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观比较

中西教育观比较

ID:20298928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中西教育观比较_第1页
中西教育观比较_第2页
中西教育观比较_第3页
中西教育观比较_第4页
中西教育观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教育观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节课引发的思考——中西教育观的比较10071910221杨虹摘要: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和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迥然不同的教育观,从而使中西教育呈现出很不相同的价值走向和种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特征。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育原则问题上,中西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美国,老师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他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中国的学生在追求知识的

2、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思考。对于评价,美国的老师总是持肯定态度,鼓励创新;而中国人习惯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在教育观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词:教育比较教育观正文:格雷琳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所中学的美术教师,她作为访问交换教师到我国某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她的学术交流计划含两项最基本的内容:  第一是给中国孩子上美术课(主要是绘画和手工);  第二是与中国的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学术交流;  格雷琳在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

3、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一个同一样的事物---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西方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于是,她释然了。  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再仔细观察,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原来当时已近圣诞节,那是学校为了给达琳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气氛而画的。  于是,格雷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

4、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她深感失望、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孩子们竟然抓头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冥思苦想,就是无从下笔。  格雷琳看到这个尴尬的场面,知道这样下去可能会是一个不愉快的收场,只好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格雷琳的例子,深深地震动了我!我国的基础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总以为只有了丰厚的基础后才能培养研究能力。而创造力、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就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一颗种子在其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

5、,没有得到适当的施肥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这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也可以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归根结底就是中西教育观不同。所谓教育观,简言之,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教育观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教育价值观,即人们关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价值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和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迥然不同的教育观,从而使中西教育呈现出很不相同的价值走向和种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特

6、征。一、中西文化的比较考试得了高分,就能进所好学校,这是中国人的定势。哈佛不这样,前不久就录取了一名考试成绩中等的学生,为什么呢?在美国,一个学生,特别的中学生,如果只是死读书,别的什么都不干是不行的,即使成绩再好,也会被人嘲笑为书呆子。这里的“书呆子”完全是贬义的。   美国教育的原则: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正有兴趣的人竞争。   中国教育的原则:千万要在自己的领域顶住,因为你很可能是在跟同样没兴趣的人竞争,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种花得花,种豆得豆。播撒怎样的教育就该得到怎样的结果。美国播

7、撒的教育,收获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主,中国同样也播撒下了教育,中国的中学生每年都获得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各种奖项,但收获几位手指可数清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美国,学校和老师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孩子们会用一生去寻索。孩子们为完成一些作业而兴趣勃勃地去查看相关资料,而在中国,老师不会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一道习题,只要你得出的结果不与他手中的答案一致,那么就是

8、错误的。孩子们在学历史时,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无论书中结论多么迂腐他们也要当成《圣经》去记,但我们能埋怨他们吗?他们不这么做,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中国的学生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