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35512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3
《我眼里根本没有差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眼里,根本没有差生》 他是我们昨天提到的那位金牌教师王金战,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入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不要管别人怎样,别人第一、第二跟你没有关系,别人倒数第一、第二跟你也没有关系。判断一个人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做的怎么样,而是和自己的潜能比做的怎样。当你苦思冥想的解出一道数理化题,当你写出一篇自鸣得意的作文,其本身过程中,肯定会给你带来乐趣,带来成就感。所以,我说:学业有辛苦的一面,也有“享受学习”的一面。我跟我的
2、学生们从来都这么说:学习是苦中求乐,先苦后甜的过程。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说: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 在数学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有时候需要退,一直推到最原始的状态,你就知道在哪儿出问题了。做数学题得找到根源,一道找到根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平时,我要求我的学生,可以有段时间不学习。但只要学习每分每秒都必须是提高效率的。最可悲的是什么呢?你该玩的时候不能痛痛快快玩,该学的时候又学不进去,最怕的就是这种状态。 要想要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要看得起自己。你
3、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很落后,但只要你不服输,在我的眼里,你仍然是好学生。我最看不起的学生,就是自己承认自己不行的学生,哀莫大于心死。你本来还行,但自己承认不行,你的心都死了,什么人都救不了你了。 以我的感觉,越是某一科薄弱的学生,上升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有些学科学的很差,你就应该先看书,后做题;而如果有些学科学的比较好,你就不必先看书,而应该先做题。遇到问题再回过去看书,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他有一句豪言:“现在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能考上名牌大学的潜能。”他说:“教师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一个学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考上清华、北大,而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能磨练出顽
4、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 去年年底,数学教师王金战开了一个博客,没有想到一个月下来,点击量超过了70万,还有大量的留言跟帖,多是学生和家长发的。他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学或根本不爱学等等。 “我的眼里,根本没有差生!”王金战说。 25年来,他从山东沂水、青岛,一路教到北京,曾在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任教。王金战教高中数学、当班主任,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可以说什么样的学生都教过。 理论 自由-----“差生”自由上课政策 那是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
5、一天半夜,王金战接到校长的一个电话,要他接受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因为经常旷课,搞的班里的纪律一团混乱,老师便“联名上书”,要求“开除”他。王金战对这个男生说:“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要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由于以前没有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就提议,“课程跟不上不要急,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后,能听懂的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该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说:这次考试
6、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呢。此后,我一直拼命的学。”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的倒数第一,但是与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鼓励 “差生”变优秀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变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的夸这
7、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次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的晕头转向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是倒数第一了。”这位同学非常勤奋,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学习进步的异常迅速。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王金战说:“老师就是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 王金战也曾是个“差生”,经历过被人瞧不起、鄙视的过程。最清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