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

ID:2041481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了解本文以行军路线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以“还我河山”为中心,运用小标题把许多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上的特点。  (三)了解本文平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特色和多种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记叙了八路军某小分队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简要写出他们的行军路线

2、。  分析:营阳东治头→营庄→固兰→井陉蒋家村→过井平公路(核桃园)→过桃水(桃水桥)→过正大铁路→娘子关前  (二)在交待行军路线中,穿插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围绕了什么样的中心?  分析:围绕这条行军路线,主要穿插了敌我两方面的内容。  敌人方面:无论在山西,还是在河北,作者在行军途中耳闻目睹:凡是日寇到过的村落,猪牛和鸡都没有了。日寇把小米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他们还把门窗和一切可以用作柴烧的木器都烧掉了,把炕都捣毁了,致使“人民多逃亡,荒凉而凄冷”。在核桃园,国民党军撤退以

3、后,日寇进据,第一天就屠杀了三百多人。  我们方面:(1)八路军战士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奋起抗战。他们行进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倾斜狭隘的山路上。无论是十四岁的四川“小鬼”鲜才文,奇异的女性张瑞华,还是延安学生和我,为了驱逐日寇,拯救中华,他们耐得任何艰险,一天一夜在极坏的山路上走了一百二十九里,翻了八个山。(2)游击健儿逞英豪。他们击毁敌人的火车头,切断敌人的运输线,不时袭击敌人。虽然他们都没有制服,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了一件破短衫……

4、但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3)人民的心还是民族的,尽管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人,也与八路军战士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八路军战士通过了险境。河北井陉县城被占快半年,但在该县蒋家村,当八路军战士叫开了一家的门要水喝时,应门的村妪微笑着招呼:“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事情很平常,话语很简单,但就从这“平常”和“简单”里,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  上述两方面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样的中心:痛斥日寇的侵略暴行,歌颂处于

5、民族危亡之中的中华儿女坚决要“还我河山”的民族精神。表面看来,材料很多,也似乎很零散,但由于作者以时间和行军路线为线索,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取舍材料,与中心关系紧密的就详写,否则就略写。所以,不仅使文章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展开,而且使表达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非常集中,蕴涵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三)文章结尾说,作者和他的同志们看见“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时,就忍不住落泪,这是为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是因为“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熔铸了同仇敌忾的民族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收

6、复国土的坚强决心。作者和他的同志们在行军路上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象,非常愤怒,但由于一天一夜都在紧张地行军,所以强抑了这种感情,不使外露,而现在,来到边区的巩固地带,看到军民万众一心,誓死抗战的情景,万分感动,在这四个大字的感召下,一路上蕴积起来的感情一下爆发出来,于是再也忍不住落泪了。这样的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它总揽全篇,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威尼斯》是篇游记散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复习已学知识,请学生回答。)现在我们来研读周立波写的记事

7、散文《娘子关前》看作者是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把零散丰富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的。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周立波的一篇文章,课题是什么?该文节选自什么书?谁能简介一下该书的作者。(教师提示、总结:学过周立波的《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湖南益阳人。原名周绍义,“立波”是笔名,由英文Liberty“解放”的译音而来。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开始,在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和晋察

8、冀边区任战斗记者。1948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爆风骤雨》,除此以后还写有《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著作。  2.解题: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这一年的冬天至1938年的春天,周立波曾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走遍了华北前线,行程达2500余里,并于6月份撰写了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该集作品热情歌颂了八路军英勇抗日的精神和革命人民伟大的民族气节,控诉了敌人的罪行,揭示了敌人必然灭亡的命运,抒发了作者热爱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