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

ID:20312543

大小:1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_第1页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_第2页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_第3页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_第4页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隧道变形监测方案1、目的为明确隧道内变形观测的作业内容,规范技术细节及作业程序,总结隧道结构变形规律,为隧道结构维修养护提供依据,指导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工作进行,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特制订本预案。2、适用范围2.1适用于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2.2线桥室从事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人员须依据本方案开展各项变形观测工作。3、职责分工隧道变形工作由线桥室主任及安技主管进行监督指导,桥梁维修主管负责变形观测工作的全面管理与协调,桥梁检测工程师协同隧道工程师、桥梁维修工程师负责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技术工作,并由桥隧检测工区负责具体实施。4、参考依据《建

2、筑变形测量规程》《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变形观测工作内容5.1隧道沉降观测监测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是监测隧道结构的底板沉降,实质上是对道床的监测,主要包括区间隧道的沉降监测以及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处的沉降差异监测。运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与原施工测量相同。5.1.1监测基准网监测基准网是隧道沉降监测的参考系,由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构成,网形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或沿上、下行线隧道布设成结点水准路线形式,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标准进行。水准基点采用隧道线路两端远离测区的国家II等水准点,在沿线车站内和

3、联络通道处布设工作基点,每个车站布设4个工作基点,联络通道处布设2个工作基点,水准基点与车站内、联络通道处工作基点共同构成监测基准网,如图1所示。基准网的高程值由下载编辑专业资料国家水准点引入,每季度校核一次,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然后,再通过车站内两侧的工作基点,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对每段隧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图1监测基准网示意图5.1.2沉降监测点津滨轻轨地下结构由明挖段和盾构组成,明挖段沉降监测点按施工浇筑段每段设4个点,分别布设在左右两侧墙上。具体布置见图2。图2明挖段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为方便以后长期的位移监测工作,隧道内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隧道中线的

4、道床上,隧道直线段每隔30m设一个测点,曲线处根据曲线半径大小设置测点间距,半径为400m曲线处每隔12m设一个测点,半径为800m曲线处每隔18m设一个测点,半径为2000m曲线处每隔30m设一个测点。具体布置见图3。下载编辑专业资料图3隧道内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5.1.3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处得沉降差异监测在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缝两侧约1m处的道床上布设一对沉降监测点,如图4所示,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监测交接缝两侧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当高差变化量大于±3mm时应预警,变化量大于±5mm时则应报警。图4车站与隧道交接处沉降差异点布设示意图5.2隧道横向位移变形

5、监测5.2.1横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隧道横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与沉降监测断面距离相同,即位移监测点和沉降监测点设于同一断面上,并利用部分沉降点作为位移监测的坐标基点。基点的坐标值由地上国家坐标点引入,每季度校核一次。盾构区间每个断面布设四处点位,重要点位粘贴反射片,其余点位做好油漆标记;明挖区间每个断面监测2下载编辑专业资料个点位,重复使用沉降观测点作为位移测点使用。点位布置详见图5。图5盾构区间位移监测点布设示意图5.2.2位移监测的开展由于位移基标点与沉降基标点共有一个,初期需要对各个基标点进行测量,以获取隧道中线初始数据,初始数据与设计隧道中线坐标进行

6、对比。待此项工作完成后,可将全站仪置于需要测量的断面所在的基标点上,任意其他基标作为后视点建立坐标系,依次对隧道断面进行位移监测,每次的监测数据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5.2.3监测标准横向位移的监测标准定位警戒值±5mm,控制值±10mm。5.3隧道变形监测周期运营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开始每半年至少观测一次,直至沉降量小于1mm/100d止,中远期可减至1次/年。当隧道出现显著变形时,应缩短观测频率。5.4特殊加密测量5.4.1保护区内大型施工监测下载编辑专业资料保护区内出现大型施工时,应对结构进行加密监测。加密措施包括点位密度及监测频率,测量范围

7、应在施工范围内前后各延伸100m。施工范围内的监测区域加密至直线12m一个断面,曲线5~10m一个断面,同时增加隧道拱顶及相应断面的地上监测点,监测频率视施工进度和内容确定。各点位布置详见图6。图6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5.4.2变形异常地段的监测在常规测量过程中,出现变形较为明显的地段,应加密测量。加密措施包括增加拱顶及地上点位,同时将监测频率加密至2次/月。5.5监测数据的分析5.5.1累积沉降量曲线图下载编辑专业资料5.5.2沉降量速率曲线图。下载编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