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60796
大小:1.33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8-10-11
《最新改过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编工业据出土文物表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渭南(今临渭区,下同)境内就有了原始的手工业制品,如石器、骨器、陶器、编织等。到秦汉时期,有了少量的砖瓦生产。元代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土纺线、土织布遍及农村,榨油、染坊、铁匠、缝纫、竹木制品、酿造等均有所发展。清乾隆年间,有纳税班匠157人。光绪年间,渭北一带的土布、东西两塬的草帽、苇席,数量均已可观。民国年间,手工业继续发展,同时,随着西北聚记机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开始有了近代机械化工业。至二十九年(1940),辖区有机械化工业企业3户(棉花打包2户,面粉加工1户),手工业班匠3195
2、人。(其中石匠28人,瓦匠50人,木匠635人,泥水匠225人,铜匠26人,铁匠155人,其它2076人),产品种类有面粉、白酒、菜油、棉籽油、芝麻油、土布、砖瓦、苇席、皮绳、木轮大车、棉包等。至三十七年(1948),除打包厂外,有面粉厂2户、火柴厂1户、铁工厂7户。全部动力516瓦,金属切削机床2台。产品增加轧花车、弹花柜、火柴、铁锅、犁铧等种类。到1949年,辖区工业总产值325.7万元,共有职工242人,全部为私营工业企业。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工业发展,除原有企业基本保留外,又继续发展了一部分私营工业。主要有瑞昕面粉厂、德华、义兴成、德泰、德聚等
3、铁工厂。国营工业始于1951年西北供销总社建立的城关棉油厂和省公安厅建立的劳改厂—新渭砖瓦厂、新渭鞋厂。到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72.1万元,职工729人。1953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生产,国家对私营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也走向合作化道路,国营工业陆续建立。到1958年,在大炼钢铁、大办工业的推动下,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21个,职工1755人,工业总产值达1470.4万元,主要工业产品增加了发电、生铁、水泥、石灰、棉纱、水车、锅驼机、小钢磨、肥皂等。此后,渭南县城区列入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加之,又遇三
4、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工业建设受到限制,发展较为缓慢。1960年中央指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本县于1962年将全部公私合营企业改为地方国营企业,同时停办了纺织厂等6个工厂。1963年工业总产值下降到1249万元,职工队伍减为1201人,基本退回到了1957年的水平。1964年后,国家对三门峡水库区原设计方案作了调整,渭南县城从淹没区划出,适时正值“三线”建设时期,一些中、省、地大中型企业纷纷建立,全县工业经济开始逐年回升。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193.6万元,比1963年增长75.63%。六十年代中期,这种上升趋势又被“文化大革命
5、”所终止。1968年以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提出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影响下,先后创办了30多个城镇集体小厂,到197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4019.5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调整、改革,集体所有制工业和乡镇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1984年元月,渭南县改市后,市委、市政府开始把主要抓农业转移到主要抓工业,促农业上来,在改革、开放、搞活上狠下功夫,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制、指标分解、层层承包一系列措施。同时,扶植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又先后引进、联办了一批企业。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生
6、产水平迅速提高。1990年,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不含村及村以下的企业)287户,其中中央、省、地(市)属企业24户,区属及乡办企业263户。职工15598人,工业总产值58292万元。90年代初,辖区工业以搞好国有企业为中心,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推行人事、用工、分配三项改革;一些企业推行了股份制改造。1995年,辖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6484万元;1996年,根据国务院“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辖区国有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通过市场优胜劣汰,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
7、等形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同时,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2000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户,从业人员22409人,固定资产181070.3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6943.1万元,利税3262.6万元。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继续在新型的工业体制的道路上不断的发展壮大,辖区基本形成了以开发区、招商区、渭北工业园区、老城区为主的四个工业群体。乡镇工业、个体工业更是遍布城乡。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辖区有工业企业(不包括经济开发区,下同)543户,从业人员22
8、527人,固定资产原值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