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

ID:20261639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1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_第1页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_第2页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_第3页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_第4页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另类电影:活跃的极少数一、何为“另类电影”当电影《小武》出现在人们眼前时,观众们惊呼:这也叫电影?模糊的画面,山西方言,一个叫小武的小偷在街上无所事事,甚至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完了能在你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某种情绪;电影中的人物,如同我们身边一个不起眼的朋友,熟悉而可信。这种中国的电影界的“另类”创作的新倾向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明显带有另类特征的电影作品,如《小武》、《站台》、《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过年回家》、《巫山云雨》、《洗澡》、《任逍遥》、《苏州河》、《东宫西宫》等,在题材、表现风格、美学追求、制片方式、传播途径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

2、。这些影片出现的意义在于,他们呈现了新一代电影人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取向,它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道路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它以提问的方式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期待所有人的回答。这类电影该如何界定?如何把这些电影与其他电影区分开来?在题材方面,另类电影一反主流电影的民族寓言的宏大叙事,把镜头的意象指向了城市“深描”和个人记忆的书写;其次,在美学风格上追求质朴、写实,包含了巴赞的纪实美学、克拉考尔的“物质还原”现象学美学和后现代的超级写实主义等元素。如果说“另类”美学的特征还表现在影片的深层结构上,其独特的制片方式、传播途径,就更引人注目。最初,这些电影试图通过非主流的机制进入国际电影节的关注视野,以小制

3、作的方式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些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一定程度上代表国际观众和电影节的评委对这些电影的接纳和肯定。国际艺术电影市场(主要是来自于欧洲)以艺术投资资金的形式给予这些电影以扶持。国内官方对这些电影有一个从禁止拍摄和发行,到逐渐放松政策的态度转变过程。这些电影的出现,同样引起了国内电影界的关注,从2001年开始,这些电影以小规模放映的方式与部分中国观众见面,在一些城市的文化爱好者和各大高校中引起了注目;随着近年来DVD和X络视频播放在中国的普及,使得这些非主流的电影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影响和广泛传播。从国内观众和媒体反应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些电影。这些影片的繁荣和发展很重要得益于中国

4、的现代化进程,如技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程度。“另类”电影创作的新倾向,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已有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第六代/新生代”为电影作品的“代群”命名,把这些电影归类为第五代导演之后的“第六代”,对导演代群和作品的共通特征展开分析;以“地下电影/独立电影(独立制片人)”界定此类电影,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展开对此类电影文化特征的分析。在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用“另类电影”来概括此类电影,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以后进行电影创作的创作主体体现出新的美学追求和艺术价值取向的电影;“另类电影”在题材选择、拍摄角度、表现手法上具有极强的探索意向;“

5、另类电影”的导演主要包括贾樟柯、张元、王小帅、娄烨、张扬、章明等;“另类电影”的代表作包括《小武》、《站台》、《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过年回家》、《巫山云雨》、《洗澡》、《任逍遥》等。既称“另类”电影,代表着它们与“主流”电影的对立、反叛、颠覆。从这些电影的接受和传播途径来看,这些作品并没有进入大众的关注视野,而仅仅是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形式,这也恰好是“另类”艺术的特征。(一)主旋律与主流电影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主旋律电影一度成为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主旋律”电影,如《大决战》、《百色起义》、《毛泽东的故事》、

6、《蒋筑英》等,则集中表现了战争、领袖/英雄模范人物的题材。主旋律电影并不等于主流电影。从艺术角度看,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构成一定程度上的主流电影。由于中国电影发展的特殊性,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十年(1982—1992)无疑是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十年,更是中国电影艺术自觉苏醒的重要十年,他们的创作活动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影界。他们曾经作为一个空前甚至绝后的特殊电影群体: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吴子牛、田壮壮以及后来的李少红、周晓文等等--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浓墨重彩地留下烙印。北大学者戴锦华这样评价第五代电影:“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的直接产物:家庭的磨难史和少年坎坷的命运,尤其是农村插队或生

7、产兵团的蹉跎岁月,成为了创作的直接感受和情感积淀的”。“第五代电影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话语存在,反叛了第三代前辈们的集体颂歌,成为宏观反思的民族寓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都曾经荣登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宝座。这些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有反观民族历史的艺术价值,保持了艺术风格和思想的独立。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五代”导演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如今的中心、从底层走向了上流,因而失去的不仅是观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