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

ID:20209693

大小: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_第1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_第2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_第3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_第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供给侧改革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由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的重大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推动了供给管理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供

2、给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2-0076-06  研究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由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的重大变革。供给和需求是市场运行的基本力量。正如萨缪尔森所言:只要教会鹦鹉讲供给和需求,鹦鹉也会变成经济学家。由此可见供给和需求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的两种基本方法,目的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达到平衡,从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供给管理是通过对

3、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需求管理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如果主要矛盾出现在供给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供给管理为主;如果主要矛盾出现在需求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需求管理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很多时候是出现在需求侧,因此,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多采用了需求管理为主的方法。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矛盾日益突出,例如一方面出现了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建材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出现了节假日期间中

4、国游客到国外大量采购电饭煲、马桶盖的现象。因此,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由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为主的转变,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内容、工具都发生重大转变。需求管理是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出发,通过调节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总量和结构使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供给管理是从供给侧的生产要素出发,通过调整决定生产率高低的各种因素使总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需求管理是短期均衡管理,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在短期内较为快

5、速地调节社会总需求,使得总供求达到基本平衡;而供给管理是长期均衡管理,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往往要长一些。这是因为从长期看,决定一国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即为物质资本,简称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1]145-150因此,通常简单地说,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资本、劳动、土地和

6、技术。这四个方面的供给侧因素往往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达到新的状态,因此,供给管理属于长期均衡管理。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不是总量矛盾,而是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管理的角度看,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政策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实践—政策—理论—政策—实践”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过程,实践是理论与政策的基础,理论是政策与实践的指导,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介。[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推动了供给管理

7、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的理论创新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供给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供给学派经济学(Supply-sideEconomics)。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受到质疑和挑战,供给学派经济学应运而生。供给学派经济学认为,“滞胀”完全是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累积效应。凯恩斯经济学只强调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忽视了经济主体行为、相对价格和总供给的影响。凯恩斯主义持续的需求扩张不一定会造成实

8、际产量的增长,很可能只是单纯地增加货币量,引发通货膨胀,使储蓄率下降,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投资增长和设备更新,使技术变革延缓。供给学派经济学为“滞胀”开出的“药方”是从增加总供给入手,通过制定减税等一系列的供给管理政策来刺激储蓄,储蓄便会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的增加便能提高产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3]供给学派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受到里根的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里根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形成所谓“里根经济学”。  改革论坛每个栏目名称董艳玲:供给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