原理气象要素的绝对变率、相对变率、平均绝对变率、平均相对变率、频率和保证率的统计。3、实验仪器和材料计算器,直尺,坐标纸;江苏省某一地级市历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江苏省某一地级市历年的年降水量资料等。4、实验步骤统计江苏省某一地级市历年6-9月降水量的绝对变率、相对变率、平均绝对变率和平均相对变率;统计江苏省某一地级市年降水量保证率;绘制江苏省某一地级市年降水量保证率曲线图;从江苏省某一地级市保证率曲线图中找出各级保证率下的降水量。5、教学方式211 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作指导性结合例子讲解,由学生独立完成。6、考核要求能独立进行气象要素的绝对变率、相对变率、平均绝对变率、平均相对变率、频率和保证率的统计。7、实验报告要求绘图规范,要求列表统计。实验六:参观市气象局1、综合要求:由教师带队参观市气象局,主要了解天气预报各种要素数据的获取、分析及预报,了解天气预报中等值线、高低气压场、天气形式判断等。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和方法。2、由专家讲解、学生以参观为主,并提供提问与研讨环节3、参观市气象局观测场,了解各种气象观测数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实验七:野外气候观测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野外主要气象要素观测的方法。2、实验内容或原理气象要素中气温、湿度、温度、降水、压力的便携式气象站使用于观测,云图、云量的识别与判定。3、实验仪器和材料便携式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测定仪器。4、实验步骤结合以前实验的基本要求,进行便携式气象站的安置、主要气象要素测定仪器的使用,测定并记录。5、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作指导性结合例子讲解,由学生独立完成。6、考核要求能独立野外气象观测的实现。7、实验报告要求211 报告规范、图表科学、项目齐备。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包云轩主编,《气象学实习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卜永芳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1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制定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制定日期:201年10月211 《遥感概论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遥感应用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它能迅速有效地提供地表自然过程和现象的宏观信息,有助于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以及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通过实习,加深对遥感图像判读的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的理解和应用。(2)培养学生对遥感图像进行室内判读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工作方法。(3)训练学生实事求是、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科学而良好的实验素质和习惯。(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实习课主要是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应用遥感信息对地理要素的认识、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实习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遥感应用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核方式与要求实验过程、综合练习、作业(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概述22视窗口中的常用菜单及功能43数据预处理34遥感图像几何校正4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3二、实验内容实验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概述211 1、ERDASIMAGINE软件概述2、ERDASIMAGINE图标面板3、ERDASIMAGINE功能体系4、ENVI软件概述说明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ERDASIMAGINE的功能体系、图标面板、程序启动、窗口组成,了解其他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实验二:视图窗口中的常用菜单及功能1、视窗功能概述2、文件菜单3、实用菜单操作4、显示菜单操作5、AOI菜单操作6、栅格菜单操作7、矢量菜单操作8、注记菜单操作说明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ERDASIMAGINE软件的视图窗口中常用的一些菜单和命令,重点是文件信息显示、栅格菜单、矢量菜单操作。实验三:数据预处理1、数据输入/输出2、波段组合3、图像的裁剪和拼接4、图像的三维显示说明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二进制图像、常用图像格式的图像的输入/输出、组合多波段数据输入的方法和操作;图像的拼接和裁剪的方法以及应用;三维地形表面的生成和显示。实验四:遥感图像几何校正1、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概述2、资源卫星图像几何精校正211 说明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类型和方法,一般流程,掌握已经具有地理参考图像的多项式几何校正方法和步骤。实验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判读原理、特点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判读任务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判读标志4、典型地物判读特征说明和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任务和判读标志,掌握水体、植被、城市等典型地物的判读标志和判读特征。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遥感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周成虎,骆剑承,杨晓梅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4.宁津生,陈军,晁定波等.数字地球与测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5.赵振远.遥感.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年.6.