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

ID:20286552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_第1页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_第2页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_第3页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_第4页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和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演化 第一节构造特征 矿区主要出露岩石为太华群闾家峪组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石英岩等。根据前人研究,老变质岩区老构造至少经历了三幕变形,并形成了老鸦岔背斜和金罗斑向斜。在此构造背景格架上,形成了线性或带状的控矿构造。本次研究由于侧重于找矿预测,因而本文主要论述是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构造。控矿构造主要表现为带状和线性断裂构造。具有多期活动,多次叠加的复杂特征。同时该区可见到从韧性剪切带到韧脆性及脆性剪切迭加的特征。常常在一条大的剪切带中见到从韧性到脆性不同阶段构造叠加的综合特征。首先,仅根据构造线方向的不

2、同,将矿区控矿构造分为二大类:即近东西剪切构造带;NNE—NNW向共轭剪切构造带。现分述如下:一、近东西向剪切构造变形带弱变形带       次强变形带                        强变形带                   次强变形带     弱变形带N图3-1 文峪韧性剪切带特征示意图总体走向90°~110°,倾向南,倾角40°~70°,是本区规模最大,活动最强,活动时间较长,多次复活的一组构造。其形成时期较早,为成矿期前形成,但其在成矿期复活活动较强,是本区最重要的成矿构造带。该构造带早期形成时是以韧性剪切

3、带发育为特征。构造带宽度较大,可达几十米至上百米。该剪切带由强变形带(糜棱岩带+片理化带)和弱变形带(主要为弱变形块状斜长角闪岩或含石英条带斜长角闪岩)组成(图3-1)。强变形带主要是由斜长角闪片麻岩或花岗片麻岩为原岩变形而形成的糜棱岩带或片理化带组成。当斜长角闪片麻岩或花岗片麻岩所夹的斜长角闪岩厚度较小时,斜长角闪岩则形成片理化黑云母和绿泥石,甚至为绢云母。因而也形成强变形带的一部分。而当斜长角闪岩夹层厚度较大时,呈块状构造时,则形成弱变形带。另外,在韧性剪切带中常见到宽50~80cm的长英质脉体,已发生退变质,石英呈眼球拉长状,

4、重结晶明显,钾长石退变为高岭土等粘土矿物,因而脉体颜色发生了退色,形成灰白色糜棱岩化脉体。该期构造形成时,处于深层次构造水平,温压较高,因而不利于金矿质的沉淀,金矿化较弱。但由于其生成时变形较强,规模较大,因而为后期构造发展和金矿化奠定了基础,控制了该区矿化带的空间展布。该带形成发展演化的时间较长,在晚期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叠加了不同阶段的脆韧性和脆性剪切构造,形成复合型剪切带,表现为在近东西剪切带中既可见到石香肠也可见到碎裂岩,而且常见到多组构造面在带内交互出现。在晚期剪切带叠加时伴随有大量含金热液的活动,因而在成矿期剪切带叠

5、加部位,形成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化和细脉浸染型金矿化、蚀变岩型金矿化。因而近EW向剪切带是本区主要金矿脉发育的控矿构造。如V03、V01、V08等脉均产于近EW向剪切构造带中。二、NNE—NNW向剪切构造带是一组共轭的剪切带,NNE向剪切带走向0°~30°之间,倾向西、倾角较陡,一般为60°~80°之间。NNW向剪切带,走向330°~350°,倾向东、倾角也较陡,一般为70多度。NNE向剪切带呈左行水平剪切,NNW向剪切带为右行水平剪切,该两组剪切带的共同特征如下:1.剪切带发育宽度较窄,一般为几十厘米至5米左右,个别地段稍宽,可达5米

6、以上。以韧脆性剪切为特征;2.剪切带内均为早期辉绿岩脉充填,辉绿岩脉中有星点状黄铁矿化;3.在晚于辉绿岩脉形成时期,有成矿构造活动叠加,形成含金矿化石英脉体,石英脉中可见辉绿岩脉的残留包体。石英脉体较稳定,在剪切带中呈透镜板脉状,一般长100~200m,宽几十厘米至1m,石英脉体中金矿化较好,有黄铁矿化和方铅矿化,可形成工业矿体。伴随含金石英脉体形成的构造为脆性剪切,它往往沿辉绿岩脉的一个边界发育,这在野外观测中较为明显。4.从剪切带发育特征及与近东西向剪切带的关系与矿化的关系,推断其形成时期晚于韧性剪切带形成时期,而略早于成矿主期

7、构造,成矿期构造对其有叠加。如1278中段含方铅矿化NNE向剪切带切入V01韧性剪切带中,但被V01成矿期韧脆性剪切构造切割,并有一些位错。5.从两组共轭剪切带发育的产状可以推断,该期主应力场为σ1:近南北向,略向南倾伏,σ3近东西向。 第二节矿区控矿构造的演化 根据研究区构造特征、构造的叠加关系及与矿化的关系,现将其分为五幕变形:一、D1幕变形—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早期近东西韧性剪切带的发育为特征,其宏观特征表现如下:1.糜棱岩发育,矿区内在近东西向构造带中广泛分布比较典型的糜棱岩,糜棱岩中石英呈眼球状、拉长状和拨丝状,

8、糜棱岩的发育往往受到原岩岩性的控制,一般在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斜长片麻岩中较发育,而在斜长角闪岩中发育较差。因而也造成韧性剪切带中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带相间出现的特征。2.石香肠发育,在剪切带中常见石英集合体或石英脉体在带内呈透镜状或肿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