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

ID:2023453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_第1页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_第2页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_第3页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_第4页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金代蒲裕路与蒲裕路古城的文学性广大富饶的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最迟从唐代开始,中央政权就已经在这里设置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着有效的管辖。之后,历代中央政府继续在此设官治民,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联系与统治。12世纪初,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对黑龙江流域进行着统治。金前朝的都城是上京,即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白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属金代上京路所辖的蒲峪、胡里改和恤品路管辖。而其中的蒲裕路就管辖着黑龙江上游广大地区。治所蒲裕路古城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西北7.5公里处的金城乡古城村附近。蒲裕路古城位于乌裕尔河南岸的高地上,古城东、北两面为沼泽地。

2、乌裕河从东北缓缓流来,在古城北折向西行,将整个古城一半怀抱在河身中。一、金代蒲裕路的设立时间与管辖范围蒲裕路与乌裕尔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以乌裕尔河而得名,金代的行政区划和城址,多以所在山川河流命名。蒲峪(又做蒲峪、浦峪、普一等),因为音译问题,汉名很多。在女真语中就是低洼地、涝洼地的意思。蒲峪路是以乌裕尔河而得名,乌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的北安市,由东向西流,经北安、克东、克山、依安、富裕等县,最后在齐齐哈尔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林甸县之间,汇为大片的沼泽地,也有部分河流变为伏流而消失。乌裕尔河下游地势平坦、低洼、多为草原沼泽地。尤其是蒲峪路古城一带,四周均为沼泽草甸,一到雨季,遇到

3、沼泽水不能泄,泥泞难行,古城恰好位于乌裕尔河南岸的低洼平原,是有名的涝洼之地,这些正好和地名含义相符,蒲裕城由此而得名。由于乌裕尔河是一条较大内陆河,两岸低洼,每逢雨季,河水淹没了两岸大片原野,形成大片沼泽草地。这样就致使蒲峪路古城城墙形成了他独有的形状椭圆形城墙,横卧于东、北、西三面沼泽之中。所以,远在九百年前的金代,这里就是风景秀丽,水草肥美,是捕鱼射猎的好地方,也是水陆交通发达,易守难攻的军事重地。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蒲峪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节度使,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金史兵志》记载:金初女真各部民无徭役,壮者皆兵,平时耕田渔猪,战时为兵。其部长曰李董,行兵则曰猛安、

4、谋克,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二年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金史兵志》)猛安谋克是金代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的末期,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金朝大致一谋克辖三百户,七至十谋克为一猛安,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所变化。金宣宗元光年间曾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金史兵志》)的记载。猛安之上设军帅、军帅之上设万户、万户之上设都统,以都元帅为总领。万户是其中一级比较大的军政长官,是可以世代相袭的。到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据《金史》:蒲与路,国初置万

5、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可知蒲峪路前身是万户府,海陵王罢万户在天德三年(1151年),由此推断蒲峪路古城修建在1151年后不久。至于蒲峪路前身万户设置于何时,史书没有记载,所以目前尚无法确定它的确切年代。蒲峪路管辖的范围和四至,《金史地理志》里说:南至上京六百七十里,东南至胡里改一千四百里,北至北边界火鲁火瞳谋克三千里。也就是辖区范围南起今呼兰、肇州迩北之地,西境以嫩江与金泰州今吉林省大安县相接,东境至今汤旺河伊春地区。其北则抵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侧的阿尔巴金诺城[1]。由其范围的四至可见,蒲峪路所辖范围东西达千余里,南北三千多里,面积约为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管辖范围相当的大。路是金朝

6、行政区划最大一级的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省。路的治所就是今天的省会。路设节度使为最高行政长官。蒲裕路归上京路管辖,是路下路,上京路下辖四路,分别为蒲裕路、胡里改路、恤品路、合懒路。辖区相当于今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两岸直至海滨的广大地区。蒲裕路是金代各路中管辖面积最大的路,也是最北的路。二、蒲裕路古城的发掘关于金代蒲裕路治所的位置、蒲裕路的管辖范围,是困扰史学界多年的一个重要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中外历史学者注意和重视,因而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清代史地学家杨守敬,在他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说》中,曾标定了蒲裕路古城的具体位置。民国学者王国维在《金界壕考》一文中,曾对蒲

7、裕路的西部边界做。但是拢川等人对整个乌裕尔河的辽金古城址没有进行全面考察,所得出的结论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因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肯定。为了确定克东古城究竟是不是金代蒲裕路故城,很多专家学者和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的考古工一起,于1974年、1975年、1976年连续三次对乌裕尔河流域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乌裕尔河的中游、下游和上游;通过这些考察,基本查明了乌裕尔河流域的地理面貌和金代古城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