童庆禧,杨超武.从空间看地球—遥感.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韦玉春,汤国安,杨昕等.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闫利.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党安荣,贾海峰,陈晓峰等.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人:王细元审核人:蔡安宁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乡土地理研究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总学时16总学分0.5(一)实验目的、要求《乡土地理研究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及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综合性、实践性,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具体的乡土地理材料和地理事物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建设家乡的志向,乡土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乡土建设服务。实验要求:乡土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在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包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方面的思想准备、实验计划、实验预案、实验交通食宿后勤资金等保障准备。实验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勤做记录,实验后要及时撰写实验报告,如有可能,可将实验成果以板报、网站、报刊等形式展示出来。(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考虑实验课时、经费、安全等的限制,本课程选取的实验是在本地距离较近的地区进行有关资源分布、水文以及人文地理调查等方面的调查、访谈和资料收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查。野外实验过程中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因此考查包括学生遵守纪律、动手操作能力、回答问题情况、调查和访谈表现和成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综合来全面权衡得分。(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时数备注1淮安市矿产资源的调查4必开2淮安市水利枢纽工程的考察4必开3淮安市对外交通网络考察4必开4淮安市大型商品粮基地调查4必开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淮安市矿产资源的调查说明和要求: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准备。包括资料收集、交通线路、行程安排等。走访淮安市矿产资源局,了解淮安市总体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同时实地考察盱眙县骏达凹凸棒土公司211 ,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业绩,发展目标、对外合作关系,并访谈企业在生产经营理念、生产安全保障、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情况。在采访考察过程中要能够弄清楚凹凸棒粘土的形成原因、产状、规模、开发利用历史和重要价值,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二:淮安市水利枢纽工程的考察说明和要求: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准备。包括资料收集、交通线路、行程安排等。走访淮安市水利局,了解淮安市主要水系、大型水利枢纽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参观淮安水利枢纽风景区,理解淮安市为何要建设如此众多的高质量高标准水利枢纽工程以及这些水利工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参观后撰写考察报告。实验三:淮安市对外交通网络考察说明和要求: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准备。包括资料收集、交通线路、行程安排等。走访淮安市交通局,了解淮安市对外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线路、站点布局和远期规划布局。参观考察过程中要弄清淮安市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交通运输能力,线路的合理安全安排等。参观后撰写考察报告。实验四:淮安市大型商品粮基地调查说明和要求: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准备。包括资料收集、交通线路、行程安排等,尤其在实习之前要设计好调查问卷表以及要访谈的对象、数量、地点和问题。走访淮安市农业局,了解淮安市粮食生产状况。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考察访问过程中要注意待人接物和言谈举止,要做到文明礼貌。访谈过程中要注意倾听,随时作好记录,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与被访谈者交谈,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是要弄清楚淮安市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背景、成就、问题,回校后根据调查问卷信息整理结果和访谈记录及时撰写考察报告。三、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王庭槐,等.江苏地理.江苏教育出版社,1978.2.储东涛.江苏经济发展战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3.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十年改革在江苏.改革出版社,1988.制定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学时1(周)总学分0.5应开学期第二学期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普通地质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要求通过典型的地质路线考察,采集标本,使学生学会认识地层、岩性、常见矿物和岩石、典型化石,测量地层产状,识别褶皱和断裂构造,初步掌握分析地质发展史的方法。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专业的热情。三、教学内容1、通过典型标本的观看,了解地质发展历史,各种地质现象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了解典型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化石的重要意义2、了解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测定岩层、断层产状。