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

ID:2044988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_第1页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_第2页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_第3页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  缪凤林(1899-1959),字赞虞,浙江富阳人,是继梁启超之后较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通史编纂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家和理论家,是学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师从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学衡派的发起者柳治微先生,是众弟子中得力最深,用功最勤者。缪氏治学领域广泛,尤以史学理论方面造诣为最深,如开创史之三位说,融合儒学、西学重新诊释史学性质等,是学衡派之所以能够雄霸一方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在整个近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有《中国通史纲要》《中国通史要略》《日本论丛》等①。学术界对缪凤林的研究己经很多,但都是把他作为学衡派重要代表

2、人物,其结果就是学衡派的共同属性掩盖了他在中国通史编纂领域所做出的诸多开拓性贡献,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一、从民族主义角度构建中国通史编纂理论  中国史学在五四以后由于与以精专为显著特征的西方现代史学相接轨,中国史学所表现出的精专趋势好比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同时,弊端亦相伴而生,通识精神的欠缺即是表现之一。正如童书业所言:在现在通史研究空气薄弱的当儿,一般学历史的人只注意专题的探讨,往往除了自己所攻的小范围以外,便什么都不知道了。这种情形,实在普遍一时。虽说专门研究风气的发达,是一种学术向上的征象,但是,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逊,没有

3、完备的通史知识做基础,哪里就能做出满意的专史研究成绩?而且,以探究历史真相为旨归,与现实相对疏离的考史明显与人们对于史学社会角色的预设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系统性的著史特别是通史编纂在时代推动下大致与考史成并行之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通史编纂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缪凤林正是继梁启超之后较早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人,由于恰逢九一八后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他作为一位具有民族担当的爱国史家,在他的中国通史理论中表现出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  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从史学内涵及史学功能等方面阐述通史所系者巨。缪凤林主张史料、史实与史学

4、三位一体的史之三位说,认为:史学,X罗天下之史料,钩稽史实之真象,辨其指归,刊落繁芜,为有统系有宗旨之研究,以阐明人类动作赓续蜕变之迹、主义话语被学人用以反思政治世界、清算思想领域,并渗透到新史学的建构中,形成第一次民族主义史学思潮。此后,随着新历史考证学的兴盛,民族主义史学一度转为潜流,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则又扭转了中国史学的取向和学风,促成了第二次民族主义史学思潮。发挥史学的致用功能、以历史激发民族意识,成为包括新历史考证学派在内的众多史家的共识,而兼具叙事性与解释性的通史之特殊性被再度提起。缪凤林关于通史编纂的理论思考,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围绕民族主义展

5、开,成为这一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虽倡言民族主义,但仍坚持史学的求真和独立精神,极力反对完全以三民主义剪裁历史的做法,认为:言党义者,当奉历史为中心,不当削通史以就党义Di7m  二、着意书写中华民族之整体性与独特性  近代以来,中国被强行拖入世界文明体系,并在与西方的对比中面临着由文变野的地位转换,中国士大夫也经历了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的心路历程。当西学在士大夫们心中完全占据文化优势后,他们反求诸己所看到的多是传统之鄙陋。于是,不少学人表现出文化激进心态甚或主张全盘西化,仔细分析便发现这些大都与此相关。而缪凤林却反其道而行之,虽亦主张借鉴西学,但

6、他更多地是着眼于本土,力求以通史编纂来激扬民族主义,唤醒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振起中华民族精神,恢复中华民族堕失的力量,达到结合国人成一坚固的民族之目的,以挽救当前的危局,使中华民族永远存在。  故此,他特别重视表现民族自力之纪录,即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历史记载,并且严词驳斥英雄史观,明言此种民族力量之表现,每非一手一足之力,亦非一二圣贤豪杰或帝王将相之功,实系多数人民共同合作之绩其通史的历史叙述主线即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他明确指出:冲国史者,即汉族与诸族相竞争而相融合为一个中华民族之历史也试图以通史的形式,从历史上证明中华民族这一

7、缪凤林的通史著作中处处洋溢着民族主义激情,这在当时的特殊时代环境下,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激发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报国热情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以此为中心剪裁历史却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历史的客观性,因而也招致一些批评。有学人评价称:我们需要一部用科学方法整理的历史,却不要讲微言大义的资治宝鉴。我们的急迫的需要历史学者客观的把古代社会的真象揭露出来,但抱着济世匡时主义而作的历史,如本书之类,是不能与科学的史学并容的。[#]由此亦折射出当时相异史学路径如求真与致用、考证与解释之间的张力。  三、信古却不昵古的态度与体裁上的综合取向  随着古史辨派的崛起,对待

8、古史的态度成为判定史家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