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93621
大小:20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3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中国历史发展线索夏商周秦汉前21世纪前16世纪西周———东周前221西汉———东汉前1006前770—前256前206公元25春秋战国前770前475前16世纪前1006年前771前476前221前206公元25公元220魏晋隋唐宋元明清220——581581618——907北宋——南宋127913681644三国9601127西晋东晋(五代十国)南北朝618907—97911271279136816441911《诗经》楚辞乐府诗魏晋诗唐诗宋词元曲西周初年战国汉代初唐北宋戏剧春秋中叶盛唐南宋散曲中唐晚唐小套四言兮五七言五七
2、言格律诗长短句令数史官乐师屈原标题上常有曹氏父子初唐四杰*豪放派马致远宋玉“歌、行、建安七子王维苏轼引、曲”等竹林七贤孟浩然辛弃疾陶渊明李白*婉约派无名氏谢灵运杜甫柳永白居易李清照杜牧李商隐《诗经》(一)《诗经》的编辑《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尊奉它为经典,后世始称它为《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作品305篇,它包括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间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民间歌谣,也有不少是贵族的创作。《诗经》是经过长时间收集、整理和编纂而成的,大抵出于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史官、乐师
3、之手。曾有孔子删诗之说。(二)《诗经》的“风”“雅”“颂”分类《诗经》的内容,按作品的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风”——又称“国风”,是当时各国的民间歌谣。160篇。“雅”——是西周王畿(ji)地区的正声雅乐,属宫廷宴乐。105篇。“颂”——是贵族祭祀鬼神、赞美祖先功德的舞曲歌辞。40篇。(三)《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赋、比、兴《诗经》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言其事,就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铺陈描写。比——打比方,就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用以寄托和渲染。2、重章叠句《诗经》在篇
4、章结构上多采用章句重叠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是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了美的效果。重章叠句即一首诗分成几章,每一章句式大体相同,诗句对应的地方只更换少数几个字。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容易形成鲜明而强烈的节奏感,便于记忆和咏唱,并产生了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强烈的抒情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四)《诗经》的语言1、叠字、双声、叠韵《诗经》的语言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它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的语言形式,更增强了《诗经》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如叠字“风雨凄凄”“风雨萧萧”;双声“参差”“踟蹰”;叠韵“窈窕”“崔嵬”等。叠字、双声、叠韵的语言形式的大量运
5、用,不仅增强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细腻的描摹出事物的特征。2、四字句和隔句用韵《诗经》的语言主要采用四字句和隔句用韵。一般是一句四字,但也常有变化,并不拘泥,完全随诗歌表现的内容而定。其中间或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为句的,但为数极少。(五)《诗经》的思想内容1、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情绪《伐檀》(不劳而获)《硕鼠》(憎恨寄生者)《君子于役》(诅咒徭役)2、反映统治者抵抗外侮和人民保卫家国的决心《无衣》(表现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六月》(表现为祖国统一而战斗的意志)《采薇》(表现在艰苦环境下对祖国的忠诚)3、反映青年男
6、女的爱情和的妇女的命运《关雎》《木瓜》(表现青年的热烈追求)《静女》《采葛》(表现真挚的爱恋)《氓》《谷风》(表现妇女被遗弃的哀怨)结束语《诗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性质划分的。《风》属于地方性乐歌,共十五国风160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多男女恋情之作。《雅》是西周王朝所在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作品,以朝廷士大夫的创作居多,以史诗性的叙事诗最为
7、有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舞,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共40篇(以《周颂》最具典型)合歌舞乐于一体,与剧诗相仿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