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书 2

化工原理实验书 2

ID:2031142

大小:2.54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7-11-14

化工原理实验书 2_第1页
化工原理实验书 2_第2页
化工原理实验书 2_第3页
化工原理实验书 2_第4页
化工原理实验书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实验书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流体流型(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2.测定临界雷诺数。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滞流)和湍流(紊流)。流体作层流流动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且在径向无脉动;流体作湍流流动时,流体质点除沿管轴方向向前运动外,还在径向作脉动运动,在宏观上显示出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流体流动型态可用雷诺准数来判断,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 (1)式中:Re—雷诺准数,无因次;d—管子内径,m;u—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ρ—流体密度,kg/m3;μ—流体粘度;Pa·s。对于一定温度

2、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本实验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一般认为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³4000时。流动为湍流;2000

3、调节阀调节。示踪剂采用红色墨水,它由红墨水贮瓶经连接管和细孔喷嘴,注入实验管。细孔玻璃注射管(或注射针头)位于实验管入口的轴线部位。26图1流体流型演示实验1-循环泵,2-流量计,3-实验管,4-溢流稳压槽,5-红墨水储槽,6-上水管,7-溢流回水管,8-调节阀,9-储水槽。四、演示操作1)层流流动型态试验时,先少许开启调节阀,将流速调至所需要的值。再调节红墨水贮瓶的下口旋塞,并作精细调节,使红墨水的注入流速与实验管中主体流体的流速尽量相适应,一般略低于主体流体的流速为宜。待流动稳定后.记录主体流体的流量。此时,在实验管的轴线上,就可观察到一条平直的红色细流,好像一

4、根拉直的红线一样。2)湍流流动型态缓慢地加大调节阀的开度,使水流量平稳地增大。玻璃导管内的流速也随之平稳地增大。可观察到:玻璃导管轴线上呈直线流动的红色细流,开始发生波动。随着流速的增大,红色细流的波动程度也随之增大,最后断裂成一段段的红色细流。当流速继续增大时,红墨水进入实验管后。立即呈烟雾状分散在整个导管内,进而迅速与主体水流混为—体,使整个管内流体染为红色,以致无法辨别红墨水的流线。注意:实验用的水应清洁,红墨水的密度应与水相当,装置要放置平稳,避免震动。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雷诺演示实验数据原始记录表实验管规格:Ф20mm2mm温度:序号转子流量计读数/L·

5、h-1现象1……826依据流体温度查出物性参数,如粘度和密度,结合流量计算出相应的雷诺数,并把处理数据结果填于下表。雷诺演示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序号流量/L·h-1雷诺数现象流动类型1……8六.结果讨论你所观察的流型和相应的雷诺数与理论一致吗?如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6实验二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e的关系曲线。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x。4.学会涡轮流量计的使用方法。5.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6、二、基本原理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流体通过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1.直管阻力摩擦系数λ的测定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1)即,(2)式中:λ—直管阻力摩擦系数,无因次;d—直管内径,m;—流体流经l米直管的压力降,Pa;—单位质量流体流经l米直管的机械能损失,J/kg;ρ—流体密度,kg/m3;l—直管长度,m;u—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m/s。滞流

7、(层流)时,26(3)(4)式中:Re—雷诺准数,无因次;μ—流体粘度,kg/(m·s)。湍流时λ是雷诺准数R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由式(2)可知,欲测定λ,需确定l、d,测定、u、ρ、μ等参数。l、d为装置参数(装置参数表格中给出),ρ、μ通过测定流体温度,再查有关手册而得,u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计算得到。本装置采用涡轮流量计和二次仪表显示流量V;采用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显示压差。根据实验装置结构参数l、d,流体温度t0(查流体物性ρ、μ),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和通过式(4)和式(2)求取Re和λ,再将Re和λ标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