认识地貌和构造、岩性之间的关系。3、了解岩溶地质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质现象。分析石灰岩溶洞的成因。了解山地地貌与岩性、构造的关系,绘制地质素描图、剖面图、测定岩层产状。4、认识断裂构造及矶的成因、观察长江地貌(心滩、边滩、阶地)。5、观察方山古火山地貌及雨花台N1p与N2f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四、方法与步骤(教学进度安排、场所安排)1、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南京地区野外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期4月中下旬进行。2、方式: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每4~5人一组,由专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讲解,一名教师负责安全、后勤保障等工作)。3、单位或场所:南京211 4、进度安排:第一天上午:淮安——南京下午:参观南京地质矿产陈列馆第二天路线:汤山古溶洞——坟头——珠山——阳山第三天路线:孔山——排山——棒槌山第四天路线:幕府山――雨花台第五天路线:上午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下午灵谷寺第六天路线:燕子矶——栖霞山第七天路线:六合方山、桂子山——淮安5、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A野外实习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认真观察、记录、测量,不得私自到野外拍照留念等。B实习期间不准酗酒、不准私自探亲访友、不准在外住宿、不准进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外出必须三人以上陪同,注意安全。每天晚上8:30集中,任何人不得缺席。C一切行动听指挥,团结互助,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注意保管实习工具,不得损坏和遗失,返销后及时归还,损坏和遗失要照价赔偿。要绝对注意野外安全,严禁攀爬悬崖峭壁,注意饮食卫生。D每人要认真写好实习笔记,注意收集、积累资料,返校后完成“宁镇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并由指导老师评定实习成绩。E在车上、住宿处和实习点,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社会公德,体现良好的大学生形象。F在野外实习考察中,注意安全,野外不要穿塑料鞋、高跟鞋,要穿长袖长裤衣服,带好雨具、太阳帽、常用药物等。五、实习报告要求根据野外实习内容,撰写南京地区野外实习报告一份(要求为手写稿),要求文字与手绘地质素描图齐全,最后写出实习收获和感受,字数在7000~8000字以上。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根据以下方面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不予毕业):A实习期间表现(实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遵守纪律情况)。B实习笔记、实习日记和实习小结(认真程度、内容、水平)。211 C实习报告(内容和水平)。D对违反纪律者,除根据情况扣分外,还根据情况作纪律处分。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宋春青等.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杨士弘主编.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八、有关说明考虑到实习经费和实习期间的天气状况,实习线路和观察内容可能会有所微调。修订人:张瑞虎审核人:叶正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时2周总学分1应开学期4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实习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实习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的基本认知。在实习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包括水土环境、环境污染、乡土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环境认知,使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二、教学要求本实习地点为淮安市区境内。经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切实掌握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的本土认知。2.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江苏省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及其区域特征的总体情况。3.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区域性问题的方法。4.使学生基本掌握进行乡土地理考察、调查、研究的方法5.培养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中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能力巩固和加深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6.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阔眼界,了解祖国的丰富物产资源,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化学生的专业热情。三、教学内容1.观察了解淮安市气候与气象环境211 1.了解淮安市水土环境特征,了解运河、湖泊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土环境的影响2.认知淮安市境内城镇化发展下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的影响3.认知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主要地理意义及其特征4.了解古黄河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意义5.认知市区水土环境与园林景观的自然地理价值6.了解淮安境内地形地貌的演化历史与发展四、方法与步骤(教学进度安排、场所安排)1、时间:第2学期近期末2周时间2、方式:(含集中或分散、分组情况、指导教师配备与指导要求)实习方式为集中,指导教师配备包括主讲教师、专业老师、班主任等。