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

ID:2051379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1页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2页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3页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ntra-aorticBallonpump,IABP)由固定在导管的圆柱形气囊构成,临床上常被安放在胸主动脉部位。导管近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末梢,远端位于肾动脉。当心脏舒张时气囊充气,心脏收缩时气囊放气。由此产生双重血液动力学效应:心脏舒张气囊充气使血流向前,提高舒张压和冠脉的灌注。气囊在心脏收缩之前放气降低收缩压(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以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对心脏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R45:A:1674-932

2、4(2012)03-0162-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eion,AMI)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10%,传统治疗病死率达80%~90%。[1]经PCI术能快捷、安全和持续的开通堵塞的冠脉,恢复冠脉的血流,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率及成功率。目前PCI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方法。随着PCI术治疗方法的广泛开展,IABP已经作为暂时性改善左室功能的辅助装置。[2,3]  一、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80岁

3、,以胸闷痛30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后仍有胸闷痛症状且持续不缓解,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不缓解,胸闷痛逐渐加重,伴濒死感,面色苍白,唇绀,冷汗,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啰音,血压80/50mmHg,出现意识模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mv,V8-V9病理Q,急检心肌肌钙蛋白27.77ng/ml,肌红蛋白145ng/ml,CK1470U/L,BNP1550,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心电、血压、血氧监护,镇静、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对症处理,在多巴胺80ug

4、/min静脉滴注时血压难以维持,行急诊IABP植入术及冠状动脉造,在IABP支持治疗,血压逐渐回升,维持在95~110/50~80mmHg以上,心率80次/分左右,四肢转暖,冠脉造影影示:3支血管均为弥漫性狭窄,LAD中段闭塞,LCX近端狭窄近90%、RCA开口狭窄近85%、LM狭窄近75%。考虑患者高龄且3支血管病变,PCI风险大,未给予急诊PCI,返回病房,继续给予强心、扩冠、抗凝、消炎等治疗。一周后,患者病情稳定,行PCI术,术后造影示:LAD,LCX,RCA血管充盈。安全返回病房,逐步减

5、少多巴胺用量至停用,血压在IABP辅助下维持在100/80mmHg,术后第5日后反搏比调至1:2,第9日后调至1:3,第13日顺利撤管。住院45日后逐渐下床活动,3个月后出院。半年后随访患者活动量基本回到发病前水平。  二、讨论  IABP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机械辅助方法。其血液动力学效应是降低左室后负荷、减轻心脏做功:左室收缩压和射血阻力降低约10%~20%;左心室舒张末容量下降20%;心排量增加0.5L/min.m2,从而减少了心室壁张力及心肌耗氧量,从根本上解决了急性心肌

6、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对氧的利用率。进而争取时间,挽救生命。老年人(>65岁)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硬化逐渐加重,其冠状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增加,以致于65岁及其以上者死亡原因中冠心病占一半以上,而因缺血性心脏病而死亡者中约3/4是老年人,其主要原因是与年龄相关心肌顺应性和舒张期松弛能力的变化。如果AMI发生的面积较大或AMI发生在陈旧性MI残留的大块心肌疤痕处而左室功能勉强代偿者,则会迅速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即“泵衰竭”。因而IABP在AMI伴心功能不全的作用

7、渐渐被人们重视。应用IABP的临床意义在于它能够机械的增加心肌供血,达到减少心肌氧耗,从而在心肌发生梗死前挽救梗死区,改善心功能。对于心衰同时伴有肾,肝,脾等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会因心功能的急剧下降而出现病变脏器的快速衰竭症状,这时IABP可以保证周围组织和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在心源性休克早期代偿低血压阶段,或有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不全对药物反应差时,心脏功能发生不可逆缺血性损害前应用IABP,可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改善外周循环,减少主动脉舒张末期容量及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8、心排血量,改善心肌供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纠正心源性休克[4]。从而使得休克状态逐渐得到恢复,这表明IABP能够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起到关键性作用。  [1]AlpertJS,BeckerRC.Mechanismsandmanagementofcardiogeni。shock[J].CritCareClin,1993,(9):205一218.  [2]Boukikp,PavlakisG,PapasteriadisE.Managementofcardiogeni。Shockduetoacc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