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57694
大小:2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连纲等: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1913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连纲1,虎陈霞2,刘卫东11.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29;2.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通过参与性访谈对苍南县21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并根据受访者所从事行业将其分为非农和农业两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以及农业收益高低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
2、和投资的主要因素。公众耕地保护意识较强,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保护耕地很重要。但公众对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不高,这点在农业受访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公众对于耕地多功能性的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和误区,尤其是对耕地的生态功能方面的认识。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公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所从事的行业是影响他们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性认知与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关键词:耕地保护;多功能价值;认知;参与;公众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5-1908-06连纲等: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
3、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1913耕地资源是土地生态服务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稀缺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1]。尽管实施了一系列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但其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公众作为自然资源保护的主体,其在保护管理中的角色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原则和重要内容,公众是保护管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对保护管理及政策的认知和响应能够直接反映相关管理状况,有助
4、于辨识管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解决策略[2-3]。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强调必须在保护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实现公众参与和公平,能否得到当地公众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保护措施的成败[4]。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公众作为耕地保护的主体和受益者,是耕地保护的力量源泉和现实基础,研究公众的认知程度及其参与意愿对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制定和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区概况以浙江省苍南县为研究区。苍南县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带(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6′—27°36′),陆域面
5、积1261.08km2,内海及领海面积3780多km2,海岸线长168.88km,沿海滩涂面积97.24km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年平均降雨量1768.9mm,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时数1866.8h,年平均无霜期288d。苍南县民营经济发达,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53.0亿元,人均12394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4亿元。全县辖20个镇、16个乡、875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23万,其中农业人口100.2
6、万。耕地面积2.86万hm2,其中水田2.147万hm2,旱地0.713万hm2。2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参与性问卷调查,并借鉴应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的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Interview)工具进行。问卷由客观性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组成,二者相互补充,力求避免调查者主观影响,同时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访问的内容包括一些人口统计、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公众对当前土地政策、耕地保护及多功能性认知与参与意愿等。于2007年7月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访问调查,根据实际自然地域条件及行政单元划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研究区内
7、居民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共访问225名居民,经剔除无效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14份。所有数据分析均在SPSS11.0上完成,分析主要采取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3结果与讨论连纲等: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19133.1调查对象基本资料受访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构成及收入等基本情况见表1,在受访的21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48人,占69.2%,女性66人,占30.8%。按受访者目前主要从事的行业,将所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即非农人员和农业人员,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8、,其中非农受访者114名,农业受访者100名。从受访者年龄构成来看,从事农业的受访者年龄相对高于非农受访者;从文化程度来看,非农行业受访者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表1受访者基本情况Table1Mainfeat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