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

ID:20218636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_第1页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_第2页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_第3页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隋峰1陈建2(通讯作者)(1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启东226200)(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祌经外科江苏南通226001)【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95-02临床上很多脑外伤患者都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脑积水发生后可加重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导致了致残、致死率的增加,其诊断因CT,MRI的应用而变得容易,但外伤后脑积水的真正机制还不清楚,目前认为严重创伤性脑损害并发脑积水的病理生理原因很多,其

2、中脑室积血和蛛M膜下腔出血是两个重要因素。从临床上也观察到,颅脑外伤合并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发牛.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内血肿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因此木文采用侧脑室穿刺注入自体血的方法制作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行头颅核磁共振追踪检查明确是否己形成脑积水。目的是在确定形成脑积水后利用光镜、电镜等各种实验手段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分析和认识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可能有助于预见创伤性脑积水的发生、发展,判断脑外伤预后。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对象:实验采用30只成年健康清洁级SD大鼠

3、【许可证号:SCXK(苏)2006-0002】,雌雄不拘,体重220〜250g,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标准饲养环境下饲养。1.2实验方法1.2.1设计:随机对照实验。1.2.2实验分组:30只成年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动物模型组24只,正常对照组6只。动物模型组24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大鼠8只,侧脑室穿刺后注入自体血0.2ml;B组大鼠8只,侧脑室穿刺后注入自体血0.4ml;C组大鼠8只,狈I脑室穿刺后注入自体血0.8ml。1.2.3模型制作:大鼠经腹腔注射复合麻醉剂(2μ

4、L/g)(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配置)麻醉后,头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头部褪毛后常规皮肤消毒,切开皮肤暴露前囟,以前囟后1.2mm,中线旁开1.5mm处为中心开边长为5mm的正方形骨窗,保持硬脑膜完整,固定穿刺针,在此点垂直进针3.6mm,冋抽见脑脊液后采用断尾取血法取出自体血分别注入损伤组人鼠侧脑室中,制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穿刺大鼠均留针约5分钟后拔出穿刺针,所奋伤U缝合,动物苏醒后送冋实验动物中心使用颗粒饲料及自来水常规喂养,密切观察。1.3脑积水形成的确认:动物模型大鼠术后经头颅M

5、RI追踪检查以确定脑积水的形成。苏中术后1〜3周MRI发现有脑积水形成者定义为急性型;术后4〜6周形成者定义为慢性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头部MRI扫描,作为正常大鼠头颅MRI影像学资料。实验场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核磁共振室;核磁共振机型号:GESigna3T。1.4统计学处理:模型组大鼠形成脑积水比率采用x2检验,应用spssll.5统计软件工具包进行数据分析,显著性水准均为α=0.05。2结果A组,B组大鼠苏醒后送于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正常喂养,按术后第1、2、4、6周预定的吋间行头颅

6、MRI扫描,观察脑积水的形成情况,6只正常大鼠行头颅MRI扫描作为正常对照组。外伤性脑积水模型大鼠形成脑积水结果如下:A组8只人鼠经四次头颅MRI扫描,其中1只在术后第4周证实形成脑积水,其余7只均未出现脑室系统扩大即脑积水影像学表现,喂养6周后空气栓塞处死,手术取出脑组织肉眼观察,脑室系统及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B组8只大鼠行头颅MRI扫描后发现:其中2只大鼠手术后1周在核磁共振下即出现侧脑室扩大,1只大鼠在术后2周开始出现侧脑室扩大的影像学表现,3只大鼠在术后第4〜6周行头颅MRI扫描时发现有侧脑室扩

7、大,2只大鼠喂养6周后未见出现脑积水的影像学表现。C组大鼠8只注入自体血0.8ml后,其中3只当即死亡,其余5只术后1〜2小吋后死亡。采用x2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注血0.4ml后,形成脑积水的几率较大,成功率可达75%;本实验A、B两组模型大鼠脑积水的形成率为43.75%。3讨论实验性脑积水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开展较早,最早的脑积水动物模型是1913年Dandy等使用棉球阻塞狗的中脑导水管而获得的。获得性脑积水模型最常见的构建方法为枕大池穿刺注射白陶土混悬液,这种技术方法经过不断改进

8、0前已经相当成熟,在鼠、兔、猫、狗及猴等实验动物中均已获得成功。这种方法形成脑积水的机制主要是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大量白陶土颗粒沉积在脑干周围及颅底的蛛网膜下腔,引起反应性炎症,导致脑干周围蛛网膜下腔粘连、梗阻形成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室扩大是Riddoch和Gould在1920年首次发现的[1】,Badley[2]在1982年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发病率,冇文献报道可达10%〜34%[3]。颅脑外伤后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