3、单位或场所:淮安境内4、进度安排:时间顺序地点与路线主要实习内容第1-3天校内动员报告,实习准备、仪器器材指导、相关专业知识集训第4天市内盐河、古黄河了解古黄河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意义第5天洪泽湖及其闸坝了解淮安市水土环境特征,了解运河、湖泊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土环境的影响;认知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主要地理意义及其特征第6天铁山寺了解淮安境内地形地貌的演化历史与发展第7天钵池山、楚秀园认知市区水土环境与园林景观的自然地理价值第8天桃花坞观察植物,在植物园中识别多种植物第9天经济开发区认知淮安市境内城镇化发展下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0天日月洲生态园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1天市气象台气候与气象第12-14天淮安实习总结,实习报告撰写,实习展板准备5、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1、野外实习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听知道老师讲解,认真观察、记录,不得擅自离队,不得私自到野外拍照留影等。2、实习期间不准酗酒,不准擅自探亲访友,不准在外住宿。211 3、一切行动听指挥,团结互助,要能吃苦耐劳。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注意保管实习工具、仪器,不得损坏和遗失,返校后及时归还,损坏和遗失要照价赔偿。要绝对注意野外安全,严禁攀爬悬崖峭壁,注意饮食卫生。4、每人要认真写好实习笔记,注意收集、积累资料,返校后完成实习报告,并评定成绩。5、在车船上、住宿处和实习点,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社会公德,体现良好的大学生形象。6、在野外考察中,注意安全,野外不能穿塑料鞋、高跟鞋,要穿长裤长袖衣服,带好雨具、太阳帽等。7、根据下列方面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不予毕业):1)实习期间表现(实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遵守纪律情况)。2)实习笔记、实习日记和实习小结(认真程度、内容水平)。3)实习报告(内容和水平)。对违反纪律者,除根据情况扣分外,还根据情节作纪律处分。五、实习报告要求要求手写,内容包括一、封面:1.实习名称2.专业名称3.学号4.姓名5.指导教师6.时间二、目录三、正文标题与内容简介:实习实施表、地理位置、内容、目的、意义地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况1淮安市气象与气候环境2淮安市水土环境3淮河与洪泽水文环境4淮安市境内植被空间分布及其规律5淮安市土壤类型及其空间范围、分布规律6淮安市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资源与环境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现状7总结与收获报告不少于8000字,注重综合、归纳、分析,有理有据、有结论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查形式,以实习表现加实习报告形式。211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赵媛.江苏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朱松泉,窦鸿身.洪泽湖.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八、其它说明无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时2周总学分1应开学期4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自然地理野外教学的总目标是要使学生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在实习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气候、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野外工作方法中,各种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二、教学要求本实习地点为庐山。经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切实掌握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气候、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野外实习内容,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土壤剖面、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2.巩固和加深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3.通过实习,使每个同学对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因子及综合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地球人类的重要性。211 1.要求识别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形态、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作地质地貌剖面。2.了解庐山地区的鲜明山地气候特色和小气候特点,土壤、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认识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发生过程,初步掌握土壤野外调查方法,识别地带性代表植物、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了解各类植物群落结构、生态特征及植物群落的演替,学会采集主要自然地理因素的相关标本。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图信息的野外表达,认知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环境等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反演。4.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阔眼界,了解祖国的丰富物产资源,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化学生的专业热情。三、教学内容观察了解庐山地层与地质构造基本轮廓,观察侵蚀地貌;观察黄山松林和落叶阔叶群落,学习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观察窖洼的形成及形态特征;了解剪刀峡的形成及形态特征;小天池洼地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于成因和小天池沼泽土遗迹;王家坡一带岭谷地貌形态及成因;大坳冰斗;了解地质图的野外判读观察西谷形成、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关系;观察河流袭夺现象与侵蚀裂点;观察重力地貌、峡谷地貌、构造地貌、峰林地貌、夷平面地貌等;山下土壤分布规律,认知不同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观察芦林盆地地形,掌握土壤、植被分布;观察山地黄棕壤土壤剖面,了解山区河流水文特征;观察柏林、常绿阔叶混交林,继续植物群落样方和无样方调查,了解地理信息方法的景观生态学应用.