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第一千个球》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

ID:2038009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8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_第1页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_第2页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_第3页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_第4页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版《第一千个球》第一千个球一、教学目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深入理解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二)学习在叙事中直抒胸臆,披露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物个性的心理描写方法。(三)学习球王贝利的出色人品并探究其成因。二、课时安排正课时三、教学过程(-)请班上的小球迷介绍球王贝利可让学生在课前找资料,也可提供教参上的“有关资料”,要求既能全面展示贝利的绿茵传奇生涯,又有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二)自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可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可由教师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读完后分别请同学概括内容。(

2、三)了解前后两部分内容的联系球王贝利不仅球艺精湛,而且心理素质良好,为人谦逊,请同学从第一部分里找出相关语句。想一想编者把这两个片断放在一起,有什么深意?从贝利的哪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慈父与恩师”?(四)讨论回答“思考与练习三”。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心理活动描写在传记文章中的作用(五)心理描写片断训练·请同学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的第10段,模仿本课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在“这激怒了我”和“我就要跳下去”这两句话后插写合理的心理描写。——第一千个球贝利慈父与恩师球艺精湛出自于良好的

3、家庭教育人品优秀少年爱因斯坦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2、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3、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4、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其他事迹。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了解他勤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优秀学习品质。1.)“略读”指导“略读”是指大致的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阅读时要快速捕捉信息,充分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

4、.)学生自读1.请同学给生字注音:孤僻()腼腆()遏()止涓涓()细流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人讲一个即可,可按年龄段划分。课文提供的材料有:(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3)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6)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7)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3.小组讨论交流。(1)这些故事反

5、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这些优秀学习品质值得大家学习。门)从文中找出表现少年爱因斯坦优秀学习品质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4.请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启发:可从多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如对句中词语的理解,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对写法方面的疑惑之处等等,均可提出疑问。估计学生会遇到的问题:门)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例:“我的小宝贝,你听懂了吗?瞧你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教授似的,

6、你怎么不说话呀……”参考: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文中形容很认真。(2)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参考:句中的“有点毛病”并非真的生理疾病,而是指爱因斯坦对音乐的早慧,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心非同龄人可比,这正反映了他从小就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3)文中多处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①同桌合作,快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文字。②读读,议议,体会“画眼睛”在文中的作用

7、。③班级交流(结合“思考与练习三”)。参考:“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光彩,又给人以希望: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这双眼睛,可以判定,小阿尔伯特夫生睿智,是一个不寻常的少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反映人物性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5.知识迁移。投影或印发讲义内容:文学作品中“画眼睛”的成功体例。例:一个晴朗的早晨,公路上车水马龙,有两辆自行车相撞了。两位

8、主人同时摔倒,又同时爬了起来,用充满埋怨但又含着一丝谅解的目光望着对方。那目光一接触,又立即触电般地闪开,两位主人再次跨上车向着不同的方向骑去——既没有响雷般的令人厌恶的争吵,也没有亲切的令人欣慰的道歉。一切,就在那含蓄的目光的交流中悄悄结束了。点评:这段文字着力描写了两位车主人骑车相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