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ID:20355769

大小:3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7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运动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章第2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运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本质,并能够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2、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  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教师指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学习本课内容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

3、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那么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呢?带着这个

4、疑问,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哲学是行所讲的运动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运动是不一样的,它指的是宇宙见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1、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人和具体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

5、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根本不存在。  2、运动和静止的辨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内容,并思考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运动是绝对性的,静止是相对性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探究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3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6、人类之所以能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关键就在于元素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另外就是人类认识并掌握了元素排列的规律。(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1、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规律的普遍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1)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认识和掌握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

7、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人类如何才能掌握和利用规律呢?那么,我们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呢?通过预习下节课:《意识的本质》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些内容了。  九、板书设计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2、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的普遍性  3、方法论要求  十、教

8、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