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5748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立足实际 贴近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足实际贴近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基础德育的阵地,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理想、会思考、会学习,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社会情感和行为品质的学生。教师教学中应有效组织探究互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学习做人,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现联系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了解学情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主张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这
2、就要求教师要探明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对于学习当前这个内容,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哪些,真正的困难和困惑在哪里,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等等。只有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学才有可能实现生活化。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中“我能行”的话题。我在备课时,了解到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胆怯是他们常常会遇到的体验,特别是在独生子女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怕黑,怕发言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许多战胜胆怯的生活经验。比如他们意识到打针就是针头扎进去的时候疼一会儿,挺过去就没事了……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
3、调查,我遴选出大量关于儿童生活胆小的典型事件,如不敢打针、不敢发言、不敢一人在家、怕黑等儿童生活中常见的胆小事件,在课堂上通过媒体呈现出来,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通过呈现事件、引导归因,并举行了勇敢者点子发布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勇敢小精灵评比为载体,组织课后延伸活动。这样做真正使课程成为了对儿童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对儿童生活有效的指导,促进了儿童积极主动的发展。由上可见,课前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有助于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是实现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
4、能”的急切期待情绪和心理状态。如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课,让学生通过看、思、问、做,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提供各种服务的劳动者,并感受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我让学生先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如吃早餐——上学的路上——在教室里上课——回到家里写作业,看电视,然后“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的生活会样?”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举例说明。这样设问置疑,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存在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2立足实际添补取
5、舍 我们的教材作为面向全国的教材,确实具有通用性,它兼顾了城市、农村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但作为教材,编写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反复提醒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学生生活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学生生活世界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同,而在农村,东西部地区又不同,我们就需要联系本地区实际,灵活运用教材。教材中有“装扮我们的教室”的内容,要求真正动手装扮教室,但由于学校条件、环境各不相同,可能操作起来就需要从实际出发。比如,可以结合班级特点进行设计,有的
6、老师就组织大家一起动手布置一个像样的图书角。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我们也可以考虑舍去这个教学内容。 我们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老师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
7、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又如我在上《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考虑赛岐镇地理位置处于交通要道,同三高速、104国道、省道、赛岐港航道等水陆交通密集,学生生源来自多个村与社区,学生上下课交通安全显得极为重要,我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再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他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请交通警察进行现场指导,让小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
8、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为了营造品德与生活课文化氛围,学校的教育作用不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更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文化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