沿途观察植物,在植物园中识别多种植物;观察山地黄棕壤土壤剖面;观察含鄱口山顶地貌,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观察七里冲形态特征及谷地堆积特点与成因;了解温泉大断层形成及的形成;了解大凹里峡谷特征、岩性于构造运动关系;三叠泉瀑布裂点上游夷平面特征;观察土壤垂直变化规律、山地棕壤和三叠泉山地黄壤剖面,河流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四、方法与步骤(教学进度安排、场所安排)1、时间:第4学期5-6月间2、方式:(含集中或分散、分组情况、指导教师配备与指导要求)实习方式为集中,指导教师配备包括主讲教师、专业老师、班主任等。211 3、单位或场所:庐山4、进度安排:时间顺序地点与路线主要实习内容第1-3天淮安动员报告,实习准备、仪器器材指导、相关专业知识集训第4天淮安ð庐山抵达庐山第5天牯岭ð月照松林ð气象站ð空军疗养院;牯岭ð望江亭ð小天池ð王家坡观察了解庐山地层与地质构造基本轮廓,观察侵蚀地貌;观察黄山松林和落叶阔叶群落,学习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观察窖洼的形成及形态特征;了解剪刀峡的形成及形态特征;小天池洼地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于成因和小天池沼泽土遗迹;王家坡一带岭谷地貌形态及成因;大坳冰斗;了解地质图的野外判读第6天牯岭ð如琴湖ð锦绣谷ð仙人洞ð大天池ð龙首崖观察西谷形成、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关系;观察河流袭夺现象与侵蚀裂点;观察重力地貌、峡谷地貌、构造地貌、峰林地貌、夷平面地貌等;山下土壤分布规律,认知不同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第7天牯岭ð芦林盆地ð三宝树ð黄龙潭ð乌龙潭ð电站大坝观察芦林盆地地形,掌握土壤、植被分布;观察山地黄棕壤土壤剖面,了解山区河流水文特征;观察柏林、常绿阔叶混交林,继续植物群落样方和无样方调查,了解地理信息方法的景观生态学应用第8天牯岭ð庐山植物园ð含鄱口ð博物馆ð碑林沿途观察植物,在植物园中识别多种植物;观察山地黄棕壤土壤剖面;观察含鄱口山顶地貌,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第9天牯岭ð五老峰ð七里冲ð三叠泉观察七里冲形态特征及谷地堆积特点与成因;了解温泉大断层形成及的形成;了解大凹里峡谷特征、岩性于构造运动关系;三叠泉瀑布裂点上游夷平面特征;观察土壤垂直变化规律、山地棕壤和三叠泉山地黄壤剖面,河流地貌的地理信息表达第10天庐山ð淮安返回学校第11-14天淮安实习总结,实习报告撰写,实习展板准备5、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1、野外实习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听知道老师讲解,认真观察、记录,不得擅自离队,不得私自到野外拍照留影等。2、实习期间不准酗酒,不准擅自探亲访友,不准在外住宿,不许进入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外出必须三人以上陪同,注意安全。每天晚上8:30集中,任何人不得缺席。3、一切行动听指挥,团结互助,要能吃苦耐劳。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注意保管实习工具、仪器,不得损坏和遗失,返校后及时归还,损坏和遗失要照价赔偿。要绝对注意野外安全,严禁攀爬悬崖峭壁,注意饮食卫生。211 4、每人要认真写好实习笔记,注意收集、积累资料,返校后完成“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并评定成绩。5、在车船上、住宿处和实习点,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社会公德,体现良好的大学生形象。6、在野外考察中,注意安全,野外不能穿塑料鞋、高跟鞋,要穿长裤长袖衣服,带好雨具、太阳帽等。7、根据下列方面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不予毕业):1)实习期间表现(实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遵守纪律情况)。2)实习笔记、实习日记和实习小结(认真程度、内容水平)。3)实习报告(内容和水平)。对违反纪律者,除根据情况扣分外,还根据情节作纪律处分。五、实习报告要求要求手写,内容包括一、封面:1.实习名称2.专业名称3.学号4.姓名5.指导教师6.时间二、目录三、正文标题与内容简介:实习实施表、地理位置、内容、目的、意义地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况1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发育、构造地貌类型、形体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性2流水地貌地貌发育、沟谷地貌、河床地貌、河谷地貌、河谷形体类型、流域地貌、水系特征3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貌(特征,怎么形成的)、沉积地貌4植被乔木、灌木、草丛类型,空间分布及其规律,植被分布图示(地图上表示不同类型分布范围、图例)5土壤土壤类型及其空间范围、分布规律(地图上表示不同类型分布点、图例)植被与土壤关系6资源与环境旅游资源(地图上表示不同类型旅游分布点、图例)、利用与保护、水环境现状7总结与收获报告不少于10000字,注重综合、归纳、分析,有理有据、有结论211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查形式,以实习表现加实习报告形式。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张兆干,王腊春.庐山地区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南.科学出版社,第1版,2011.2.张根寿,林爱文,王新生.庐山地理调查.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八、其它说明无修订人:叶正伟审核人:周晓钟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11 《人文地理学和乡土文化认知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学时2周总学分1应开学期5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人文地理学和乡土文化认知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完成人文地理学及主要分支课程学习后的实践课程。实习直接与课堂理论知识衔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经费条件下,对学校周围典型的人文地理景观进行参观和考察。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为三年级的学年论文选题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奠定基础。二、教学要求1.通过参观考察来验证书本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2.