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肢手术的解剖定位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肢手术的解剖定位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对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主要应用于上肢手术,而在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局麻药在臂丛神经周围获得有效的扩散是阻滞成功的重要保证。传统的阻滞方法尽管操作简便,但术前因麻醉医师操作水平及手术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且作为一种盲探式操作,容易对神经造成损伤并可能导致神经阻滞不全。目前超声引导技术因直观、无创等优点在临床各个领域应用广泛,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从2010年6月起,对92例上肢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传统解剖定位及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并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92例
2、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1.6±5.3)岁,体质量51~86kg,平均体质量为(63.7±9.6)kg;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9±6.2)岁,体质量49~91kg,平均体质量为(62.5±11.2)kg;全部患者均局麻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体质量及其他一般资料上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由本院伦理委
3、员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92例患者均在麻醉前0.5h予以0.5mg阿托品及0.1g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术中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体位,头部向健侧肢体偏,角度约为30°。患侧肢体向躯体贴紧,对肌间沟路径进行标注,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师可将前、中斜角肌间隙分清后,持针在C6水平垂直向皮肤内刺入,并逐渐往脚侧推进,直至出现异物感或触到突触,将枕头固定,回抽并观察回抽液中是否存在血液或脑脊液,若无时可予以0.375%罗哌卡因及1%利多卡因混合液15~25ml。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仪(美国TE
4、RASON公司提供)进行定位,超声探头频率设定为8~12MHz,在对操作区域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超声胶涂在超声探头上,并将探头置入无菌封套内,并对探头的角度及扫描深度进行调整,从而使臂丛神经纵、横切面图更加清晰直观。超声探头上耦合剂要涂抹均匀,且要避免在超声探讨耦合面与穿刺点皮肤间无空气,从而能够保证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在超声探头外侧1cm处采用7号针沿探头长轴缓慢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通过观察进针的动态变化而对穿刺针的角度及深度进行调整,直至到达目标神经,在臂丛神经周围将15~25ml0.375%罗哌卡因及1%利多卡因混合液分次少量注入,并对其扩散及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直至为目标神经被
5、局麻药物包裹。针对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程度予以0.1g芬太尼及2mg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对两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对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痛觉阻滞效果采用针刺评价法进行测定。 1.3评估标准 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痛觉阻滞效果评价:阻滞失败:痛觉无变化;阻滞不全:痛觉减小但仍明显;阻滞完全:无痛觉。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的
6、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采取组间分析t检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阻滞效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VAS评分分别为(6.5±2.1)min,(5.5±2.9)min,(4.0±0.9)分,观察组的分别为(10.3±3.2)min,(3.1±2.2)min,(2.2±0.3)分,可见,观察组尽管麻醉完成时间较对照组长,但阻滞起效时间及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
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发症:对照组3例血管被刺破,3例出现呼吸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15.2%,观察组无并发症,可见,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6.42,P<0.05)。而观察组尺神经阻滞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χ2=3.90,P<0.05),而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效果无显着性差异,见表1。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简便,费用较小,并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甚微,但传统的阻滞方式主要通过针刺异感法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技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