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

ID:20246043

大小:224.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1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_第1页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_第2页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_第3页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_第4页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张力的评定课件_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肌张力的评定重庆市渝西医院先元涛肌张力(muscletone)的概述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各肌群之间的相互协调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简单的反射需要低位中枢的控制,复杂的随意运动需要高级中枢的控制。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质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一)脊髓对人体运动的调节:基本的反射中枢。1.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脊髓前角存在α和γ运

2、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发出的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2.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当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称为牵张反射。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产生,比如股四头肌肌腱。肌紧张:缓慢牵拉肌肉时,牵拉的肌肉能发生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组织肌肉被拉长。意义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而并不表现明显的动作。3.肌梭与腱梭肌梭:骨骼肌内菱形结构(肌肉在内部紧张)腱梭:肌腹与肌腱结合部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脊髓的牵张反射受脑干的调节。(三)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在调

3、节肌紧张、维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四)大脑皮质对身体运动控制的调节: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传导来实现。生理基础——正常肌张力的产生肌张力的本质是紧张性牵张反射。若支配肌肉的上位神经或反射弧发生变化,都可引起肌张力的变化。正常肌张力产生的原因:1.正常人体骨骼肌受重力作用发生牵拉,刺激其梭内肌的螺旋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梭外肌轻度收缩,形成一定的张力。2.γ运动神经元在高位中枢的影响下,有少量的冲动传到梭内肌,梭内肌收缩,刺激螺旋感受器,把冲动传到脊髓,通过α神经元及传出纤维使梭外肌收缩,产生一定肌张力。与此同时,αγ神经元还接受高位中枢的控制。正常

4、肌张力的特征主动肌和拮抗肌可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可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间的平衡具有完全抗重力及外界阻力的运动能力将肢体被动地放在空间某一位置上,突然松手时,肢体有保持不变的能力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中变为固有姿势的能力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动作,也可以完成某块肌肉独立的运动功能的能力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分类静止性肌张力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有的紧张度(弹性、抵抗)姿势性肌张力人体在维持一种姿势时肌肉所产生的张力(翻身)运动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异常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hyper

5、tonia)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有痉挛和僵硬两种状态痉挛(spasticity)无准确的定义是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折刀现象(clasp-knifephenomennon):最常见常由锥体系病变所致上肢主要是屈肌,下肢主要是伸肌僵硬(rigidity)(强直)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不变,即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齿轮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帕金森病(咔咔)铅管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很较劲)肌张力低

6、下(flaccidity)定义: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感觉到阻力消失原因:小脑病变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脊髓休克末梢神经损伤等轻度肌张力低下的特征关节固定时表现出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较弱具有短时间抗肢体重力的作用能完成功能性动作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的特征不能完成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将肢体放在抗重力位,患肢迅速落下,不能维持规定肢位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亢进性障碍;肌肉收缩可快可慢,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忽高忽低)。影响肌

7、张力的因素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肌张力增高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合并问题的存在,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及挛缩等可使肌张力增高影响肌张力的因素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发热、感染、代谢和/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影响肌张力药物环境温度等评定的目的和意义依据评定结果确定病变部位、预测康复疗效根据肌张力的表现特点制定治疗计划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肌张力的检查方法病史采集:痉挛发生的频率;受累的肌肉及数目;痉挛的利弊情况;引发痉挛的原因;现在痉挛发作或

8、严重程度、与以往的比较等视诊:注意患者肢体或躯体的异常的姿态。刻板样的运动模式,常表明存在肌张力异常;不自主的波动化运动表明肌张力障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