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5883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论日本索尼公司在华投资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日本索尼公司在华投资的策略 【】在过去30多年来,日本跨国公司的对中投资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中国的人件费成工低的优势,通过在中国投资设厂,建立以东京为主导的产业内分工体系。表面上,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给日本带来了产业空洞化现象,在本质上,跨国的产业内分工增强了以东京为总部的跨国公司在高附加价值领域的优势。本文将以索尼公司为例,分析日本公司在华投资的策略。 【关键词】索尼投资策略 一、索尼公司的基本信息 索尼公司(ソニー株式会社,SonyCorporation)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
2、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游戏产业三大巨头之一。索尼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由原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中的三家;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和联艺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索尼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音乐公司,先后合并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贝塔斯曼音乐公司并收购了百代的全部音乐业务。索尼控制全球三分之一的音乐出版市场,此外至少三分之一的好莱坞最伟大电影为索尼所有。 进入21世纪,索尼(Sony)品牌在电子业务上呈现弱势。依据2005年美国Interbrand公布2005品牌价值排行中,Sony价值105亿美元,比2004年的131
3、.5亿美元衰退了14%,由20名滑落到28名。而福布斯在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业排行中,索尼排名由2004年的82名滑落至第123名。 二、索尼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1.以东京为主导的中日产业内分工体系 目前,在平均工资、工资生产率、劳动分配率等方面,日本相对于中国处于劣势,而中国在人件费成本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就索尼而言,日本在研究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人均附加值、劳动生产率、工业附加值等方面仍在维持并创造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又体现在日本拥有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支援型产业群,并由此占领高附加价值领域而掌握产
4、业内分工的主导权这一方面。 在过去30多年来,索尼公司的对中投资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中国的人件费成工低的优势,通过在中国投资设厂,建立以东京为主导的产业内分工体系。表面上,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给日本带来了产业空洞化现象,在本质上,跨国的产业内分工增强了以东京为总部的索尼公司在高附加价值领域的优势。 在有关日本的地区经济结构与中国的相关性变化的分析报告中,日本的一个权威性研究机关通过定量分析指出,索尼公司与中国的相关性,呈现负相关的倾向在近10多年更为显著。换句话说,索尼公司把原来以日本2、3级都市地区为基地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以降低劳动分配率、提高工资生产率
5、,从而增强了以东京等大都市为基地的产业(如研究开发等)的竞争优势。 2.知识产权与索尼公司的对中投资战略 一方面,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大感到商业机会的增多,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强盛崛起感到潜在的威胁,这就是欧美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心态。同样,日本在国家层次上启动知识财产权战略与产业竞争力战略,以确保在高附加价值领域,甚至在生产制造基盘技术领域的对中竞争优势。这两项国家战略的实施是以日本经济构造改革,也即制度文化的创新为基础的。如果以日本经济构造改革停顿不前,毫无进展的表面现象为根据低估这二项战略的未来效果,则是幼稚的。同样,也不可低估这两项国家战略对
6、日本跨国公司对中投资战略之影响。今后,在对中投资方面,索尼公司对知识财产权的关注会更加强烈。 实际上,在对中投资的同时加强包括生产制造技术在内的知识财产权保护,已成为索尼公司对中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特征。索尼公司在增强中国地区总部的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的同时,开始对在过去30多年来投资设立的合资企业实施独资改造,以防止由母公司向合资公司转移的产品技术、生产制造技术等被进一步转移到合资企业的中方去。这样也便于地区总部统一管理本公司的知识产权。 3.经营资源交换:索尼公司与中国企业的新型关系 中国加入WTO及市场开放,为索尼公司的对中投资战略的展开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7、母公司可以把独资化改造后的在华企业真正地纳入东京总部主导的产业内分工体系之中,较为放心地向那些企业转移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制造技术,并采取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以保护这些技术。意味着索尼公司将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中国的事业伙伴,并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与中国的事业伙伴来建立非束缚性的伙伴关系。 例如,以收买股权的方式与中国的事业伙伴建立联盟,要比共同设立合资企业灵活得多。前者,索尼公司可作为战略投资者,或是增加持股比例,或是将所持股权转手出让,远比后者捆绑式联姻灵活。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家电产业走过了引进、吸收、消化、提高的历程,从对中日贸易电
8、子机器、机械产品的定量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