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

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

ID:20247556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_第1页
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_第2页
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_第3页
资源描述:

《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就业与再就业:来自时代的要求

2、第1   9月12日至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召开这样一次最高规格的大会,足以显示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上改革开放前30年遗留下来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转移到城镇来的历史欠帐;以及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长期以来隐性失业的显性化;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是空前巨大的。  以上仅仅是就业压力现实性

3、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些,从今后50年我国的发展和稳定着眼,问题的压力会显得更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这一引起世人关注的数字表明,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这一国际通行的标准判断,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老龄人抚养比(老龄人抚养比=(65岁以上人数/15-64岁人数)*100%)近年来上升较快。2000年已近10%,比1990年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4、,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今后30年我国老龄人抚养比将继续快速升高,到2030年将会超过20%(注意还有15岁以下人口的抚养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的养老保险体制尚处在试点起步阶段。我们尚没有积累起为当代老年人安度晚年所必须的财富。也就是说后继若干代人除了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积累财富外,还要弥补前人留下的窟窿,抚养上一代或上几代人。为了缓解这一发展趋势带来的巨大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现时能工作的人,抓紧一切机会多工作,多积累一些财富。也就是说,我国的特殊国情要求我们要透过劳动力暂时过剩的迷雾,充分利用即将成为稀缺

5、资源的劳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继续参加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上述两个方面的压力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之严峻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疏忽。这也正是中央在如此关键时刻,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专门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要使中央关于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了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一是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充分说明,在一个国家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之内,保持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今后几十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应该成为政府制

6、定发展战备的首要目标。  二是要更新观念。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始终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例如,在不过多地影响效率和发展后劲时,应通过相关的经济政策更多地鼓励企业和单位使用人力资本替代其他资本。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能认为非到国家机关、大的金融机构、大的公司、大的企业工作才算就业。不能认为非要在一个单位干上一年半载才算就业。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一个有就业愿望的适龄者,只要在调查失业时的一周内参加过一小时以上支付薪水的工作,就算是就业,不管是在银行当职员,还是在别人家当保姆。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

7、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的人数仅占全国就业者的1.5%,城镇就业者的4.6%。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今天,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就业、失业、再就业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美国人一生平均要搬6次家,再就业、换工作是家常事。  三是政府要想方设法,尽可能降低人们就业的门槛。开业难,尤其是民营机构开业难的问题比较严重。如行政性乱收费、过高的土地价格、不切实际的准入标准、对从业资格(如户籍、地域、业主身份)的限制等等,使得民间资本从事小本生意困难重重。这对于利用民间力量

8、扩大就业门路是非常不利的。  四是要尽可能创造让劳动力能自由流动的条件。关键是1)取消或放松户籍管理。2)建立可以跨地区转移的、统一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基金体系。使居民在A地累计缴纳的社会保障金可以在B地延续使用(继续缴纳或领取)。3)在完善居民住房商品化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住房交易市场。通过上述措施使劳动力流动成本降到能够走、走得容易的水平。这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还可以缓解地区间收入差距大的矛盾。  五是要加强教育和再教育工作。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靠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次性学校教育而保证终身的知识需求已完全不可能。

9、只有在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时掌握了学习技能的知识型人才,再通过不断地在职接受再教育,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广大公民能够比较容易地就业,政府在确保基础义务教育和相当比例的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政府,特别是用人单位还必须保证雇员有一定的机会接受再教育。  此外,为了有的放矢地搞好就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