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

ID:20535199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_第1页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_第2页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_第3页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_第4页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探究    【论文:中科学;究教学  【论文:学探究是学生在科学课程和实现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新题目、调查探究、动手操纵、表达和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文章扼要先容了初中科学教学的原则、步骤及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新题目。    1.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原则    探究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一般都应该遵循下列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  1.1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  现代教学论以为,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喜好;其次要给

2、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动手、发现和探索新题目的机会,如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增加探索性实验等;再次,教师要通过新题目启发、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中,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  1.2要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以实验为基础是科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在科学探究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就是把实验作为提出新题目、探索新题目、解决新题目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功能,通过实验,非凡是学生亲身做实验来激发和培养学

3、生喜好,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事实,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1.3要夸大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当探究课进进到***时,要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探究氛围,这样大家才跃跃欲试。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师不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智力活动和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有利于这种探索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应相互交流,对新题目、假设、实验、结论的解释进行描述,了解提出新题目、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回纳结论的策略和方法。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找到了对某个新题目或未知现象的解释,更重要

4、的是使学生了解如何对某一生疏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其探究能力的进步。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但这决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永远是帮助学天生功的伙伴。其次,要善于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经过努力能解决的新题目系列,并使学生对解决新题目或实现目标产生喜好和需求。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尝试、探索、试误,让探究学习的过***正成为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新题目”的过程。  1.4要重视科学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结合  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一方面,科学概念、原理、理论的形成和建立,都是来自自然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或者科学家们

5、依据大量的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经过分析推理和科学抽象,回纳总结出来的。学习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另一方面,科学己渗透到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无不需要科学的参和: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能源的开发、食品、医疗保健等,都需要科学。因此,科学探究教学应重视科学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结合。同时,探究活动的设计也应从我国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吸收国内外多年来的教改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将一些实验按照探究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改造。例如,将用于验证结论的

6、演示实验,改造成先做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既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又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此外,活动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己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    2.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步骤    2.1提出新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供探究的新题目。  2.2猜想和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新题目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和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2.3制订计划  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试剂,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较周密的实验计划。  2.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

7、录实验数据,在实验操纵中注重观察和思考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表达所收集到的实证,并能从中发现新题目,解决新题目。  2.5解释和结论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失事实证据和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回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  2.6反思和评价  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在实验方案、现象、解释等方面和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能和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2.7表达和交流  用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