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3982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谈左臂画家高凤翰的书画作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左臂画家高凤翰的书画作品 内容摘要:高凤翰是清代书画界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他生于齐鲁却旅居扬州,是扬州画派中唯一的北方人,也因右臂残废而成为扬州画派唯一的一位左手画家。研究高凤翰的书画对评估他的艺术造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凤翰作品左手书画市场价值 清代扬州画派中,有一位用左手作画的北方名家,他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中年入仕受累致残。这偶然的事故,也成就了他独特的左手绘艺术风格——妙趣古拙。他就是扬州八怪中唯一的北方人——高凤翰。清人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大家。 高凤
2、翰(1683—1749),字仲威,又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等,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高凤翰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康熙年间举人,工诗,善画梅,其叔父高曰聪,进士,做过福建提学史,堂兄高凤举也是能诗擅画的高手。自身的天赋和家庭的熏陶使得高凤翰工书画擅作诗,喜篆刻,善收藏,精鉴赏。他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并制有谱录。他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着有《砚史》一书。后因仕途之事不畅所致终于于乾隆二年丁巳时(1737年)导致右臂残废。虽然遭受如此巨大的打击,但是高
3、凤翰并未因此消遁,此后他自号“后尚左先”,刻制“丁巳残人”石章一枚,坚持用左臂继续艺术创作。经过艰苦力学,书、画风格为之一变,生拗苍劲,更富奇趣,为时人所称颂,亦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流传于世。 高凤翰的左手书法严谨流畅,其书法上溯魏晋风格,继承元明笔法,气韵流动,古趣横生,被人誉为明清两朝数百年间以左手擅长书法的,尚无人与之媲美并列。当时能得到其只字片幅不是易事。早期他的笔法由工细转趋粗笔写意。后学石涛,遂用破笔泼墨作画,风格大变。 高凤翰隶书雄浑朴茂而幽雅。他的行草完全自性情
4、中来,圆劲飞动,是书作中的写意画。他于1738年作《左手书画册》中有一幅字,中央写“墨庄”两个大字,而在上边和左右两侧用较小行草书写。这样,大字似画,小字似是题画辞。整幅字纵攒散乱,乱头粗服,雄深秀发,笔与造化相淋漓矣。 高凤翰作画纵逸不拘成法,反对崇古、模古,他说:“每关世人含腐毫,死兔灵中乞生活。”他主张师法自然,纯以气势取胜,他说:“墨奇落想想亦奇,神工鬼爷天为师。”(《题且园翁指头画龙》)又说:“眼底名家学不来,晖山石鼓久尘埋。”(《题自书草隶册》)“千秋道气关生意,都在青黄紫绿间。”(《题藩怕
5、两峰草堂图行乐二绝》之二)这与石涛主张“功于化”“授尽奇峰打草稿”是一脉相承的。“高画山水,纵逸不拘成法,擅长花鸟,笔致奔放,用色尤为别致。”高凤翰的山水画的风格在由右手转为左手作画前后有很大不同,早年山水未脱传统正宗画格,被誉为“画中十哲”“五君子”之一,以工细求真。晚年改左手作书画后,机趣古拙天然,渐染徐渭、朱耷、元济画风,多作写意,阔略纵逸,老辣而归于雄浑,全在法度之外求气韵。 乾隆二年(1737年),他创作的《层雪炉香图》轴可称为不朽之作。他左手作画的第二年居苏州时,伤势好转,遂去秀水探友游玩并
6、与冯景夏联手创作了《雪江送别图》,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这幅大作表现出了高凤翰左手的高超绘画功力,画面呈现出一片失落冷寂之感,淡墨赭色渲染的雪山,山峦间隙中斑斑苔点,山头、树顶和屋檐上的点点晕染将与友人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此画用墨大气古朴,大多是用晕染表现清冷的雪景,无皴的痕迹。此画用笔简洁放达,如阵阵寒冷扑面侵来。构图归正,人景合一,一派凄冷离别的愁绪布满画面之中,让人瑟瑟心酸。卷首行书七言:“坐忆秋曹老兴孤,写来笔墨莫王无。米家山水云林意,画出雪江送别图。”署“南阜左右题”。这与他在离开
7、秀水的第二年左手绘作《湾上送别图》《雪江送别图》有异曲同工之处。颤颤巍巍拽杖,长揖的老者在岸头遥望孤舟远影渐消失,那般凄婉意境再现于世人前。我们不禁叹道大师传奇的左臂功。 《竹菊湖石图》是高凤翰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是图首尾各有一段题记,从题记可知是图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仲冬六日。是年高凤翰六十六岁。高凤翰于乾隆十四年仲春二月过世,是图距高凤翰去世仅三个月。这是我们能看到的高凤翰遗作中的最后一幅,堪称绝笔。这就显得格外珍贵了。高凤翰在其题画中写道:“画成卧榻留三日,始向秦川寄边人。未及平生下曲,且从
8、画里接精神。”至于“秦川边人”定是高凤翰的好友,其人是谁已无法考证。画的中心是两块一大一小的石头。在石头的左方是傍石弯弯曲曲历经风霜的深秋之菊花,在石头的右方是从两石之间穿插而出瘦劲的倔强的竹子,从竹叶的势态看是历经人世风雨、不甘不屈的冲天之竹。画中的不平之气,乃至怨气、怒气扑面而至,给人阵阵孤寒、阴冷之感。这也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高凤翰的花鸟画更是奇逸自得天趣,尤其是牡丹,更是自成一派。他于雍正四年(1724年)创作的《牡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