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61807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2008-2011年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2011年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陆露(广丙马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丙马山530600)【中图分类号】R37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426-02【摘要】目的为了解我院近几年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木,釆用Bact-ls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ESBLS确证均依据2008年NCCL实验标准执行判读。结果20
2、08-2011年送检标木为9762例共检出病原菌3633株(37.12%),革兰阴性杆菌770株(21.2%),阴性杆菌中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44.2%、41.0%、6.8%、3.4%;其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别占37.0%、35.1%;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分别为34.4%、42.7%。革兰阴杆菌耐药前4位的抗菌药物为氨苄丙林、头孢唑林、哌啦丙林、头孢曲松。分别为:78.3%、69.4%、63.4%、63.2%;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卞星、头孢哌酮等表现为
3、低耐药率分别为:8.1%、2.2%、19.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未检岀耐亚胺培南的革兰阴性杆菌株。结论及时准确系统的掌握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对预防、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牛.、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抗菌药物感染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药物选择性压力导致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不断产生,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解我院近几年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ESBLS产生及耐
4、药情况,木人收集了我院2008-2011年临床各科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木,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效的控制感染疾病,预防和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牛.,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2008-2011年在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非重复细菌培养标本,分离获得的病原菌。1.2菌株鉴定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分离培养,普通细菌采用Bact-ls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肺炎支原体、生殖道支原培养分别采用珠海黑马、迪尔公司提供的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5、操作。1.3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判读标准依据2008年NCCL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标准进行判定,MH、麦康凯、血培养基均由珠海生物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上海伊华科技公司和Oxoid公司提供。1.4质控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规定的范围内。1.5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参照NCCL规定的表型确证试验判定。2结
6、果2.1标本来源2008-2011年间共送检9726例细菌培养标本,检出阳性菌为3633株(37.21%);送检标本前6位的是:咽拭子5419例(52.1%);痰1362例(15.6%);人便1013(11.1%};分泌物339例(6.8%);白带426例(6.4%>;血液242例(3.6%)o2.2病原菌的构成:3633例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770株(21.2%)、肺炎支原体1773株(48.8%)、真菌428株(11.8%)、革兰阳性球菌357株(9.8%)、生殖道支原体305(8.4%)。2.3病原菌的分布7
7、70株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标本及科室间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表1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标本、科室中的分布及构成比%2.4阴性杆菌的构成比770株阴性杆菌中排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扪菌340株(44.2%)、大肠埃希菌316株41.0%、铜绿假单孢菌52株(6.8%)、鲍氏不动杆菌26株(3.4%)、变形杆菌8株占1.0%、产酸克雷扪菌8株占1.0%、其他革兰阴杆菌20株占2.6%。2.52008-2011年病原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见表2表22008-2011年革兰氏阴性杆菌产ESBLS的分布药物耐
8、药见表3表32008-2011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3讨论3.19762例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阳性菌3633株阳性率37.2%,高于李红报道的20.83%[1],低于岳喻伦等报道的42.42%[2]。原因可能是送检阳性率与微生物室分离的条件,临床医生对细菌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送检标本的质量、采样吋机、标本是否合格因素冇关,各地区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