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

ID:20497569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_第1页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_第2页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_第3页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_第4页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见义勇为的民事法律救济[摘要]当今社会见义勇为层出不穷,这是值得称颂的。但是,在见义勇为之后,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往往会遇到医疗、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救济。文章梳理了见义勇为的法律内涵,认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同民法基本原则是相一致的。民事法律救济手段包括:见义勇为者向侵害人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向受益人行使损害补偿请求权,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以及向国家行使国家行政补偿请求权[1]。[关键词]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济(序论)当今社会见义勇为层出不穷,这是值得称颂的。但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局面却让人痛心。文章梳理了见义勇为的法律内涵,认为见义勇为民事法律救

2、济同民法基本原则是相一致的。对具有崇高道德价值的见义勇为行为,如何提供法律的保障,从而统筹协调、公平处理相关的利益关系,对保护和弘扬见义勇为行为,尽快改变“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持公平公正、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一、见义勇为的内涵及性质见义勇为是指公民为保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在民法上是这样定义的:“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侵害和危险而作出不顾个人安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合乎社会正义的危难

3、救助行为。”因此见义勇为要具有以下的构成要件:(一)行为人无特定的义务,即为非义务性。这是构成见义勇为的前提条件,即行为人是在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做出的危难救助行为,对于一些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如警察勇斗歹徒等,理所当然不是见义勇为;同理依照约定而实施的救助行为也不是见义勇为。基于这些义务,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行为人的本分,而见义勇为的道德评判标准则要求行为人是自觉的,而非功利性的。(二)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具有利他性。..见义勇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遭损害,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安全。正是见义勇为的这种公益性,是区别于正当防卫的那种保护自

4、身利益的利己性。而这种利他也体现了行为人目的的正当性。若行为人明知他人的利益是非法而去“救助”,不但不能被视为见义勇为,还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三)高度的危险性。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是不需要这么大的危险性的,他们只是基于自己的举手之劳而实施的一些义举,对自己没有实质的损害。见义勇为与一般的助人为乐相比较,体现出了一种更为高尚的思想境界。[3]所以只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的救助行为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四)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具体行为。这是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即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的利益行为。不是见义勇为是否能够成立的关键所在,在判断见义勇为时,一定要以实施的具体行为为

5、标准,只要这种行为是在为他人服务,是为了保护和救助他人,那么就该认定他。根据以上构成要件分析,如果我们把见义勇为和民法上的无因管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源自无因管理的范围,两者极为相似。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见义勇为从性质上讲“是一种无因管理,是无因管理的类型之一”。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包括:1、管理实务的行为2、管理人具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事务的意思3、无法律上的义务。但见义勇为虽然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但他只是无因管理的类型之一,与其他无因管理相比较,又有扩展和延伸。主要表现在为,见

6、义勇为的构成要件比一般的无因管理更为严格,内涵更为丰富。见义勇为的构成不但具备一切无因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共同要件,而且还有进一步的特殊要求。在客观要件上见义勇为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行为人实施这种行为往往可以损害自身的健康,甚至献出生命,而无因管理不具有此种人身危险性。所以说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源自无因管理行为的范围,但是超出了一般的无因管理范围,升华为一种社会高尚道德范畴的行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机械的将见义勇为定性为某种债,无论是学者还是法律从业者,他们更应当做的是以道德为基础,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努力完善见义勇为民事救济的法律制度。在不久的将来,见义勇为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债

7、的发生依据。二、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民事法律救济的法理基础和现实意义..(一)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体现和要求。见义勇为从古至今一直作为一种高尚的品质被人们所崇尚,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人们内心道德的行为表现,符合了社会公正秩序和善良风俗的需要,即我们所说的“公序良俗”。公序,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是约束民事行为的最低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