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

ID:20319541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_第1页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_第2页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

2、第1 原编者按:《原道》丛书创立已有10周年,其间换了6家出版社,最近转至大象出版社,并改名为《新原道》丛书。《原道》丛书及其同人一如既往地坚持面向现实和未来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是值得一提的一道风景。最近王忠针对《原道》丛书,撰写《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没落》一文,在圈内引起争论,由于这些争论具有近几年中国思想文化论争的某些典型结构,本报特组编一组文章进行讨论,以促进人们进一步思考,尽管文化总是首先在于实践。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没落——以《原道》丛书与陈明为例王忠不管怎么说,

3、一个不随波逐流保持一贯立场的读物和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已经努力坚持十周年,我还是很愿意向《原道》和陈明道声祝贺的。但如果要说《原道》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大旗”,或者说,如果《原道》的一些文章和观点真的代表了当下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思考和探索前沿的话,照我的看法,它不会走得太远,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过只是一个姿态性存在而已。因为,《原道》连几个前提性的,甚至是简单的理论问题,似乎都没有搞清楚:第一,《原道》和陈明本人,奋力呼吁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其出发点是立足于中国“历史的一贯性”和“

4、思想的内在性”。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这个诉求无论哪派似乎都不会有人反对,但把中国“历史的一贯性”和“思想的内在性”作为这种重建的出发点,恐怕站不住脚。一个族群,若要建立文化的主体性,而且追求这个主体性“合情合理合法”和“可欲可信可行”的话,其出发点只能是个人主体性的萌发和自觉,使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有独立思考、选择和抗拒的权利,而不受任何外来的思想和权力的强行规制。一味强调族群的主体性,将会使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丧失“合情合理合法”和“可欲可信可行”的基础——谁能说希特勒的法西斯文化没有族群的主体性呢?

5、第二,《原道》和陈明本人,试图用“文化保守主义”应对“现代性”的语境,也试图用“文化民族主义”应对“全球化”的场景。实际上,不管搞的是什么“主义”,基本上都是“中体西用”的套路。问题是,民族利益的主体性并不等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更不等于它的合法性;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博弈的规则问题,更主要的是规则的博弈问题,也就是“体”的问题。儒家的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不是它的反对者的一面之词,而是历史的证实。人们有理由追问,这个本身缺乏现代性的文化传统如何有效应对现代性呢?如何能以“体”安然自居,而且要把自己作

6、为衡量各种文化思潮的维度呢?第三,《原道》和陈明本人,想当然地把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诉求归结为政治领域的制度设计,而认为儒学是一个包含有政治、社会和人生等方方面面的大而全的系统,因此儒学能整合前两者。这点似乎不但是如上所述的一相情愿,而且有些坐而论道。暂且不说历史上激进主义成功的社会,都建立了一个大而全的社会和文化系统,就拿自由主义来看,也是不但关涉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关涉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自由主义的发轫和成长,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兴起,有着绝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自由主义和

7、现代经济是一体之两面。自由主义对现代经济的设计和执行,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儒家文化一向在现代经济领域建树颇少,只能以道德的高标来论衡现代经济的得失,只会批判,而不能建设的。试问,这样的儒家文化如何能整合这样的自由主义呢?难道是仅仅一句“我吸收你而后把你作为我的‘用’”就能了结得了的事情吗?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原道》和陈明,多是避而不谈的。避开这些问题后,他们谈论更多的就只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立场、态度、责任和信心。而这就如同一个人身上背着一个包袱,不管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

8、西有没有价值,《原道》和陈明都告诉这个人,继续走吧,希望还是有的,而毫不顾及背这个包袱的人还能走多远,还能坚持多久?而人们也难免会问一问:《原道》和陈明,你到底还能走多远,还能坚持多久?“没落”乎?——对“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没落”一文的回应丁为祥王忠先生对“原道”与陈明提的那几个问题,由于冠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没落”的标题,因而其问题绝不仅仅是对《原道》诸人的。在中国当今的语境中,由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指谓非常明确,而“没落”也明确表现了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因此,凡带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研

9、究者,都不得不正视这些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每一个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也都不能不作出自己的思考。王忠先生虽然只提出了三个问题,但由于其相互间错落有致——问题中套着问题,因而我不得不进行一定的分解和概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