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

ID:20524773

大小:2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_第1页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_第2页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_第3页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_第4页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别山南坡水土保持策略研究张理华(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246000)摘要:以大别山南坡皖河石牌水文站的径流量与含沙量、输沙量作为流域水土流失的相关性指标,研究其水土流失成因和发生时间,提出水土保持策略与措施。皖河输沙量变化与含沙量、径流量波动有正相关性,表明暴雨型降水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6〜7月暴雨期是水土流失高发时段。继续做好水土保持,策略与措施直接针对6〜7月份的强降水过程。关键词:大别山;水土保持;皖河径流量;含沙量;输沙量亚热带季风区中低山地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即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也难遏制,和关的水土保持研究很多[1~9]。安

2、徽省将大别山区岳西等6娃列为水土流失重点整治区。以大别山南坡的河流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作为流域水土流失的相关性指标,分析变化特征,结合实地调査研究,探讨水土保持策略与措施,对亚热带季风区山地的水土保持有参照意义。1研究区域概况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与河南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30°10'〜32°30'N,112°40'〜117°10'E。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山峰众多,海拔1500米左右。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屮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风化程度深。坡度多在25°〜50%山间河漫滩和阶地平原狭小,是主要农耕区。山区水

3、库众多,大小不等。皖河、淠河等河流的中上游都在山区。山地南北两坡分别属长江与淮河水系,河流分布呈放射状。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气温16.5°C,多年平均降水量1440mm.蒸发量894mm、径流深749nwi。降水集中于夏季。上游山区径流深可达850mm以上,径流系数偏高。径流量随降水波动大,坡陡流急,侵蚀力强。山地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0%〜70%,建群种以马尾松、杉、栎为主。大多是作者简介:张理华(1957-),男,汉族,教授,安徽宿松县人,专业研究方向:区域资源开发。完成多项区域研究与规划课题。Email:zhanglihua@aqt

4、c.edu.cn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21011),安庆沿江湿地生态系统调查、保护与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树造林的成果。油桐、油茶、乌桕、漆树等经济林木在低山丘陵区广泛分布。水土流失缘起历史上的乱砍滥伐和盲目开垦。水土保持研究经历30余年,虽经长期生态修复,仍然是水土流失重点区域。2研究材料及分析2.1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大别山南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K降,河流短小,向东南汇聚入长江。其屮皖河中上游水系规模较大,奋代表性。河流输沙量是反映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指标。皖河干流出山口后有石牌水文站,提取皖河1965〜2010年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数据,如图1所

5、示。图1皖河石牌站1965〜2010年年径流量与输沙量河流径流量(Q)与输沙量(V)为直线关系,即¥=(^3,式屮S为含沙量。分析图1,曲线波动特征显示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并非简单直线关系,说明含沙量(S)不稳定。计算1965〜2010年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皮尔逊积矩和关系数为0.687,偏低。追宄原因,可能是年际降水量或降水强度的差异,不同年份含沙量奋较大的变化,导致径流量与输沙量的直线关系变得复杂。图1反映,1965〜2010年输沙量有明显下降趋势。46年平均,年输沙量为55.28X104t/年。年输沙量变化特征可分两个阶段,1997年以前输沙量较大;1997〜20

6、10年,输沙量显著性下降,意味着水土流失量减少。分析与20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提高有关。经过20年积累,至1997年后,森林对水土保持的贡献开始显现。2.2年径流量与年平均含沙量的相关性1965〜2010年,皖河平均年径流量为33.2X108m3。大多数年份,年径流量波动于20X108〜50X108m3,超过此范围是洪水年或枯水年,如1969、1978、1893等年份,年径流量出现极端值。如阁2所示。图2皖河石牌站(1965〜2010)年径流量与年平均含沙量图2中年径流量曲线与年平均含沙量曲线显示正相关,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相关性显著;洪水

7、年份和枯水年份的正相关性显著。计算两者1965〜2010年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为0.291,并不高。实际上年径流量与年平均含沙量并无因果联系。曲线显示的正相关现象作如下解读:年径流量大或洪水年,暴雨多,强降水打击地表,洪水冲刷河床,导致强侵蚀作用,含沙量升高;而平水年份,暴雨型降水不多的情况下,二者不显示相关性;枯水年份,降水量小,暴雨少,侵蚀作用弱,年平均含沙量偏小。年平均含沙量变化也分两个阶段。1965〜1997年,多数年份变化幅度为0.18〜0.32kg/m3,洪水年有极大值,枯水年出现低值,1969、1978等年份都很典型。1997〜2010年,平均含沙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