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中的美学

论书法中的美学

ID:2045404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论书法中的美学_第1页
论书法中的美学_第2页
论书法中的美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书法中的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书法中的美学  关于中国各个时代的书法之美,这里必须谈一下我国的书法历史溯源。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书法艺术是我国诸多文化艺术之峰中的一座奇峰,也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虽然学术界大多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到我国东汉时代才大致形成,但是笔者私以为书法艺术当与汉字同时诞生,即汉字何时出现,书法艺术亦随之而生,这是一个自然的演化。就汉字来说,汉字的形成也和书法一样,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而汉字演化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的。从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铜鼎上的金文来看,文字已经趋向于线条化,到了战国时代,草篆已有向草隶发展的趋势,这都是为了书写便利

2、而生的,同时大大地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这样的变化却为书法艺术的多样性打下了形式基础,使得书法的艺术性愈加丰富起来。由于书法历史的漫长演变,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书法形成了五种字体,按照历史顺序,即“篆书、隶书、楷书(真书)、草书、行书”。笔者将依据历史顺序逐一论及其中之美。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每个历史时代的芳华,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每个历史时代的特色,历史如此,书法亦然。  1篆书与大秦帝国――“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之王者庄严  篆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要数《石鼓文》了,《石鼓文》是秦篆之前身,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刻石。只可惜石鼓之上字迹磨损颇多,现今藏于北

3、京故宫博物院。《石鼓文》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极其重要,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在《石鼓文》的基础下,秦朝统一了文字,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文字、货币、文化差异很大,从大的历史面来看,这是历史发展的一大障碍。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兼并天下,命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废除原六国文字,使其整齐划一,自此小篆应运而生。《说文解字》序言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囊括秦时字体风貌。《泰山刻石》为小篆中之代表作品,其秦丞相李斯,是中国书法史上记载

4、的第一位书法家。《泰山刻石》是秦统一后的官方标准字体,即为小篆。其艺术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匀整方正,舒展大方,圆润饱满,笔意醇厚之美。与《石鼓文》不同的是,其在笔画线条上更加圆润流畅,疏密有度,张弛有道,匀停得当。给人稳重端庄之美感。字里行间无不透出“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王者大气,一笔一画宛若盘踞在天空的苍龙。书法和人一样,也是有骨有肉的,《泰山刻石》更是如唐代张怀瑾所称道:“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2隶书与强汉王朝――“汉官威仪”之划时代意义  虽然小篆在书写上有所简化,但是书写依旧繁琐,从实用角度上看,形成诸多不便。故而秦亡后,

5、汉代古人在小篆的基础上,将书法由籀篆变隶分,东汉时由隶分演变为章草、楷书、行书,因为隶书大大加快了书写速度,隶书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字体。康有为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这话的意思是康有为认为汉隶书写简单,容易上手,稍加参悟,便能自成一家,这话虽是一家之言,却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网球运动中的一句经典:“看似简单的,往往是最难的。”笔者以为,汉隶正应此语。汉隶虽然看似书写容易,然而要把汉隶那“汉官威仪”的气势之美表现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笔者将就此逐一分析,先从较早的《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汉建宁

6、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此石雄伟庄严,结字高古,其用笔朴实,厚重,方中见圆,圆中见方。笔力挥斥方遒,其苍劲古朴之美跃然石上,更是将“汉官威仪”之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末杨守敬曾评价其:“方正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此碑文末尾刻有书写者之名“仇靖”二字,开中国书法史中书家落款之先河。与《乙瑛碑》,《礼器碑》同属于汉隶秀逸之美,观其碑有神采奕奕,秀美灵动之感,其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股“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气质,宛如“汉宫飞燕”与如“汉官威仪”般的大多数汉隶碑刻相比,不得不说她们是汉隶中,甚至中国古代书法中的一朵奇葩。  3真

7、书、草书、行书与魏晋风骨――“名士风度”之名家辈出  在书法史上,魏晋时代是最为重要的,没有魏晋时代的书法名家辈出,如钟繇父子、索靖、皇象、王羲之父子,就没有中国书法书体的完全定型,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五体书法,并造就了两位承前启后,巍然绰立于书法史上的书法革新大家――钟繇,王羲之。他们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崭新而华美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中的美的规范,自此后,我国历朝历代,乃至东亚诸国,习书者都是要宗法于“钟王”。其影响之深远,不是一句话就能概述的。这自然要从二人的作品中去寻找,去细细品读其中的美。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一代开山宗师钟繇

8、的真迹竟然没有流传下来,使得我们今天无法一睹其小楷书法的灵逸俊秀,瑰丽端庄。所以只能从他的后世弟子――王羲之的作品中寻找钟繇书法特色的影子了。王羲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