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

ID:2042054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8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_第1页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_第2页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_第3页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_第4页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  第二十四课、《诗经》两首  关雎  【教学目的】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电视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蒹葭》动画,引入新课学习。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

2、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三、课文朗读:播放《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读)  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说)  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

3、《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议)  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说)  七、观看《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听,看)  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九、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  十、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记)2翻译全

4、诗(写)  蒹葭  教学目标  1、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

5、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

6、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

7、。《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

8、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