通过对学校所在城市城市(城镇)体系、工业、农业、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等信息的全面了解、分析,提高学生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思考问题能力,同时进行第一手数据获取的实训,最终通过专题论文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目标。三、教学内容(1)掌握野外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问卷调查、访谈和景观观察记录。(2)掌握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四、方法与步骤(教学进度安排、场所安排)1、时间:2周2、方式:集中加分组实习3、单位或场所:淮安市城市规划馆、淮安城市化历史博物馆、水渡口和淮海路商业区;淮安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淮钢集团、富士康科技城;生态观光农业园;慈云寺、清真寺、文庙和东西大街。4、进度安排:1)线路1:淮阴师范学院北校区长江西路-淮海北路-淮海南路-漕运路-和平路-水渡口大道。统一实习和小组实习结合(第一周)。211 主要交通方式为公交车和步行。从动态角度看,通过这条线路主要是了解下面内容:①观察近郊农业景观-城市外围区-城市老核心区CBD-老城区RBD-城市新核心区CBD-城市新区RBD等景观变化。②沿线经过盐河、淮河、里运河和运河,体会河流对城市空间划分的意义。主要实习“面”包括:①淮安市清浦传统商业街区,主要实习点有东西大街、慈云寺、文庙、清真寺、淮安市城市规划馆、淮安市运河文化博物馆;②清河新区,实习点有淮安城市化历史博物馆和耶稣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内容:①了解淮安市城市(城镇)规划,深入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新理念;②淮安运河文化与传统商业文化街区的改造问题,深入思考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冲突和文化传承问题;③淮安历史文化与城市CBD和RBD规划和建设问题。2)线路2:淮阴师范学院北校区长江西路-西安路—枚皋路-宁连路-迎宾大道。统一实习和小组实习结合(第二周)。交通方式为集体包车。这条线路可以动态观察淮安生态新城建设,实习内容主要涉及淮安市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参观和政府官员专题报告使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意义。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问题。主要实习“面”安排:淮钢特钢产业园和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实习点有淮钢集团厂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在淮钢集团厂区考察淮安市钢铁工业发展状况和生产流程中环保节能工艺,深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工业发展问题;在开发区管委会听取开发区规划和建设报告,从制度和文化角度思考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考察富士康集团,思考新国际劳动分工特点,了解外资企业产品特点,及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以及探究企业用工难问题。5、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1)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和互相帮助,要有团队精神。(2)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认真学习观摩,认真思考,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作业。(3)学生一般不得请事假,无故旷实习一次给予批评教育,令其写出书面检查;无故旷实习二次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4)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校外实习的必须事先向院(系)请假,经院(系)主管领导审查并报教务处同意后方能不参加正常实习。 五、实习总结211 实习总结主要包含两大块内容:实习成果汇报、实习报告和论文撰写。实习成果汇报含实习照片展和实习汇报表演。照片展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实习照片既体现实习中专业知识内容,也体现学生实习过程中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实习成果汇报表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小组对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制作PPT,内容要体现小组独特的关注点,同时用最生动有趣的表演方式向全院师生汇报。各小组要完成小组实习报告和专题论文撰写任务。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查课程。实习成绩综合评定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评价、小组间互评和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强调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和专题论文中体现的科研能力的评价,占实习总成绩40%;小组间互评强调小组在实习汇报表演和实习照片展等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占40%;组内成员互评则重视小组实习活动中个人表现,占20%。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徐海英.人文地理学与乡土文化认知实习讲义.2012.2.R.基钦和N.J.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3.周尚意.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制定人:徐海英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学时2周总学分1应开学期6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完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等基础课程学习后的实践课程。通过实习使学生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习区域地理考察方法,收集、整理实习区域有关资料,培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和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与技能。