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

ID:20461899

大小:36.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_第1页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_第2页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_第3页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_第4页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量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训二十四明目地黄丸中山茱萸的含量测定一、实训目的1.掌握薄层扫描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技能2.理解外标二点法测定熊果酸含量的原理3.了解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的设计思路。二、测定依据1.明目地黄丸药品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正文部分492页]【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枸杞子60g、菊花60g、当归60g、白芍60g、蒺藜60g、石决明(煅)80g。【含量测定】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切碎,取水蜜丸10g或小蜜丸18g,精密称定;或

2、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8g,精密称定。加水50ml,放置使溶散,滤过,药渣用水80ml洗涤,在室温干燥至呈松软的粉末状,在100℃烘干,连同滤纸一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20m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三氯甲烷-无水乙醇(2:3)的混合液适量,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3、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5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冰醋(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4~5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540nm,=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含山茱萸以熊果酸(C30H48O3)计,水蜜丸每1g不得

4、少于0.09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07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63mg。2.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ⅣB]三、测定原理1.本品系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白芍等12味药材制备而成,剂型有水蜜丸、小蜜丸和大蜜丸。该药品质量标准收载了山茱萸、牡丹皮和白芍的含量测定方法。前者采用薄层扫描法,后二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山茱萸为本品君药,熊果酸为其代表性成分,故药品标准以熊果酸为指标采用薄层扫描外标两点法对山茱萸进行含量测定。3.熊果酸为游离三萜类化合物(图5-3

5、8),结构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具有一定极性,难溶于石油醚和水,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甲醇和乙醇等。因此样品前处理时,加水溶散样品,滤渣用水洗涤除去水溶性杂质。干燥滤渣加乙醚回流提取,将熊果酸定量提取出来。乙醚提取物先用石油醚浸泡,溶去脂溶性杂质,然后加三氯甲烷-无水乙醇混合液微热溶解、定容,制成供试品溶液。图5-38熊果酸结构式4.熊果酸具有酸性,为了防止其色谱斑点产生拖尾现象,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冰醋酸。5.熊果酸结构中无较长的共轭体系,故本身既无荧光性质也无紫外-可见吸收,其斑点需喷洒硫酸溶液显色后才能用可见光

6、扫描测定。显色机理可能是:在硫酸的作用下,熊果酸发生氧化、脱水、双键位移等反应,生成具较长共轭体系的红紫色物质且在540nm波长处呈最大吸收。显色后的斑点不稳定,需覆盖玻璃板再行扫描。6.含量测定原理:以熊果酸为指标,首先利用溶剂法将熊果酸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经薄层色谱分离得到其斑点,通过随行分析的对照品定位。然后分别对供试品中熊果酸斑点和对照品斑点进行扫描,根据对照品斑点质量和吸光度积分值建立直线方程,将供试品熊果酸斑点吸光度积分值代入直线方程计算,即可得到熊果酸含量。四、仪器与试剂薄层扫描仪、恒温干燥箱、托

7、盘天平(感量0.1g)、分析天平(感量0.0001g)锥形瓶、量筒、索氏提取器、水浴锅、、蒸发皿、、硅胶G薄层板、展开缸、点样器(微升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胶布、玻璃板等三氯甲烷、无水乙醇、环己烷、甲酸、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10%硫酸等。五、实验步骤与内容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用托盘天平(感量0.1g)称取本品水蜜丸40g,称量范围39.5~40.5g;研钵研碎,再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从中精密称取10g,称量范围9.5000~10.5000g(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或用托盘天平(感量0.1g)称取

8、小蜜丸或重量差异下的大蜜丸60g,称量范围59.5~60.5g;剪刀剪碎,混匀,再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从中精密称取18g,称量范围17.5000~18.5000g(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将样品置100ml锥形瓶中,用量筒量取蒸馏水50ml置锥形瓶中,摇匀,放置使药粉溶散。常压过滤,弃去滤液,用量筒量取蒸馏水80ml,分次洗涤药渣,弃去洗液,药渣连同滤纸置室温下干燥至呈松软的粉末状,置恒温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