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

ID:20247108

大小:469.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1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_第1页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_第2页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_第3页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_第4页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1)时间:(2)领导人:(3)军队:(4)地点:(5)结果: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一、南昌起义(1927、8、1)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

2、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意义:一、南昌起义(1927、8、1)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3、意义:(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4、教训:一、南昌起义(1927、8、1)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

3、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一、南昌起义(1927、8、1)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2)领导人:(3)地点:(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一、南昌起义(1927、8、1)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

4、起义: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1)土地革命(2)根据地建设(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

5、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时间:1933年秋地点:中央根据地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

6、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军事、组织)2、意义——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闽

7、浙赣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湘鄂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深化·拓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

8、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典型【典例·展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