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34176
大小:8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2
《关于开展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开展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六批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各会员单位:为加强农林教育研究,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服务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能力与水平,着力推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经研究,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六批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组织各会员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围绕《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六批科研课题指南》(见附件1,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进行科学选题,
2、努力提高课题申报的水平和质量。鼓励跨学校组成项目研究小组,联合申报。二、选题范围《课题指南》中所列条目仅为参考选题方向和范围,一般不宜直接作为课题名称,申报者须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对《课题指南》未涉及到的选题范围,鼓励申报者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作为自选课题申报。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三、申报程序申报者须认真填写《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科研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申报者本人于2018年10月20日前报送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申报书Word电子版同
3、时发送到zhouxian@njau.edu.cn。逾期申报不予受理。四、资助额度本批课题拟立项资助类10个,仅立项不资助类10个。研究期限为2年(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立项资助类课题每项资助6000元。要求申报人所在单位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五、课题评审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10月下旬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课题进行评审。准予立项的课题将于2018年12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者本人,同时在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网页上发布评审结果。六、结题要求每项资助课题至少需在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定的期刊(目录见附件3)上公开发表1篇标注有本项目资助的相关研究论文,并填写项目结题
4、报告书。届时秘书处将组织同行专家进行结题验收。七、相关说明1.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工作人员均可申报,但第四批、第五批立项科研课题未结题的承担单位,以及2016年、2017年未交纳会费的会员单位除外。2.本通知及附件可从“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网页上下载,网址:http://rwskc.njau.edu.cn/info/1029/1969.htm。或者与秘书处工作人员联系索要。未尽事宜请与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周献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邮编:210095电话:025-84395303附件:1、中国农学会
5、教育教学类第六批科研课题指南2、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科研课题申报书3、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定期刊目录中国农学会2018年6月22日附件1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六批科研课题指南1、农林院校深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农林院校构建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3、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的农林院校教育结构优化研究;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6、高等农业教育在培养造就“三农”工作队伍中的作用研究;7、农业继续教育视域下推进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对策研究;8、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
6、业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9、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构建研究;10、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附件2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科研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制2018年6月修订10填表说明一、申报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二、“课题名称”应简洁明了,字数不超过25个字。三、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四、申报书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五、申报书一式2份(包括1份原件),报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10一、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课题名称负责人
7、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行政职务专业职务研究专长最后学历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编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开户行银行帐号10二、课题论证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3.主要对策建议或理论创新之处。4.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3000字以内。1010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负责人和主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