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

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

ID:2022847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_第1页
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_第2页
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才预期与企业需求错位日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正式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和求职者对薪酬的预期差异是影响供求关系的直接因素;多数企业看中求职者的经验和业绩,而更多的求职者则越来越看中企业的发展潜力;三分之二的受调查者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  此次调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X联合发起,通过X络、、邮寄等形式展开,从2005年8月开始,到2005年12月结束。调查共收到企业有效问卷2048份,个人有效问卷73176份。调查对象是企业主管人力资源的领导或人力资源部经理以及求职者。参与

2、调查企业分布在32个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其中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四地企业最多。广东企业所占比例最大,为17.97%.其中,私有企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外资或港澳台企业,排在第三位的是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近44%企业  因岗位需求增加而招聘新员工  据了解,参与调查的企业2005年新招员工比例:41%企业新招员工的比例在11%~30%之间,38%的企业新招员工比例在1~10%之间。其中,近44%的企业是由于岗位需求人数增加而招聘新员工的,所占比例最大,约27%的企业是由于增加新岗位而招聘新员工的  人才供给与职位需求存在错位  

3、在企业招聘总体需求方面,财务、人力资源、销售、工程技术、市场、研发、行政、综合管理、信息技术和生产排在需求职位前10位。而人才求职期望则以人力资源职位为多,其次是综合管理和财务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人才供给或者职位需求,由于供求双方对薪酬预期差异导致供求人数之间的显著差异。这表明,无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对市场上不同职位的薪酬信息进行了解都是必要的,而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不同职位的市场薪酬状况也是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调查总结还发现,供求双方对薪酬预期的差异主要来自求职者对企业的期望值和企业现

4、状之间的差异,而企业对人才的期望和求职者的现状之间的差异影响相对较小。  薪酬职位越高期望值落差越大  目前供求双方对薪酬的预期差异主要来自求职者所期望的企业环境(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晋升机会、价值实现、薪酬水平等)和企业现状之间的差异,这是导致供求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企业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软硬件组织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求职者合理调整自己对企业的期望值,对求职者给以正确的职位供求信息发布及职业规划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调查发现,拥有较高薪酬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求职者对企业的期望值与企业现状存在较大差

5、异。那些当前较高薪酬水平和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往往有对理想企业的预期和企业现状之间差异比较大,这意味着,企业要吸引这部分人才必须重点研究这部分人的偏好情况,另一方面,这部分人才也有必要合理地调整自己的预期。  三分之二的受调查者表示  所在企业存在就业歧视  根据调查,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主要体现于“工作经验”和“以往业绩”,而不是教育程度等条件。  这突出体现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的务实态度,“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有所缓解。而求职者对企业的预期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稳定性”、“企业的发展潜力”、“提升机会”和“个人的价值实现”等方面。这同样体现了

6、求职者的务实态度,多数求职者看中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薪酬待遇。但是当企业的这些因素和求职者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时,求职者会通过对薪酬预期值的调整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本次调查还发现,三分之二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有11.6%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且较严重”就业歧视;有2.5%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企业有“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觉得“有,但不严重”的受调查者占59.4%;仅有26.5%的受调查者表示所在单位没有就业歧视。其中年龄较大的人以及学历很低的人对就业歧视问题意见尤其突

7、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