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09496
大小:70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3
《院内多重耐药菌难治感染的监控_【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院内多重耐药菌难治感染的监控9/20/20211院内多重耐药菌难治感染的监控(一)抗生素的开发与耐药菌的增加(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三)多重耐药菌难治感染的监控9/20/20212(一)抗生素的开发与耐药菌的增加新抗生素的不断开发无疑大大提高了抗感染治疗水平。同时耐药菌的种类和耐药程度也以惊人速度增长。频繁使用特定抗生素,就必然产生对此耐药的菌种,不得已再开发新的抗生素,但不久又发生耐药。9/20/20213(一)抗生素的开发与耐药菌的增加早年青霉素对金葡菌有特效,后因细菌获得青霉素酶而
2、失效。甲氧西林的开发解决金葡菌产酶株感染的问题,其后又出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针对MRSA感染的特效药品,可是它的使用又提供了细菌耐药性变异的生态环境和选择压力。9/20/20214(一)抗生素的开发与耐药菌的增加1980年开发了对革兰阴性杆菌杀菌力强,且抗菌谱广的三代头孢,临床上内毒素血症大幅降低,病死率下降。可是,携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质粒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菌株,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9/20/20215抗药药物的开发
3、应用与耐药菌的出现和增加1950前获得性耐药磺胺青霉素天然耐药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1955四环素耐磺胺痢疾杆菌氯霉素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葡萄球菌红霉素多重耐药痢疾杆菌9/20/20216抗药药物的开发应用与耐药菌的出现和增加1965年1970年1975获得性耐药氨苄青羧苄青天然耐药甲氧西林绿脓杆菌氯唑西林耐氨苄痢疾杆菌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产酶革兰阴性杆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米诺霉素9/20/20217(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1、MRSA与MRSE:大、中城市医院住院病人的MRSA分离
4、率最高,反映MRSA院内感染居多。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的出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近年,特别是静脉导管等医用植入装置的使用,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CN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超过金葡菌。以表葡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代表的CNS院内感染逐年增加。9/20/202110(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2、VRE:肠球菌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是医院感染中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该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并已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9/20/20
5、2111(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3、PRSP: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标志着对其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SMZ/TMP也耐药。任何高于肺炎链球菌MIC的耐青霉素链球菌都是促使PRSP增加的潜在因素;对头孢菌素耐药的咽部共生链球菌可能是产生PRSP的基因供体。9/20/202112(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4、ESBL菌: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染色体上有产生A类或C类β-内酰胺酶的基因,且β-内酰胺酶的基因也可以存在于质粒上,染色体上有β-内酰胺酶的基因的菌株接受质粒后可同时产生多
6、种β-内酰胺酶。产ESBL菌除部分头霉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对所有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9/20/202113(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5、CRPA: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现有一切抗生素都耐药。如果其耐药质粒传递给其他细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9/20/202114(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6、不动杆菌能从医院各种环境、医护人员的手和口咽部分离到,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病死率相对较高。对氟喹诺酮的耐药率已由10%跃升到75%,有时必需用亚胺配能联合阿米卡
7、星才能挽救病人。9/20/202115(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与病人接受大量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性医疗操作有关。它对玻璃、塑料的粘附力强,所以留置导管、透析、肠外营养和介入诊疗继发感染有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加本菌的临床分离率。9/20/202116(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8、BLNAR:嗜血流感杆菌是成人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及小儿耳鼻咽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氨苄西林曾是首选药物,现10%~30%耐药。近十年来,β内
8、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菌株急增,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泰能耐药,须用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和美平治疗。在小儿和高年人可引起重症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社区获得性感染也有耐药菌!9/20/202117(二)院内感染中的多重耐药菌现状8、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FREC):1992年后FREC引起的尿路感染、败血症和免疫虚损者的感染迅速增多;占我国大肠埃希菌感染的21.3%~52.9%。1998年WHO统计我国临床应用1350吨,动物应用470吨。FREC可能通过食物链、人与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