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

ID:2031499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_第1页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_第2页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_第3页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选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立茀:苏共为何会输掉1989年的选举  1989年,被苏联政治家和学者称为苏共失去对形势的控制,走向不归之路悲剧的转折点:这一年春天举行了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竞争性差额选举,在选举中,苏共的对手民主派进入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代会,从此以后,就像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腹中,苏联政治无宁日,最终,苏共失去政权。  苏共缘何要进行竞争性差额选举?这要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说起。1985年戈氏上台,1987年春提出了根本改革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针,但是,党内、国家各部委高层领导反对和阻挠对计

2、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群众对经济改革不见成效强烈不满,要求加快改革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夏召开了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通过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实行竞争性差额选举产生苏联人大代表。戈氏的如意算盘是,通过竞选,给在野的改革派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机会,借以打破利益集团,扩大改革阵营的力量,推动经济改革。  1989年春以前,苏联人代会实行实际上的等额选举制。通过竞选产生国家政权机关代表,在苏联虽然是头一遭,但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上却不是新鲜事儿。人们不禁要问,那个

3、在推翻罗曼诺夫封建王朝中立下功勋,领导苏联成为世界第二超级大国的强大的苏共,为什么没有经得住竞争性差额选举这一考验?  群众不满:埋下接受民主派的种子  1989年进行的竞争苏联人民代表的运动,在苏联形成了政治资源再分配的疾风暴雨。然而,这不是一场突然降临的疾风暴雨,改革以前已经出现了酝酿着政治暴风雨的乌云—苏联各个社会阶层对苏共以及苏联集权体制弊端的不满在逐渐积累。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苏共领导的合法性没有发生大的问题。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在这一主流之下

4、,不满情绪的潜流开始在各个社会阶层蔓延:虽然绝大多数居民基本生活有稳定的保障,但是由于自赫鲁晓夫时期以后苏联实行与美国争霸世界战略,竭力争取军费数量优势:在俄罗斯人均国民收入不抵西方发达国家一半的情况下,人均军费开支却是美、英、德、澳等国的1.3至10倍左右。由于国家把12.6%的国民收入用于军费开支,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数量居民的收入和居住水平一般,对生活状况并不满意。统计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工人对生活很不满意、不满意、不完全满意;科学工作者和各方面技术专家中对自己整个生活不完全满意

5、和不满意的占2/3以上。中国学者指出:“在苏共执政70多年间,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苏共……逐渐失去民心。”  早在1920年代国内战争结束以后不久,俄共中央就指出党内出现了由于领导职务不同物质待遇悬殊“无节制”以及贪腐蔓延的现象。斯大林时期腐败现象得到遏制,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总书记公开说“靠工资谁也生活不了”,领导干部腐败成风,特权膨胀,形成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中国学者指出,由于苏共“领导集团……享受特权和贪污腐化,使苏共和苏联政府日益脱离人民群众”,“导致党的威信下降”。

6、斯大林时期,提出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赫鲁晓夫1959年提出苏联开始“全面建设共产主义”,198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把美国远远抛在后面”;19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后来宣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往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一个合乎规律的阶段”……斯大林后30多年过去了,每一代苏共领导人允诺实现共产主义的口号声依然洪亮,而共产主义在苏联却仍然遥遥无期。苏共纲领与实际相脱节,民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在一些地方,工人们以罢工的形式表达

7、对物质待遇差的不满。在部分群众中,手抄本、“夜间人”(白天说官话,晚上闭门说真话)、“厨房争论”(关起家门抨击时政),以及嘲讽领导干部特权、嘲讽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嘲讽苏共纲领与实践脱节的政治笑话悄然流行,表达着群众的不满情绪与希望变革的愿望。  苏联时期持不同政见者罗伊•麦德维杰夫总结了1980年代要求变革的社会情绪,“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的感觉已经十分普遍,它不仅在知识分子中间,就是在工人阶级和职员的相当一部分群众中间,甚至在农民中间,也很广泛”。  无限制“公开性民主化”的后果 

8、 改革以前,虽然群众对苏共领导存在不满情绪和改革的愿望,但是由于没有公开传播不满尤其是没有传播批判苏共意见的公开渠道,群众的不满和改革期望主要是模糊和情绪性的。但是,1986年苏共27大开始实施公开性、民主化方针,尤其1987年1月提出在苏联历史中“不应该有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1988年1月提出“我们主张毫无保留和毫无限制的公开性”之后,情形发生逆转。  1986年实施民主化、公开性方针以后,苏联社会呼吸到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新鲜空气,一些年轻知识分子开始组织“非正式(未在官方注册)小组”、争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