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

ID:20299625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_第1页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_第2页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_第3页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_第4页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桃源异境”“琅嬛福地”的联姻与变异——从空间结构理论解读张岱《琅嬛福地》的文化构想黄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内容摘要]张岱的《琅嬛福地》描绘了一幅都市园林异境图,其中的开放空间书写体现出对传统“桃源异境”和“琅嬛福地”异境空间的继承和变异。从空间结构视角来看,空间的开放性是张岱主张“物性自遂”的心态表达,而借梦境线索展开也体现出张岱“游”的探索在历史与国运面前的渺小与挣扎。张岱把自己一生经历过的美好园林意象移植到“琅嬛福地”,纪念逝去的王朝和曾经的繁华乐土,从中反思明王朝灭

2、亡的原因。在张岱的反思中,无论是明朝统治者还是明士个体都存在严重的矜傲之气而缺少对“物性自遂”的尊重。张岱异境时空重组之下的文化表达让我们看到明末士人一种可能的文化建构努力:基于物性自遂的的现世生活乐土。[关键词]张岱;《琅嬛福地》;开放空间;物性自遂;现世乐土《琅嬛福地》是张岱《陶庵梦忆》的收关之作,写了陶庵老人闲居无事梦中常入天帝藏书之处——“琅嬛福地”,“醒后伫思,欲得一胜地仿佛为之”,于是就在现时世界中人工营造了一个“秋水明瑟,深柳读书”充满江南园林艺术氛围的“琅嬛福地”。“琅嬛福地”出自元代伊

3、世珍的《琅嬛记》,最初的意义是富藏古书的神仙洞府。目前对张岱《琅嬛福地》的相关研究多从内容方面挖掘其中蕴含的张岱的史学情结和梦忆情怀。本文认为“琅嬛福地”做为一个有着丰富“伴随文本”的文化符号,其具体语境中的象征意蕴还有待探寻。史景迁在《前朝梦忆》中提出应该把张岱《琅嬛福地》放入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以来形成的盘踞在中国人感性世界中的异境传统来审视。本文引入现代西方空间结构理论,把视角重点放在陶渊明“桃源异境”、元代伊世珍“琅嬛异境”和张岱“琅嬛福地”三个异境的空间结构设置上,试图从文本细读的对比中探讨张

4、岱《琅嬛福地》中的异境空间符号之于明末士人现实和理想的象征意蕴。一、开放空间与游的心态(一)开放空间——异境重构与物性自遂陶渊明“桃源异境”的空间安排:“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既出……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5到166页。。伊世珍《琅嬛记》中“琅嬛福地”的结构设置:“游于洞宫,遇一人于涂”——“因共至一处,大石中忽然有门……陈书满架”——“华甫出,门忽然自闭……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5、伊世珍:《琅嬛记》,底本据台湾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影印《津逮秘书》本。。陶渊明的“桃源异境”和伊世珍的“琅嬛福地”都呈现了一个封闭的异境结构:偶然进入一个仙境——仙境的所见所闻——回到现实恍然若失,关于仙境的想象书写是主体。两个仙境完全与世隔绝,人只能通过“凑巧经过”“偶然发现”进入洞穴才能接近“异境”。根据《人境•仙境•心境——桃源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一文的考证,从东晋到明清之际,中国文人关于桃源异境的书写与引用基本没有打破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封闭格局。其变体如唐代《南柯太守传》中的“槐安国”

6、“檀萝国”,《枕中记》中的“黄粱梦”“邯郸梦”等基本沿袭这一封闭异境结构。伊世珍《琅嬛记》中的“琅嬛福地”记载的是在民间流行已久的西晋博学之士张茂先游洞窟的故事。无据笔者考证,论是元以前民间流行的张茂先游洞窟的故事还是后人在诗词中对伊世珍“琅嬛福地”的引用与书写都是基于其异境结构的封闭性而产生的或对天地藏书之地的向往或对不死神仙之境的迷恋。而张岱的《琅嬛福地》则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另类的异境空间:“陶庵梦有夙因,常梦至一石厂”——“醒后伫思,欲得一胜地仿佛为之”——“……余欲造厂,堂东西向……堂前树桫椤二…

7、…左附虚室……右踞厂阁三间……缘山以北,山尽有佳穴,造生圹,圹左架一草庵……大沼阔十亩许,河两崖皆高阜,可植果木……山之西鄙……缘河北走……可坐、可风、可月”张岱:《琅嬛福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夏咸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到139页。作者简写梦中见到福地,详述在现实中建造福地并且人在其中生活的过程。通过结构对比可见,张岱《琅嬛福地》打破了传统异境空间的封闭性而营造了一个向生活开放的空间结构。现代空间结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观念是作者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

8、术创作中,无不体现着创作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正是这种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直接参与了空间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建构,赋予空间以意义与价值内涵,并达成人与空间的互相交流,呈现空间以意义与价值内涵以及生存美学意蕴。”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域中的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琅嬛福地》中虚幻空间与现实空间主动沟通融合的现象是创作主体挣脱束缚、寻求开放自由的自主意识和文化心理参与到创作中的结果。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