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ID:2032510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_第1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_第2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_第3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_第4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摘要:在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基础上办高职,必须打破原有的专业框框和教学模式,实行彻底的改革。具体内容包括:重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组教师队伍、创办实验实训基地、改革教学模式、推动“多证制”的实施、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近几年来,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高职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目标是IT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编程人员,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经过专门的职业化训练,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所以

2、在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上应遵从市场需求的导向,从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的设置上很下工夫,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人才的广泛需求,我们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计算机技术学院软件专业同样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一、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软件产业和相关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素质

3、高、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处于程序员“金字塔”底层的“灰领”人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性人才的层次定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就必须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不断增加新兴的课程,追踪学科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淘汰陈旧过时的内容,把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适当地纳入教学内容里。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的特点,以满足经济建设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这样不仅会解决我国软件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软件业的整合,提高国际竞争力。二、计算机软件专业

4、教学现状1、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不明确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软件行业和IT行业培养具有软件开发、测试能力及项目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这个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定位不十分明确,很难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2、重硬轻软,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的计算机教育存在着重硬轻软和急功近利的倾向,由于基础软件教学实施起来相对容易,许多高职

5、院校配备专门的实验设备,但相应的软资源的建设应比较困难,这导致了计算机软件课程在教学上的不足。我们计算机技术学院目前有“电商多媒体实验室”和“X络实验室”,但我们计算机软件专业方面的资源建设很不足。而且由于专业差异,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与各专业教师间缺少沟通,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专业培养方面上很少交流,这既浪费了资源,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质量有所影响。3、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要脱节由于思想意识和办学理念一时还很难转变过来,当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

6、程开设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会变成讲技术的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少有学生真正能编写出可以使用的、稍有规模的程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外语水平、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相对较弱,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三、课程体系构建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对职业领域现状与发展的深入调研上,要充分论证、明确目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

7、本位的原则。要把教学模式下的各科分立、自成体系的纵向课程改变为以岗位能力为前提的、按照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科课程重新组合的横向课程。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2、内涵发展优先原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选择最能反映学科本质特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内容作为核心课程,保证学生有相当大的课余时间自习,明确课外作业要求,确保学生今后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3、先进性和灵活性原则。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这就要求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要求,根据学科前沿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规律以及学科知识组织结构层次型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课程体系的多样化设计。课程内容要随计算机技术发展进行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及教材要及时更新,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4、学历教育与认证相结合的原则。职业资格认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