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23778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对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5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应用淋巴示踪剂标记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术前应用淋巴示踪剂,对照组未使用淋巴示踪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枚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枚数以及微小淋巴结检出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纳米碳淋巴示踪剂DOI:10.14163/j.cnki.ll-5547/r.2016.17
2、.120近年来,结直肠癌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在逐年提高,发病率列居恶性肿瘤第五位,且发病年龄曰趋年轻化。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法。经淋巴转移为结直肠癌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转移淋巴结残留、微小癌灶为术后患者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1]。为防止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术中要尽量将转移淋巴结彻底清除。本文对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价值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结直肠外科5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
3、男28例、女22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5.1±10.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0土1.3)年,平均肿瘤大小(2.12±0.34)cm;肿瘤部位:11例升结肠,6例降结肠,10例乙状结肠,23例直肠;肿瘤分期:16例I期,10例II期,24例III期。根据术前是否应用淋巴示踪剂标记将患者分成实验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1.2方法实验组术前应用淋巴示踪剂,对照组未使用。1.2.1染色法应用纳米碳(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l/支),含有50mg纳米碳,混悬液内碳团粒平均直径为150nm。术前1〜3d,实验组患者在结肠镜下对肿瘤周围1〜1.5c
4、m黏膜下4点位置分别注射纳米碳混悬液,每点注射量为0.15〜0.25mlo1.2.2手术法手术严格坚持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原则,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术前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对乙状结肠癌与直肠癌忠者治疗时,均取改良截石位;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手术均取大字位,操作时应用5孔操作法;为患者建立C02气腹,并将其放置到Trocar内对腹腔进行探查,确定肿瘤部位,排除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以及直肠癌前切除术等治疗。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和淋巴结检
5、出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2.2两组淋巴结情况对比实验组检出淋巴结422枚,平均检出枚数为(16.5±3.3)枚;对照组检出321枚,平均检出枚数为(12.2±1.6)枚;实验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微小淋巴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