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20087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由复趾引发身世猜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由复趾引发的身世猜想一天在网上看到关于复趾的说法,我晕,以前一直以为是我脚趾甲长成两半是穿鞋磕的。由此引发了身世大猜想。 小脚趾复形特征就是小脚趾的趾甲如同“劈”成了两半,外侧的的小而厚,内侧的大而薄。也有的人小脚趾甲厚厚的,不完整。有的小时候不表现,长大后才有。 关于复趾,有以下几个版本说法:1.有复趾的是纯种汉族,(这里的汉族,指的是来自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2.是鲜卑族的标志。3.复趾的是从山西大槐树移出的那一支。讲的就是明朝时期从山西大槐树移民基地被移民出来的人。 版本一:关于山西大槐树移民: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境内大部土著居民世代相传:祖居
2、山西,洪武年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据传说元末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朱元璋创建明朝后,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传说,当时负责选民的后军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意开故土的农民。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此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
3、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即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所以有了那句俗语“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老年人说:“谁的小脚趾甲两瓣儿,谁就是大槐树底下迁来的人的后代。”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仍有两副民谣似的“楹联”,分别是“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就是足小趾甲两瓣的事。传说是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
4、做识记。后来,移民后代的脚小趾甲便成了两瓣儿。虽然复趾不是被砍的,但也才侧面说明复趾是山西移民后代的一个特征。 考证: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发现,瓣状甲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这表明,瓣状甲的分布的确与山西移民有关。 受调查的七个省份晋、陕、豫、苏、浙、赣、闽的瓣状甲比例分别为79.17%、79.51%、63.74%、62.45%、62.54%、36.29%和37.80%。 版本二:关于鲜卑族的说法: 汉族中第一个发现
5、自己是复趾的人是唐太宗。当时他发现这个现象后十分恼火,曾下密令检查宫中所有人的小脚趾的情况,结果使他大吃一惊,原来不光他,后宫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复趾,而这些人均是鲜卑人,那么李世民的复趾从何而来的呢?当然是从他妈妈那来的,因为李世民的妈妈也是鲜卑人。原来鲜卑人的小脚趾盖是分叉的 。鲜卑人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大部分融入汉族,同时也把复趾的基因带进了汉族。而融入其他民丶族的鲜卑人就把复趾带入了其他民族。经过一代一代的繁衍,到了宋代,北方汉族人的复趾剧增,而南方汉族群大部分是为了躲避战争从中原移民过去的,很少有鲜卑人的加入,复趾现象当然少之又少 。 其实来源与山西移民与鲜卑
6、后代两者并不矛盾。“大槐树”的传说起源于明代,其实到明代时大槐树附近的汉人并不是汉族正宗,是高度鲜卑化的汉人,鲜卑族在历史上已经被汉化。因此我国56个民族并没有鲜卑族,而是融入了汉族。而被汉化最大的一次是孝文帝迁都,从平城(山西北部的大同)迁到洛阳,而这两地之间,恰巧是包括整个山西(当然也有洪洞)。如唐朝李渊其母即为鲜卑族,而李世民的母亲也是鲜卑族,而李渊父子封地在太原。由此可见,当时在山西一带,鲜卑后代人数众多。而明朝大移民恰巧就是从除晋北一带的整个山西迁往全国各地的。从因此从“大槐树”出来的人都是复趾。所以说两种说法者并不矛盾,反而相互佐证,即有复趾的是从山西移民来的鲜卑
7、后裔。那么既然是鲜卑血统那么与第一种说法,即:有复趾的是纯种汉人的说法又矛盾了呢?其实不然。其一、鲜卑族是纯纯正正的炎黄子孙,比纯净水还纯的炎黄子孙。均有史料记载。在《晋书》中,对慕容家族(鲜卑的一支)的起源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有熊氏”是黄帝部落的别样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苗”,原为“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之意,后由禾谷之意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