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与结直肠癌(ppt16)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多个城市和农村试点地区的监测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日渐西化,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5大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与环境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然而不同个体接触相同的环境致癌因素只有极少数个体发生肿瘤的现象表明,在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环境因素与宿主个体特征、遗传因素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我
2、国对结直肠癌高发现场的流行病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30余年系统研究,基本明确了国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同时在当地建立了癌症防治信息系统和人群筛检方案,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结直肠癌筛检方案评价研究,为系统、有效的结直肠癌综合防治策略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1.饮食因素2.生活方式3.疾病史4.遗传易感因素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对结直肠癌发生影响最为明显的环境因素。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尤其是经煎、炸、熏、烤制作后,是结直肠癌的肯定危险因素;另外,腌制食品、精细纤维素食品的摄入也被认为与结直肠癌的发
3、生呈正相关;饮用河浜水、池塘水等易被各类环境致癌物污染的浅表水源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与之相反,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的充足摄入,在提供机体足量粗纤维的同时,可补充机体维生素A、C、E和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对机体抗结直肠癌有保护作用。国内上海的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也显示少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①饮食纤维能抵抗体内消化酶的降解,使粪量增多而稀释结肠内致癌剂。②能吸附胆汁酸盐(大肠癌促进剂)。③能被细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而降低pH,不利于癌细胞生长。许多资料表明,高脂肪饮食为结直肠癌发病
4、的危险因素。高脂饮食导致结直肠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高脂饮食能促进机体胆汁的分泌,胆汁在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变成脱氧胆酸、石胆酸等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并造成不可修复的DNA损伤,这些DNA受损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为细胞凋亡所清除,但高浓度的次级胆酸和致癌物的长期作用,可使一些拮抗凋亡突变或戒变的细胞度过DNA损伤而选择性地存活下来,增生并逐步演变成腺瘤及腺癌。蛋白质本身无致癌性,但有证据表明某些潜在的致癌物来源于饮食蛋白。钙和硒是结直肠癌中研究较多的2种微量元素。钙离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抑制脂
5、肪酸和胆酸,对肠道上皮起保护作用,流行病学也提示钙对预防大肠癌有保护作用。硒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促瘤作用。抗氧化维生素A、C、E等可抑制自由基反应而防止对DNA的氧化剂损伤,维生素A、C、E可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逆转为正常。生活方式是仅次于饮食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的又一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吸烟、饮酒、久坐的工作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等因素,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肥胖,研究表明在肠癌患者中,肥胖者占30%以上。新世纪,肥胖作为严重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疾病的同时,已成为众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的诱因。2
6、.生活方式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其对人体的危险是多效应的。但吸烟作为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尚无一致的认识。至今尚无足够证据证明饮酒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美国癌症协会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严重超重的男子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较高,我国研究分析也发现高Quetelet指数(身高/体质量2)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则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有资料表明静息工作和体育锻炼少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比活动性较强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高4倍。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心理精神因素对结直肠癌
7、的发生、发展有重大影响。3.疾病史肠道相关症状包括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粘液血便、不明原因的便血、腹胀、下腹部肿块和隐痛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个体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罹患肠癌的可能。另外,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炎症性肠疾病,结直肠息肉和胆囊切除术等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也有关系,前两者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4.遗传易感因素结直肠癌是一类遗传学背景比较突出的恶性肿瘤,约10%~15%结直肠癌患者为遗传性结直肠肿瘤,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FAP和HNPCC。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相对明确,APC、D
8、CC、MCC、p53等抑癌基因和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在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余下的80%~85%为散发性结直肠癌,其发生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基因、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代谢酶基因以及DNA修复基因等低通量易感风险基因的改变在该类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同时,与外环境致癌因素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