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及景观审美

文化及景观审美

ID:20500536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0

文化及景观审美_第1页
文化及景观审美_第2页
文化及景观审美_第3页
文化及景观审美_第4页
文化及景观审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及景观审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与景观审美                    文∕林观实[1]在日益趋向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一词也变得空前时髦起来,各种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文化在我们生活中变的愈来愈重要,它的影响愈来愈被我们重视。进一步,审美文化也日益丰富起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活动也正在不断发展,这包括了景观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审美欣赏类型,景观审美深受文化影响,文化参与了景观的生成、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景观就是文化的,是文化的景观。一些地理学家就用“文化景观”一词,意指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而塑造出来的景观。①一“文化”一词含义极

2、为丰富,在不同领域使用的内容和意义不尽相同,因此在进入具体讨论之前有必要对“文化”一词进行必要的界定,以适合下面的分析。从词源上来说,文化是一个派生于自然的概念,英语中的“culture”原始意义是指耕作或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文化”最初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过程,然后才比喻性的反过来用于精神生活。②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而在《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分成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精神性的文化,它主要是指那些形成观念的意识形态等,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

3、法律、自然科学、制度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文化也是变动的,稳定是相对的。景观审美中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这种狭义上的精神性文化。“景观”一词最初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意指地表上各种事物的综合体,后来被旅游界用来指风景,即有某种特定含义能够引起人们兴趣和美感的地表现象,后来又逐渐延伸到一些人为构筑物。景观审美中的景观在这里取的就是它后来经过扩展的含义,因此它不仅仅是指一些自然风景,还包括了人为构筑物。“文化”与“景观”这些意义丰富的词经过必要的限定,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基础。 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都带有深刻的文

4、化烙印,在景观的审美欣赏中不可避免有文化因素的参与。不同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它们广泛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包括了审美的方面。景观审美中获得的体验、知识为个人所得,成为个人独特的经验并从不同方面和层面影响个人,人又是社会的动物,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的交往、沟通中把景观审美的影响不知不觉的传达给别人,然后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渐渐的形成集体的认同感,从而获得了某种普遍性。文化与景观审美的复杂关联可以通过对它们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中的表现的考察而得知。[i] 二 西方在18世纪之前,人们对自然是一种普遍

5、的冷漠态度,把自然环境视为恐怖的、可憎的对象,虽然也有对自然美的一些零星的研究,但很难改变自然在人们心目中的负面形象。至18世纪浪漫主义的勃兴,对自然热情的歌颂,使人们把视线开始转向自然。绘画理论在此时也被运用到对景观的审美欣赏上来,“如画性”被作为景观审美的核心概念,绘画艺术理论影响了当时的景观审美。景观被当作一幅图画来欣赏,他们借助“克劳德玻璃”——一种以景观艺术家克劳德·洛兰命名的、小巧而带色彩的凸透镜便于旅游者像观看艺术品那般观看景观——去追寻如图画般的风景。③这样一种文化风尚使得人们对景观审美普遍持一种“如画性”欣赏方式,努力寻找一处景观的

6、形式、构图、色彩以及景观如画一样的边框,把景观的审美限定在对风景画的欣赏中。田园牧歌式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最能激起当时人们的审美兴趣,而那时荒野景观因为得不到文化认同仍然被视为不可接近的,表现贫瘠和没有审美价值可言,在文化中,荒野景观或类似的景观都被排除在审美之外。 至19世纪中叶,梭罗在1858年的一篇文章中明确的提出了保护荒野的想法,这一想法被当时的保护主义者约翰·谬尔接受,经过进一步的论证,荒野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环境类型,荒野被理解为一个具体历史和文化时期的概念。④这种对荒野景观认识的转变,使以前被视为恐怖、不可接近的环境类型变的可以接受,

7、进而又被纳入审美欣赏的视野。文化通过具体的艺术、环境政策、观念等创造了新的景观审美类型。起初诞生于自然的文化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演变,最终又影响了自然,对自然进行了选择。不同时期的文化选择了不同的景观类型,也选择了不同的审美方式。对于一处景观,它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就可能意味着有不同的命运。西方的文化演变来的激烈而鲜明,不同的历史时期常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往往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形态,当然这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形态中可能仍然有某种更为深层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它是相对于表层结构而言的。这与中国文化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具

8、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⑤中国文化的这种静态的“目的”意向性特征,也影响了中国自古以来对自然山水的态度,这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