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

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

ID:20444874

大小:10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_第1页
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_第2页
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_第3页
资源描述:

《抛石挤淤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抛石挤淤置换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摘要:抛石挤淤法在处理软土路基上由于其简单,易操作,同时造价较低,因此应用比较广泛。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其具体实施办法及施工注意事项。关键词:路基处理;抛石挤淤置换法;工后沉降;空隙率;首先介绍一下抛石挤淤置换法的原理是依靠换填材料的自重以及借助于外力:诸如压载、振动、爆炸、强夯或卸载(及时挖除换填体周边处的淤泥)等,使软弱层遭受破坏后强制挤出淤泥而进行的换填处理。抛石挤淤法就是把一定量大粒径的块石抛在需要进行处理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中,将原基础处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挤走,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将不易风化的石料(尺寸一般不小

2、于30厘米)抛投于被处理的地基中,抛石方向根据软土下卧地层横坡而定,横坡较平坦时采用自地基中部渐次向两侧扩展;横坡陡于1:10时,一般自高侧向低侧抛投。最后在上面铺设反滤层。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投资较省,常用于处理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在泉水河河道的处理工程中,就采用了该方法。泉水河下游泉水1#路以东现为沼泽地,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由于上游泉水河污水的流入,及长时间不进行清理,沼泽地内淤积了大量垃圾,尤其是入口处垃圾堆积严重,阻塞了上游来水的排放。同时在河道外侧规划为一条次干道,同时也作为河道岸墙。内侧河道岸墙根据规划形成清淤便道。本次设计要对河道整体进行疏浚。同时并对

3、岸墙和外侧道路进行建设。根据地质勘察,河道漫滩范围内普遍存在一层约5米厚的河相沉积淤泥土,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在工程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及差异沉降,甚至失稳,故存在治理淤泥这一软土的问题。工程全长892米。河道宽50米。次干道红线宽22米。内侧施工便道宽7.0米。工程范围内淤泥厚度4.0~7.4米,平均厚度5.5米。其物理力学性质见表中数据:土层编号土层名称一般厚度/m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KN×m3空隙比e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粘聚力/KPa内摩擦角压缩系数/MPa-1固结系数渗透系数静力触探KPa容许承载力KPaI0.5~1.045.417.51.2622.

4、60.621712.50.664.340.6237480淤泥硬壳I2淤泥1.0~7.481.915.52.2523.52.045.52.11.963.841.6115640II粉质粘土0.5~5.019.720.20.5915.5 2827.20.25694.724018200III残积粉土5.0~13.023.2190.7814.1 1932.20.3522687.45915250由表中可以看出工程范围内土质是极差的特软土,根据设计要求其设计承载力为140KPa,工后沉降量为50厘米。由于工期较为紧张,一般的固结排水法难以满足要求,经设计人员多方比较,最终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先

5、处理路基,而后当作施工期间作为清淤道路,再进行清理河道。具体设计过程如下:根据周边情形附近有较为丰富的石料来源,采用抛填挤淤的方案较为理想,首先清除掉上部填土和淤泥硬壳层,并在淤泥上面抛填块石,在其上面采用振充压路机让石块下沉,使块石完全沉底。挖淤采用进口长臂挖土机,进行施工,其挖斗容量4立方米。臂长75米。可将淤泥抛至堤坝外。具体施工过程为:根据现场情况应对设计路线水面以下部分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处理。片石尺寸应大于30厘米,抛投顺序应该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拓宽,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然后在其上铺设反滤层。反滤层采用土工布,土工布上铺设片石15~20厘米

6、碎石层30厘米厚,而后再上铺碎石20厘米厚,而后填土。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而后以使填石密实。填石石料强度应大于30MPa。压实度控制情况为,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同时无轮迹时为止。该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于2005年底完成,现已投入运营,近5年,经检测其工后沉降量及差异沉降远小于设计容许值。可见其处理十分有效。施工过程中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每层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地质勘察及静载荷试验监测,应达到相应深度的技术要求。2.填料要严格控制,一般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的空隙都较大,可在每层表面空隙上填筑石渣、石屑、

7、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1.石料碾压应先压两侧,后压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曲线半径段路基应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