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06680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逻辑学在案件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逻辑学在案件中的应用逻辑学的内容里,概念一判断一推理是一条主线,而推理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逻辑学是工具性质的科学,推理在科学假设、刑事侦查、案件审理等方面广泛运用。这里以实例说明“二难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一、二难推理的应用“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演绎推理。它在法庭论辩中有其特殊的作用。论辩的一方为了获胜,经常从对方的观点出发提出两种可能,进而引伸出两个结论,迫使对方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最终败诉在法庭。例如:五年前在本市发生了一起争夺遗产案(笔者旁听了此案),围绕这笔遗产案发
2、生了一场究竟有谁来继承的官司。死者是一位80岁的张老先生,张老先生无老伴无儿女,他收养农村贫困人家的孩子为养女。张死后将自己的一户住房三万元钱遗产给了养女,作为对她的报答。然而,跟张老先生没有任何来往的远亲刘某找上门来,拿着伪造的遗嘱来瓜分遗产。诉讼开始后,刘某又提出死者生前向他家借过一万元,必须从遗产中扣除欠款,然后,按遗嘱均分遗产,刘某自以为“欠款”、遗产可得。审判员面对刘某的胡搅蛮缠,向刘某发问:“写遗嘱时张老先生神志清楚吗?”刘某心想说神志不清立遗嘱是无效的,于是回答:“清楚。”审判员又问:“既然他神志清楚,该记得
3、欠你家一万元的债务,当时你守护他身边,既然他把遗产分配写得详细,为什么不写明偿还你债务?”刘某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刘某不得不承认遗嘱是伪造的,一万元欠款是说谎。这段对话,审判员的发问包含如下推理:1.如果张老先生当时神志清醒,那么你刘某索债无据;2.如果张老先生当时神志不清,那么遗嘱不发生法律效力(大前提)3.或者张老先生写遗嘱神志清楚;或者写遗嘱时不清楚(小前提)4.所以,张老先生的遗嘱或使刘某素债无据,或不发生法律效力(结论)。这是个复杂破坏式二难推理,把上面的推理带入逻辑式,其推理形式:⑴如果P,那么R(2)如果Q那么
4、S⑶非R或非S(4)所以,非P或非Q它有利揭露了遗嘱伪造者的自相矛盾。事实证明,审判员设计的二难推理对于后来迅速依法地解决遗产问题起了重大的作用。主讲课程逻辑学、语言学。研究方向:逻辑的应用性及社会学。另一例: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清朝,由主管部门发往各地的机密文件叫“钉角文书”。所谓“钉角文书”,只是在文书封套右上角打个洞,穿上个纸捻,就算上“机密”了。传递途中,有的经手官吏就会拆开偷看。有个老知县,在他边抽鸦片边拆开偷看一份过境的机密文件时,不小心竟然把文件落在眼灯上烧掉了一个角。老知县吓坏了,知道闯了大祸。急招师爷,寻求
5、解脱之法。师爷沉思片刻,索性取过那被烧残的文书放在烟灯上烧个干净。接着找过一张同样的空白纸,封进那原封套里,照旧钉了角,让县官派人向下一站发去。并解释说,“这份文件向下传,不外乎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是,下一站经手官员如果是个不偷看机密文件的老实人,他自然原封不东地向下站传递。这样县太爷你就平安无事。如果下一站经手官员也像你一样是个偷看机密文件的不老实人,那么,他拆开后发现是一张白纸,也决不敢声张。因为一声张,他自己先担个‘偷看’的罪名。于是,文件也会平安地走过下一站,并继续传递下去。这样,县太爷你仍旧平安无事。”老知县听后大
6、喜,采纳了建议。这里,师爷对于事态发展前景的分析,其思维过程就是一个二难推理的过程。如果下一任官员是个不偷看机密文件的人,那么,文件就会平安地经过下一站并继续向下传递。县太爷你平安无事。如果下一任官员也是个偷看机密文件的人,那么,他拆开后也绝不敢声张,并且会把文件继续向下传递。这样,县太爷你仍旧安然无恙。下一任官员或是个偷看机密文件的人,或不是个偷看机密文件的人。总之,县太爷你都平安无事。二、归纳类比推理的应用运用归纳推理建立的“并案侦查”,也叫“并案归纳法”。它的思维过程是:发现一系列案件的的某些方面,(作案动机、手段、
7、时间、犯罪嫌疑人特征等)相同或相似,从而概括出这些案件都是同一伙(个)犯罪嫌疑人所为。这种“并案侦查”,其主要作用是缩小侦查范围,从而集中人力物力,节省时间,突破大案要案及其性质相似或相同的系列案件。近几年,随着“命案必破”、“打盗抢、抓逃犯”,以及“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案件专项行动”的蓬勃开展,特别是我国人权人宪以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杜绝刑讯逼供,突破“零口供”案件,以成为新形势下新任务的新要求。这就给公安侦查机关办案人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富时代意义的挑战。犯罪嫌疑人也在利用这个“严格要求和挑战,钻法律空子,千方百计地
8、研究“反侦查”、反“严打”的策略,导致当前侦查办案的更加困难化,治安形势日益尖锐复杂化,犯罪嫌疑人犯罪行动越来越隐蔽,表现越来越狡猾,手段越来越智能化。一些大型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上的痕迹物证往往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惯犯、流窜犯作案,往往借助现代化交通工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极尽其能事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