二、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学基本原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地理知识的获取和地理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科研能力。(3)通过具体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信息的全面了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区域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4)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地理学基本规律—区域分异规律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对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教学内容(1)掌握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程序。(2)掌握地理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3)掌握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理相关分析法、演化研究法、结构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等。(4)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四、方法与步骤(教学进度安排、场所安排)1、时间:2周2、方式:(集中实习,配备带队老师和专业指导教师)3、单位或场所:城市规划局、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4、进度安排:211 (1)城市总体规划实习(2天):听取城市规划情况讲座,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不同规模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①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历史发展概况、区域自然环境;②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等级结构、中心城市与次中心组成、生态环境规划空间布局、旅游体系规划、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③中心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性质、主体功能与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城市用地布局、城市上下部空间利用、城市绿化、旅游体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风貌、旧区更新改建、对外交通与道路、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城市防灾体系规划、近期建设安排与远景规划设想。收集相关资料,在城市地图上熟悉实习路线,绘制基本现状图;(2)了解城市中心商务区形成与演变历史(2天):城市传统商业街形成、演变与改造;连云城市形成、结构演进、发展规划调研,提出自己规划管理的理念;(3)港口码头规划考察(2天):考察港口区位、组成、建设条件、港口功能,经济腹地范围、后方疏运系统及经济地位。绘制青岛港基本布局图。(4)风景旅游地规划、设计实习(2天):青岛崂山风景区旅游地资源评价、景区规划设计、旅游地保护规划。(5)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2天)。主要是听取开发区领导的介绍,学生思考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策略。5、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1)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和互相帮助,要有团队精神。(2)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认真学习观摩,认真思考,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作业。(3)学生一般不得请事假,无故旷实习一天者实习队负责给予批评教育,令其写出书面检查;无故旷实习二天者由领队教师负责报学校给予通报批评;无故旷实习三天者,由实习队派人遣送回校,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4)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校外实习的必须事先向院(系)请假,经院(系)主管领导审查并报教务处同意后方能不参加正常实习。(5)实习期间不得离开实习地点到外地游逛,只能在实习地实习和休息。集体到实习地点,集体返校。沿途不得逗留、游玩。211 (6)严格禁止擅自到非游泳区(江、河、湖、海)游泳。注意铁路、公路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实习期间不得有外宿、酬酒、寻衅闹事、打架斗殴等现象,也不得在实习宿舍内留宿他人。(7)学生在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它错误时,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领队教师应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报告院(系),由院(系)给予纪律处分。五、实习报告要求(1)野外调查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数据首先检查、审核、去伪存真,修正补足。分析和处理资料,对统计指标(如均数和率等)要经统计学处理。对野外实习得来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不能直接全部编入实习中去,需要重新取舍和整理。(2)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和交通概况;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实习的概略过程;实习区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正文;全面概要地总结实习的主要成果;大胆严肃地提出实习过程中的新发现、新见解;认真地归纳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实习的建议。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查课程,成绩评定由两个部分构成:实习报告(60%)和实习表现(40%)。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地理科学系集体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讲义.2010.2.R.基钦和N.J.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3.周尚意.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制定人:徐海英审核人:叶正伟制定日期:2013年10月2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