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10825
大小:1.0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1
《第三节_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概述定义分类好发部位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创伤后骨髓炎外源性急性骨髓炎最多见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细菌入侵2、抵抗力下降reservedreservedReserved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发病机制1、好发部位: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2、感染途径:化脓病灶转移血源性
2、骨髓炎直接感染引起邻近组织蔓延(二)发病机制3、蔓延扩散:感染性病灶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进入血循环菌栓受阻于长骨骨骺端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发病前大多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病灶;此外,外伤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全身症状表现为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2)患肢局部持续性疼痛及压痛(3)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破入软组织中,才出现明显的局部红、肿、热、痛。脓肿穿破组织可形成窦道。(4)可并发病理性骨折辅助检查1、白细
3、胞计数增高,一般都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2、血培养可获致病菌,在寒战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抽血培养一次,共三次,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抽出浑浊液体或血性液可作涂片与细菌培养。4、X线检查。起病后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当微小的脓肿合并成较大脓肿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干骺区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5、有条件者可行MRI及CT检查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2、疼痛与局部炎症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局部感染和疼痛有关4、皮
4、肤完整性受损与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有关5、营养失调与感染中毒,体温过高消耗有关6、有外伤的危险与发生病理性骨折有关7、组织灌注量改变与感染性休克有关护理目标1、病人体温恢复正常2、疼痛得到缓解3、减轻焦虑4、恢复肢体功能护理措施治疗原则为:全身支持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患肢制动,尽早行开窗引流术(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三)治疗配合(四)心理护理(五)健康指导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体位:维持肢体于功能位,限制患肢活动。2、饮食:三高饮食,热量2000-3000kcal3、基础护理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注意体
5、温的变化局部情况肌肉萎缩情况引流是否通畅护理措施(三)治疗配合1、控制体温2、合理应用抗生素3、全身支持4、缓解疼痛护理措施5、闭式灌洗引流的护理:置管引流前护理心理护理应持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到细心护理,与患者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关骨髓炎的病因、预防及治疗宣教,重点是让病人和家属了解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置管引流后的护理常用冲洗液:(1)0.25氯霉素溶液;(2)0.1洁霉素溶液;(3)1万U/100ml庆大霉素溶液:以上溶液均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滴人。
6、一般在细菌培养结果尚未得出时采用以上三种溶液滴人,药敏实验后选用敏感抗生素。置管引流后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冲洗瓶上要明确标记,交班要清楚,以防误用于静脉。每日更换输液瓶和冲人管,严格灭菌引流瓶及引流橡皮管以下部位,定期更换消毒,或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及时更换引流瓶,搬动病人时应注意勿使引流瓶高于被引流肢体水平位置,防止瓶内引流液逆流至肢体伤口处,加重局部感染或造成混合感染。置管引流后的护理冲洗引流护理通过置管冲洗能使骨髓腔积血、脓液中的蛋白酶及坏死组织得到足够的稀释而有利排出,可降低骨内压,改善病变局部血液循环,
7、使感染易得到控制,减少中毒症状,利于健康恢复。置管引流后的护理(1)肢体外引流管必须留出足够长度以利病人翻身,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或扯脱,尤其注意嗜睡病人或小儿手拔引流管。(2)冲洗引流时注意把引流管的接头部分固定牢固,以保证引流的通畅。(3)根据渗出情况,掌握冲洗液滴速。因术后前3d渗出较多,冲洗液滴人的速度宜快,量要大,一般15O~300滴/min,1000~2000ml/h。置管引流后的护理(4)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引流管阻塞情况。正确记录冲洗、引流液量,保持其平衡。用手捏挤橡皮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以排出其脓栓
8、及凝血块,避免管腔阻塞。若发现引流管内液体滴出不畅,滴人与引流速度不同步或伤口处大量冲洗液体外溢,提示引流橡皮管阻塞,此时应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折叠、受压或脱出。若为伤口内置引流管不通,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手术。负压吸引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时调整滴速,必要时用注射器逆行冲洗引流管,以防引流管堵塞。置管引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