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5654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原创)最新2014年秋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原创)最新2014年秋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原创)最新2014年秋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原创)最新2014年秋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此篇《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仅供你参考使用,同时,特别感谢黄老师搜集整理这些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
2、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1)教师讲解: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直到17世纪,意大
3、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球,发射月球探掘1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边讲述边出示教学挂图或投影幻灯片) (2)提问: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会知道不少有关月球的科学知识,谁能回答下面这
4、些问题?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③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大小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应组织学生首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再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的答案,很可能不太确切,教师应认真去听,并整理正确的答案,为下一步归纳小结做准备。) 2.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1)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2)组织学生做相关的试验:①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平坦。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②从不
5、同的高度将大小不一的石子丢入沙盘中。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盘的旁边,用另一只手拿着石于到沙盘的上方,确定好高度后,松手丢开石子。③小心地拿走石子,尽量不要碰着沙子。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④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确定沙坑的深度。 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于从同一个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最后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落下的试验,分别测量沙坑的深度。 (3)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4)模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
6、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3.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播放幻灯片,创设情境:美国人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谈话: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内部消息,我们中国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们国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发展月球旅游业。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的人作为导游,如果同学们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 (3)学生介绍已有的月球知识,讨论自己最想了解什么内容。 学习的要求:首先,请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主题;接着,去认真细致地阅读有关资料,有问题可以小组内讨论,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然后,小组讨
7、论出一篇导游解说词,并推荐一名同学做导游;最后组织全班的“导游解说”竞赛,通过解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正所谓教学定法,还请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