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68568
大小:2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本卷共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31分)二(59分)三(60分)总分等级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 )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 )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lěi(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 )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⑴根据语境,注音写字。(4分)寂寞点缀
2、líng仃吐lěi⑵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分)⑶用部首查字法,“柳”一字应查部首_____;再查画,按笔顺其最后一笔画是(3分)2.诗文默写。(12分)⑴来日绮窗前,?(王维《杂诗》)⑵,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⑶数声风笛离亭晚,。(郑谷《淮上与友人别》)⑷,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⑸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⑹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⑺朔气传金柝,。将军百战死,。(《木兰诗》)⑻怀旧空吟闻笛赋,。,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⑼子
3、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不逾矩。(《<论语>六则》)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作家的历练成长离不开阅读积累、创作实践,也少不了师长的帮助。在《忆读书》一文,冰心总结了九字读书真言即“”;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马克·吐温大胆尝试、给新来外乡人的诗写脚注等事,受到人们刮目相看;为帮盲聋哑孩子海伦·凯勒开眼界,莎莉文老师用心做了不少事,如利用触觉教海伦学拼写具体事物、、教她理解爱等等。(后两空,各写出一个事例即可)8⒋学会利用图书馆(8分)李芳课余常到图书馆读书、查资料,遇到以下的事情,请你帮她完成
4、。⑴下面是李芳还要借的三本书,应该在哪类书目中依照什么顺序找出?(2分)A.《封神榜》B.《水浒传》C.《茶花女》⑵还书时,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李芳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在意会老师的言外之意后,李芳该怎样应答?(3分)⑶李芳叫上好友到图书馆看书,附带了一堆零食,准备闲暇聊聊天。你觉得合适吗?请说明理由。(3分)二、阅读(59分)㈠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17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5、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蜀鄙①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于富者曰:“吾欲之③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⑤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注释:①蜀鄙:蜀地边远处。鄙,边远的
6、地方。②语(yù):告诉。③之:去。④恃:依靠,凭借。⑤犹:尚且。⑥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节选自《为学》)⒌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2分)A.仲永/生五年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蜀之鄙/有二僧D.贫者/自南海还学校班级:姓名:座号: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⑴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⑵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⑶贫者自南海还______________⑷富者有惭色_______________⒎下列句子哪一项的“之”不是用于指代人、事或物?()(2分)A.借旁近与之B.于舅家见之C
7、.余闻之也久D.蜀之鄙有二僧⒏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语(5分)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⑵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⑴甲文仲永幼年天资聪颖,长大后“泯然众人矣”,产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什么?(2分)⑵乙文中,“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2分)(二)阅读《小巷深处》选段,回答10-14题。(13分)⑴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
8、的烦恼与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⑵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的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