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ID:2034450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_第1页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_第2页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_第3页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弥陀略解圆中钞序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撰  夫如来口密。语意多含。譬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四实。惟彼智臣善解其义。俟王之若出若食。若饮若战。一唱乎此。则奉之以马。以盐以水以器。莫不会王之心。适王之意。菩萨智臣。亦复如是。善解如来之所说法。于浅法中作深说。深法中作浅说。亦浅亦深法中。作非浅非深说。非浅非深法中。作亦浅亦深说。造论弘经丰约适所。既不令智退。亦不使义阙

2、。然后可谓升其堂。而入其室也。此佛说阿弥陀经。乃释迦如来于深法中作浅说。广法中作略说者也。说既略矣。而智臣为之解。不得不略。义既深矣。而智臣为之解。不得不深。解略不令其智退。理深不令其义阙。以略探广。从容中道。余于吴门。蘧庵大师略解见矣。其序有曰。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又曰了唯心之本具。亿刹非遥。知大愿之可凭。三祇横截。噫括尽全经。厥语何其略。惟心本性。厥义何其深。微菩萨智臣。乌能至于是乎。今为之钞。而特题为圆中者。意以极乐依正。为妙有一心。持名为真空。微真空。而莫能证于极乐之妙有。微妙有。而莫能显于此心之真空。所谓不思议假。

3、非偏假。真空不空。非但空。合是二者而行之。则圆中圆满。非但中之道成。是故命为钞焉。意欲读是经而修行者顾名思义。诚宜一心不乱而万虑皆忘。则真空之理彰。七日持名。念念相续。则妙有之理显。行成而见佛。心净而华开。娑婆之印坏而极乐之文成。印坏所以空其情。是之谓真空。文成所以立其法。是之为妙有。二者俱忘而俱存。弥陀之经。厥语所以略。厥义所以深。爰因钞次。故揭题义。而漫为之序云。  皇明天启龙飞之初年季冬哉生明下笔故序  No.423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佛说阿弥陀经略解序  明 吴郡沙门 大佑 述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钞  △次能述人。  师字蘧庵大

4、佑其讳也。为苏州北禅天台讲寺住持。精于教理。其于净土一门。尤得其妙。有净土指归集。盛行于世。其俗姓桑梓尚俟详考。  三所述序二。初序说经之由。次序略注之由。初为二。初序缘起。次序说经。初又二。初推寻源流。次正序缘起。初为二。初真源不二。次妄派成殊。  盖言约真源。则一性之中。原无苦乐之殊。则何须如来出世说经。唯妄派成殊。故我佛示生演教。今先明真源不二。  【疏】夫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  【钞】寂光者四种净土之一也。四净土者。一凡圣同居净土。二方便有余净土。三实报无障碍净土。四常寂光净土。各有净秽。唯上品寂光。为真实净土。余之净土。皆带虚设故。又

5、复应知。真净之言。非离三土。别有寂光可得。只指下三土之体。理本究竟。与寂光更无差别。故四明尊者妙宗钞云。须知四土有横有竖。仍知横竖只在一处。如同居土。趣尔一处。即是实报。若破无明。转身入者。斯是法身。同佛体用。称实妙报。则六根净人。亦莫能预。岂居二乘。此则一处竖论实报。若未破无明。即身见者。此乃诸佛及大菩萨。为堪见者加之。令见实报土也。盖有机缘。虽未破惑。已修中观。如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之机。咸见身土难思者是。实报既尔。方便寂光。横论同处。亦复如是。于同居处。论三土横竖。于方便处。论二土横竖。于实报处论一土横竖至寂光处。无横无竖。当处亦无。今云寂

6、光真净。乃直标真体也。初无苦乐之殊。彰离过绝非也。盖以四土净秽言之。于同居娑婆则惟苦无乐。清泰惟乐无苦。以方便对同居言之。则同居惟苦无乐。方便惟乐无苦。以方便当土言之。则方便秽邦惟苦无乐。之便净土惟乐无苦。以实报对方便言之。则方便惟苦无乐。实报惟乐无苦。以实报当土言之。则实报秽邦惟苦无乐。实报净土惟乐无苦。若以实报对寂光言之。则实报惟苦无乐。寂光惟乐无苦。以寂光当土言之。则寂光秽邦惟苦无乐。寂光净土惟乐无苦。已上皆约修成。不二而二言之。故有苦乐之殊。今序云初无苦乐之殊者。乃约性具十界。五阴国土。惟有十界苦乐圆融之性。而无十界苦乐差别之相。即生佛等有

7、真如不变之体。本无净秽之殊。何有苦乐之异。故此一句。科为真源不二。以为下妄派成殊张本。楞严所为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又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也。四种净土具如下释。  △次妄派成殊。  【疏】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  【钞】妄识者。三惑之总名也。盖众生无始已来。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中。一念俄然晦昧。而妄为明觉。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因而为三细之。无明尘沙因而为六粗之。见惑思惑一变而为寂光秽土。二变而为实报秽土。三变而为方便秽土。四变而为同居秽土。如是为菩萨。为声闻缘觉。为六道众生。故曰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楞严所谓随众生心

8、。应所知量。华严所谓。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是故科为妄派成殊。又复应知。初句虽云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不妨乎不殊而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